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里县始终坚持省委、州委提出的藏区工作总体思路,紧紧抓住“围绕稳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科学发展构和谐”的工作要求,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使全县各级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坚强堡垒,有力推进了木里藏区的和谐稳定发展。使木里县成为“全省最稳定的藏区”之一,为推进凉山“三个加快”和实施提速增量、提质增效的“双提升”战略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为木里藏区稳定夯实干部基础。
木里有17个民族,县委大力推进各民族共同进步的干部培养选拔机制,一是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选拔干部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坚决选用听党的话,高举旗帜跟党走的各族干部。通过持续多年的努力,形成了与全县民族人口比例相适应的干部队伍结构。在各乡镇选优配强 “一把手”,充分落实藏区政策,配齐专职维稳副书记,选配好乡镇组织群团员、维稳综治员、统战宗教员、宣传文化员。形成一支政治坚定、作风务实、为民办事、为党工作的骨干队伍。二是大力培训干部提高队伍素质。每年都利用县委党校,对全县乡镇领导干部和村干部、农村技能人才进行全覆盖轮训。分期分批将全县所有乡镇领导干部选派到省、州委党校参加专题教育培训,每年选派10多名各级干部到省直机关、州内外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持续提高。三是加强干部管理制度化建设。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在重要工作、重大事件和关键时刻培养锻炼考察识别干部的实施办法》、《乡科级领导干部工作记实月报办法》、《村支部书记辞职承诺办法(试行)》等制度,为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和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激励和监督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
二、不断扩张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覆盖面,为木里藏区稳定夯实组织基础。
一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对各阶层、各民族优秀分子的培养和教育。在发展党员中坚持把群众公认放在第一位,全县每年党员人数以2%增长。健全党员发展、管理工作制度,大规模抓好党员队伍教育工作,每年为各级基层党组织免费征订近十种党报党刊,为每个乡、村拨付党员培训专项经费。在全县13万人口中,发展了6017名党员,党员队伍建设整体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作用突出。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主动做好利益协调、化解矛盾等工作,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表现出较强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隆重表彰先进激励队伍。近年来,先后对23个先进基层党组织、338名优秀共产党员、5名优秀党组织书记和24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174名村、组干部进行了隆重表彰奖励。在各行业领域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风气。三是积极构建基层党员干部激励关怀帮扶长效机制。创新村干部考核工作,从优秀村干部中公开选拔乡镇领导干部,有效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坚持每年为全县700多名“三老”人员和贫困老党员发放补助150余万元,每年用于走访、慰问、帮扶困难党员的资金近10万元,把党员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四是不断夯实基层政权和党组织阵地建设。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先后投资7000多万元新建了13个乡镇的基层政权业务用房;投资500多万元建设了100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对具备条件的56个村建设了党员远程教育站点,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成为维护藏区稳定、促进藏区发展的坚强堡垒和先锋模范。
三、始终加强党的政治路线、惠民政策的宣传教育和贯彻落实,深入细致开展群众工作,为木里藏区稳定夯实思想基础。
木里县委坚定不移地用共产党倡导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来武装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同藏区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喉舌”和战斗员作用。把所有乡镇干部、村组干部都培养成为组织员、宣传员、技术员。并从县级机关抽调具丰富宣传经验和一定政策水平的党员干部与乡村干部一起组成一支支“马背上的宣传队”,深入边远村组和寺庙,宣传党的政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刻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共同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和安定和谐的大好局面。二是每年坚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 “三下乡”活动。每年全县三分之一以上的群众直接接受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开展的党的政策法律、民族团结进步、现代科学文化、文明新生活知识等宣传教育。三是做细做实“民心工程”。大力实施农村交通、通讯、饮水、卫生、教育等惠民工程。涉及农村的退耕还林补偿、农村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险、种粮直补等政策,都由乡村干部走村进户、宣传到户、落实到人。切实解决好了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以党恩感民心,以实惠聚民心。从根本上增进和巩固了广大藏区群众与党和政府的感情,为推进木里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感情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