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通知公告

“去山地化”:南方农耕民族生计研究:云南石屏县麻栗树村花腰彝个案

作者:谷家荣 段雁文章来源:《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发布时间:2018-09-08 08:55


[摘要]云南石屏麻栗树村花腰彝是典型的农耕民族,村民传统的生计方式具有显明的山地化特征。人口不频繁流动时期,村民根据客观的物理条件,创造出一整套完全适合于地域空间的山地农耕方式。20 世纪 80 年代后,伴随国家文明化进程和科技下乡,麻栗树花腰彝开始“跳农门”。在经济理性成为村民主体意识的情况下,村民逐渐转型发展一些附带技术含量的技能,各种能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的新兴副业于是进入村民生活,复合生业结构渐而成为花腰彝现代背景下的主要生计方式。

[关键词]花腰彝; 生计方式; 去山地化

 

边疆民族任何意义上的生计方式基本都是其特定物理环境作用下的产物。本质上讲,生计方式本就是文化主体基于其特定的生居空间所创造出来适合于地域特性的一套系统的生业模式。也即,特殊的自然地缘条件决定和塑造出文化主体的生业意志和策略,它是文化主体生业意志和生业策略的重要塑造力。其实,正是由于西南地区特殊自然物理空间的多重塑造,完整系统的南方山地民族才得以呈现出特点鲜明的生计方式。作为典型的南方山地农耕民族,花腰彝在其特有的地缘空间作用下,曾经创造出一套完全适宜的山地农耕方式,只是随着文明化发展进程,村民开始“跳农门”,更多的副业成为人们的生计内容。 

一、“山地农耕”: 花腰彝的传统生计

麻栗树是云南石屏县龙武镇一个典型的花腰彝村寨。麻栗树特殊的地缘条件,使村民一直以来都以传统的农业种植为主要生计方式,“农本”属性是村民主要的象征和表述。问卷调查显示,村民“在家务农”人口占 61%,村干部和教师两类非农人口只有11%,还没有外出打工群体占12% 。麻栗树村有余、普两个大姓。过去,村民在遵照“同族三代不婚”的婚配原则下,通婚范围均局限于本族群体。石屏县境内主要有汉、彝、傣、哈尼、回族等多种民族。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麻栗树村经济发展,青年人社会交往扩大,人们的通婚范围逐渐扩大到其他民族,因此现在的麻栗树村已经开始有傣、汉和哈尼等其他民族。当然,这部分人主要是麻栗树男青年从外村娶回家里的媳妇,也有部分是到该村上门的女婿,但完全都是农业人口。有几个是非农户口的人,但夫妻双方均在外地工作。

农耕是花腰彝主要的传统生计方式。当地人们的生产劳作工具有犁头、耙、锄、镰刀、砍刀和斧子等。通常,村民从集市上把犁头买回,选用上好的木头制做犁架,配上耕牛使用。铁耙用来平整田地,铁齿在集市上购买,木架用杉木制作,扶手高 2 米,铁齿长 30 厘米,每排 5、6、7齿不等,一般有 4 排。镰刀用于割埂草,收割农作物用。它和砍刀、斧子一样,使用比较广泛。锄头主要用来锄草或挖地。木仓是花腰彝贮藏谷、玉米、荞、麦等粮食最主要的工具,常用木条和木板在耳房上顺墙打建的木柜子。家里客人多的时候,主人家还时常在木仓上铺上床,供客人休息。麻栗树花腰彝并不会冶铁铸造这些生产工具,多半都是从外地商贩手中购买。

花腰彝过去常以物易物的贸易方式。人们常用包谷、小麦、各种豆类、荞类到龙武街上与外地小商贩交换面条、米线食品以及各种农业种植所需的生产工具。那个时候,村民常用“升”、“斗”、“等子”来计量买卖或者说交换物品。“升”在汉族地区通常也叫“半升”。面宽 21 ×21 厘米,高 15 厘米,底宽 26 × 26 厘米; “斗”的面宽38 厘米,高 30 厘米,底宽 30 × 30 厘米;“等子”是主要用来称金、银、大烟的老称,刻度比较精细,一般16 两等于现在的一市斤。直至 20世纪80 年代,麻栗树村还有一些花腰彝用农副产品交换黑白电视、化肥、农药等生产生活物资。当然,这个时候,由于地方经济社会也得到发展,花腰彝很多时候都使用“标准称”来计量所交换的物品。那些常到龙武镇做买卖的人多是峨山县、个旧市、蒙自县、石屏县的汉族。他们常从城里低价买回这些铁制农具,轮流在周边集市销售。有钱的人可以用钱向他们买,没有钱的人也可以直接用农产品和他们交换。他们将收集起来的农产品集中起来,搭车再运到城里销售,从买卖差价中赚取利润,花腰彝不免受盘剥。

麻栗树花腰彝种植水田和旱地。耕牛是劳作不可缺少的,家庭条件好的多养一头,较差的几家人合养一头。土地承包到户的年代,由于人口相对较少,麻栗树村民仅需种植村前的水田就能维持家庭生活。当然,村民在水田中种植水稻,离不开水牛,黄牛是不能下水田耕地的。所以,那个年代,村民普遍都养水牛。家里一旦有点余钱,家人都要想办法到集市上买一头水牛来养。村寨后面有宽阔的山场,村民常常将牛赶到后面的山场里放养。如果天气炎热,中午的时候便牵到村前的小河里降暑。后来,随着人口增加,一些村民便在村后开垦荒地种植玉米、小麦等其他旱地农作物,这样麻栗树村逐渐有人开始饲养黄牛来耕地。但总体上,麻栗树村民饲养的水牛数量还是高于黄牛数量。据问卷调查显示,在麻栗树村,70%的农户家里养水牛,而只有 30% 的人家养黄牛。平时,可以采粪,为农业种植积蓄肥料。农忙时,村民抢收忙种时就离不开它们。一些没有饲养牛的家庭,必须等到村民种植结束后,才有机会借别人家的牛耕种,错过农业种植的好季节,常常影响农业收成。村民除了养牛之外,还普遍养马。过去,村民种庄稼还需要向国家缴纳公益粮,由于麻栗树村的道路交通极为不便,麻栗树村民几乎家家养马。平时,用骡马驮柴,驮粪,农忙时节,田地里收割的庄稼都用骡马搬运回来。庄稼收成,上交国家公益粮的时候,除一部分人用肩挑之外,多数村民都用骡马驮粮。大家一般会在逢赶集的日子出门,将需要上交的粮食驮运到龙武后,把骡马拉到树林阴凉处,找一棵碗口粗的树木栓住,丢一些草类、萝卜叶子等青料给骡马吃着,自己再去街上购买家庭日常用品。 

二、“跳农门”: 花腰彝的转型生计

过去,由于村民种植传统农作物,并且农业生产技术比较低下,因而有限的土地并未得到有效利用。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尤其是 21 世纪初年,当地政府更加重视提高农民的科技知识。2006 年,龙武镇把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作为重点工作,启动“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项目。2006 年 3 月,共投入资金 21. 4 万元,对全镇 860名农民工进行培训,培训对象转移就业达到70% 。2008 年,龙武镇转移办牵头组织学员按照《农民务工培训读本》,举办 7 期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培训,共培训农民工 1000 多人。农科站的科技人员亲自带领村民进行白萝卜、水稻、马铃薯引种试验示范种植。2006 年,龙武镇按节令进行移栽,完成 74. 5 万公斤的烤烟收购,实现产值 896. 4 万元。大春粮食生产稳中有升,完成大春种植面积18340 亩,其中,水稻8460 亩、玉米4020 亩、其它杂粮 5860 亩,今年粮食总产 693. 3万公斤。粮食生产效益明显,粮食产量同比增长2. 4% 。2007 年,龙武镇先后召开 38 次专题会议,举办业务培训 16 期,受训达 100 人/次,抽调 20 工作人员,积极稳妥地解决了伴随补换发工作出现的912 件土地承包纠纷,把大量的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2008 年 8 月,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5400 本,占应发放数的 98%。村民土地承包经营的信心更加坚定。龙武农科站与各村委会干部和科技员,带领村民搞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推广应用“配方施肥”4. 27 万亩。新农村指导员还利用广播、黑板报、现场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培训,对示范户和重点户定点培训 10 场 512 人次,发放配方施肥建议卡 5000 余份。很多农民改变偏施、重施、表施氮肥,不施或少施钾肥,忽视氮、磷、钾配合及农家肥施用的不良做法,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施用量,降低农业污染源。

表 1 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经济社会发展使村民不再像过去那样盲目发展农业种植。据上表问卷调查显示,农业生产中麻栗树村民多数认为“资金不足”,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占30. 4%。随着人口的增长,村庄规模与过去相比有明显扩张。照常理,土地的有限性与人口的增长性之间必定会表现出非常严重的矛盾性,但人地矛盾并未催生另类的文化特质,认为“人口增长”导致土地相对减少的人仅占 9. 3%,认为劳动力不足的却为 21. 6%。其实,早在解放初期,麻栗树村就有人外出打工。但那时,大部分人都到云南个旧锡矿上做重体力活。村民余家禄 16 岁到通海县一家染布行打工,后到个旧矿山打工。这些外出打工的人,社会交往扩大,结交社会各地朋友,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意识较为强烈。问卷调查显示,麻栗树村外出务工人员对外出务工持“挣钱多、生活好、见世面”观点的人分别占39% 、26% 和 31% 。因此,人口增加和农业劳动力反而减少的现象主要是人口外向型流动和村民多元化创业所导致的结果。据问卷调查,麻栗树村民和其他民族“有些往来”和 “有些朋友”分别占52%和 36%。新世纪以来,麻栗树花腰彝走出传统农业种植方式,积极发展畜牧业。村民辛勤耕作,因地制宜地开垦出许多荒地,种植水稻、萝卜、玉米、小麦、黄豆、花生、葵花子、核桃、土豆、青菜、辣椒、南瓜、番茄等农业经济作物,生计方式发生明显变化。同时,国家为鼓励农民多种地,不但取消农民种地需要上交公粮的政策,而且还通过种粮补贴的形式,鼓励农民种地。2008年,龙武镇种粮补贴受惠农民达5491 户2 万多人,水稻和玉米种粮补贴累计达 22. 6 万人。同时,地方政府加强退耕还林的管护和复查工作,顺利兑现4483. 9 亩退耕还林地2005 年度的补助款 116. 88万元,国家通过惠农政策给予农业帮扶,村民从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中“跳农门”,更加合理地使用土地资源。 

三、复合生业结构: 花腰彝的现代生计

时下,多元化副业在麻栗树村呈普遍化发展趋势。男人们多擅长木活,农闲时加工各种木床、木柜、木凳、木瓢、木盆、木盐舂、木桶、木锅盖和木甑等生活用具,深受外地人喜欢。每逢集市,龙武小镇上都有外地来批量购买这些地方特色商品的小商人。由于有经济甜头,很多村民于是都转行从事做手工,人们还用稻草编织草席、草鞋、草凳等,用竹子编织篮子、簸箕、背箩、粪箕、笆笼、拉扒等。村里还出现完全脱离土地专门从事糖业加工的农民群体。

表 2 村民家庭收入来源

社会职业的多样化不仅使家庭收入来源呈多样,而且农业收入还呈下降态势。问卷调查显示,麻栗树村民的经济收入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农业、手工业、商业、本地打工、外地打工、工资及 其 他 收 入, 分 别 为 15. 4%、 18. 3%、11. 8% 、15. 2% 、13. 5% 、15% 和 7. 9% 的比例。家庭收入来源多元化,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使麻栗树村民的家庭经济支出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过去,麻栗树村民以种植玉米等农作物为维持家庭生活的时期,村民投资在购买生产资料方面的经济支出占有相对大的比重。而现在,麻栗树村民所有的家庭经济支出中,“投资经营”占 16. 7%。

表 3 村民拥有的日常生活用品

村民日常家庭生活用品发生很大变化。20 世纪 50 年代,收音机和录音机是村民获取国家和地方社会信息的主要手段,那个时候拥有收音机的村民占有很大比例。一些家庭在出嫁女孩的时候,还会特意备办这些东西作为嫁妆。20 世纪80 年代,黑白电视进入村民家庭并逐渐取代收音机和录音机。90 年代,彩色电视机又取代黑白电视。所以,问卷调查显示,现在的麻栗树村有收音机和录音机都仅占 0. 4% 的较小比例。一些过去只有城市人才能使用得起的电磁炉、电饭煲、洗衣机等进入村民家庭。其中,电饭煲和电磁炉还分别占13. 1%和12. 8%的高比例; 拥有电视和固定电话的人家分别占37. 4%和33. 9%; 有移动电话的人更多,年轻人基本上人人都有手机。

村民在副业生产中不断总结经验和解决新面临的问题。问卷调查显示,麻栗树村民认为经营副业过程中“资金不足”、“信息缺乏”和“不懂经营”的人数比例,分别为26. 4%、24. 4% 和28. 9% 。调查中,认为自家经济状况属于“中等”的人数占56%。从历史纵向看,20 世纪 80年代以来,村民经济收入确实得到提高。很多村民改传统土掌房民居为钢筋混凝土式的平房,一些人家还在新房中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所以,认为平时生活中住房较差的人仅占 6. 9%。而现在,国家在全国农村地区广泛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95%以上的花腰彝积极参与,即使家里有人重病求医,也能很大程度上得到国家的医疗救助,仅有 5. 6% 的人认为看病难。村庄距离龙武镇中学不到 5 公里,村里有完备小学,学校的双语教学深得村民认可,仅有 2. 1% 的人认为孩子上学困难。 

结语

麻栗树村花腰彝的生计方式大致经历了“山地农耕”、“跳农门”到“复合生业结构”三个过程。但无论是传统的山地农耕方式,还是现实背景下的复合生业结构,花腰彝不同的生计方式选择都是不同地缘条件作用的结果。山地农耕时代,花腰彝以土地为主要生计资源,人口不流动,因而小块土地上的农耕方式是村民主要的生业内容; 人口流动和科技入村,村民思想意识发生改变,科技创造了新的生计机会,人们逐渐跳出传统的农耕方式,寻找新的副业; 时间跨度到当代社会,经历了前两个时段的生业选择和发展实践,和其他山地民族一样,花腰彝的生业选择有了更加明显的经济理性意识,“去山地化”后的复合生业渐而成为村民主要的现代生计结构。

 

文章编辑:蓝色愿望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