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红河彝学

传承民族记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文化遗产巡展(红河站)隆重开幕

作者:红河州民族研究所 普梅笑
发布时间:2020-09-17 10:42


2020年9月16日上午10时,由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红河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红河州民族研究所、红河州博物馆共同承办的“传承民族记忆 铸造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文化遗产巡展(红河站)”活动开幕式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博物馆隆重开幕。红河站作为巡展首站,展出时间将持续至11月1日。开幕仪式由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副主任起国庆主持,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业务处一级调研员杨硕、云南省民族宗教委文化宣传处处长沙云生、红河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冯挺、红河州民族宗教委主任何玉才、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艳梅等领导和来自全省各州县民族宗教系统等百余位嘉宾出席了开展仪式。省民宗委文宣传处长沙云生在开幕式上做重要致辞。他强调,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度重视少数民族古籍工作,1984年至今,36个春秋寒暑,我省少数民族古籍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利用此次巡展契机,下午14:30-15:00,在红河州蒙自市凯怡酒店主楼会议室还举办了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抢救保护工作培训交流会开班仪式,培训班为期两天。

此次巡展活动秉承“以精品奉献人民”的宗旨,精心挑选了一大批在云南各民族中流传千百年的、蕴涵先贤思想与优秀文化内涵的作品展出,反映着云南各民族成长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守望相助、手足相亲的民族精神。展品中,有现存的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文献价值的珍贵古籍原件60件,其中,8件为国家珍贵古籍;有各省区市30年来整理出版的具有重要影响和学术价值的成果48种200多册图书;有涵盖彝文、白文、傣文、古壮字、傈僳族音节文、东巴文、瑶文、藏文、布依文、普米族“韩规”古籍等10个少数民族文种古籍;还有有记录着彝族古老医药知识的《献药书》,有反映傣族社会历史的《沙萨纳芒鉴》,有承载着白族古语言与文化的《山花碑》,以及反映壮族祖先农耕文明的天文历法测算器等珍品。 红河州民族研究所作为本次巡展承办单位之一,从年初开始组织撰写世居少数民族古籍概况,收集红河专栏展品,共收集红河州10个世居少数民族古籍和古籍翻译作品,民间传承用具等145件参展。

 

这次巡展活动的举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既有利于各族群众、各界人士深入认识和了解少数民族古籍文化瑰宝,共享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传承成果,也有利于我们传承民族记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添砖加瓦。

 

文章编辑:蓝色愿望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