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民族文学

“第二届金沙江彝族文学笔会暨阿库乌雾诗歌研讨会”闭幕词

作者:罗庆春文章来源:http://akuwuwu.blog.sohu.com/276237725.html
发布时间:2016-03-10 02:34


本来我这次来这里是想在这里默默接受批判。任何一种方式任何一种语言,我都有足够的承受力,不管是肯定还是批判。这几十年的积累,我有足够的承受能力来接受来自各位朋友、各位专家学者们任何方式的批判与分析阐释。

我在这里,第一,想说感谢的话。我们来这个地方办一个学术与文化、诗歌的研讨会,真的来之不易。首先,感谢我古老的祖国,感谢长江,感谢黄河,感谢金沙江,感谢大西南,感谢来自北京、宁夏、广东、江苏、云南、广西、四川的评论家、诗人、作家、新闻媒体朋友们的关心与支持,感谢攀枝花市委、市文联,盐边县委县政府对此会议给予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

第二,我要讲几句感动的话。当我宿命般地选择以文学的方式来抒写、来记忆、来表述我的生命意识、族群记忆、来再现我的民族文化,创新民族精神的过程中,经历过无数的感动,获得无数的感动。这些感动来自我的故乡,来自我的至今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的苦难的同胞。自上小学开始,我的汉族老师们把我引领进汉语的世界。我学会的第一句汉语是“毛主席万岁”。为什么呢?因为当时小学语文的第一课就是“毛主席万岁”。我的汉语名字-罗庆春,也是北京协和医院的一名教授响应党的号召三下乡来到我的故乡给我起的,因为我的大姐是村里唯一懂汉语的人,她在给这些三下乡的专家做翻译,很幸运那年我要上小学,我大姐就去求着这位我已经不知道他的名字的教授,给我取了一个汉语名字。从此,这个汉语名字就伴随着我,让我踏上了彝语、汉语并行并重的双语人生道路。在美国,我接受学生的专访。他们问,文化大革命是中国的大灾难,你怎么看?我对他们说我是文化大革命的受益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很多汉族知识分子,精通琴棋书画的老师,被打成右派,被发配到我的家乡。对他们来说是人生的低谷,但对我来说,就从他们身上,从他们的言行举止,言传身教,我最初的汉语能力,就是从他们那里获得。这些人后来都陆陆续续下山了,根据政策回城里了。后来我的家乡教育水平急剧下降,包括母语教育、汉语教育。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行政官员、知识分子、民族文化人,对这片土地负责的人,应该做认真的思考。

我也要感谢我的学生,我在西南民族大学当老师,上过课的,没上过课的,甚至不知名的,在网上请教的等等。我有很多很多好学生。有的学生直接在网上问我,我都不知道他们是哪所大学、什么年纪。但我都要认真负责的一一地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正是这样一些学生,来自各个民族的优秀的,进取的学生的求学精神鼓励着我,提升着我的使命感。我的研究生中,涉及的民族有十多个。我今天是西南民族大学与四川大学的双聘教授,在两所大学带研究生。我在四川大学带的研究生,是汉族的学生或其他民族的学生居多,我让他们来研究彝族,我让西南民族大学的彝族研究生来研究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在我这样的一种思考与教育教学的理想当中,我遇到很多优秀学生,我要感谢他们。好学生可遇不可求。还有很多海内外的、不分肤色、不分种族、不分党派的非常好的朋友。正是因为他们给我一次次的感动,是这些感动支持着我,激励着我,鞭策着我,同时也监督着我,并凝聚为我身体里生命里的一脉。很多人对我访谈时问我,是什么力量支撑你在这样一个时代来坚持母语写作,主张用母语进行对话的?我说,简单说那就是爱。爱就是责任,爱就是生命的价值,爱就是我对这个世界的一个理解,是我自己生命的一个结论。所以,我对我的祖国,我的民族,我生活的时代,对这个世界,我都是用一种爱去交流,去创造。所以我在美国讲课的时候,任何最尖锐的问题,我都正面回答。因为我认为,不论是老师、学者或者学生,向我提出很多的问题,如中国的问题,中国少数民族的问题,中国彝族的问题。就这样一些问题,就此时此刻,我认为我就是他们老师,我自信我能提供让他们不至于对中国产生误解、不至于对中华多民族文化产生误解的正确的答案。所以我要正面回答,从来没有回避。不管是政治的、宗教的、一般的文化学术问题。我也在美国批判美国,最好的一点就是我越批判他们,他们越喜欢我。这也就是我从国外,从异域获得的感动。

第三,谈一点感想。作为一个诗人,我用彝语,用汉语。在我这个地方,彝语、汉语、我都把他们称我的“第一母语”和“第二母语”。在我的创作当中,我还想去实践“第二汉语”,也就是中国少数民族作家诗人在使用汉语写作的时候,在使用“第二母语”写作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探索并提供“第二汉语”,它不是传统的、国学的、汉学意义上的汉语,而是中国学、大国学、多民族的伟大的东方学意义上的汉语。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能做多少,能贡献多少直接关系到中国少数民族诗人作家对汉语艺术的贡献的大小,直接关涉到少数民族作家对汉语文明本身的贡献的大小。我觉得很多兄弟民族很多作家已经做了非常成功的文本。

用彝语,用汉语,用诗歌,对我的民族、我的祖国、我的时代,我曾经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许下很多成熟或者不成熟的诺言。如今,当我有机会、有能力、有平台,将一些诗歌里面许下的诺言付诸实践的时候,我将把全力以赴培养彝族文化的当代传人、继续坚持母语创作、汉语创作,以及少数民族汉语诗学理论研究等等,高度地统一起来,付诸行动。

我现在有西南民族大学彝学院院长的身份,就这个身份,别人看来是一个处级干部,但说实话,一个处级干部对我的生命构不成任何诱惑与价值,但我会把这个平台这个资源利用好。我现在正在“实施21世纪彝学人才栋梁工程”。这个工程的核心就是“百名博士计划”。这百名博士计划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计划在2010至2020年之间,通过彝学学院全体师生们的共同努力,要从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输送和培养兼通彝汉、学贯中西的100名彝学博士。今天在这个地方跟大家说这个事,目的也是让更多的我的兄弟姐妹们、朋友们、专家学者们监督我,监督西南民族大学彝学院的办学。我开玩笑说这是“阿库乌雾的实证主义诗学人生”。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当代发展,是当代中国实施文化兴国、文化强国战略,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战略目标和伟大梦想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主流的知识分子,还是少数民族的文化人、知识分子都必须做出自己应有的严肃的思考,做出一份积极的贡献。

再次感谢盐边县委县人民政府,特别是默默地为这次笔会的成功举办付出辛勤劳动的县委宣传部、县政府办公室、县民族宗教局、县工会、县文化部门、县格萨拉管委会等各有关部门的领导与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还要感谢中国作家协会尹汉胤主任,他为少数民族文学事业转战南北,终于抽出几天的时间来出席我们第二届金沙江彝族文学笔会,给与会彝族作家诗人莫大的鼓舞,我代表彝族作家诗人们衷心感谢他。今天上午尹主任也讲了,中国作协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有一系列的扶持工程,我希望通过这次笔会,在座的彝族作家诗人们,一定要把这样的机遇充分利用好。把我们的作品或者翻译要做好。感谢四川省作家协会,我一说这个笔会的方案,就得到省作协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专门开会协调领导的时间,郭书记和殷主任亲临现场,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很多专家都很想来出席会议,但因各种原因未能出席,这里要特别感谢四川师范大学曹万生教授和西南财经大学邓时忠教授能拨冗出席此次盛会。

感谢远道而来的姚兴勇教授,他也是调整了很多活动后才得以出席此次笔会。感谢谭五昌教授,也是一个月前就不断协调时间,最后能够来与我们彝族作家诗人见面。感谢四川老乡,中央民族大学敬文东教授,他从老家探亲中赶来参会。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的刘大先博士,他是美国哈佛大学的访问学者,是非常优秀的青年评论家。感谢你们对彝族文学事业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我想我和在座的彝族作家诗人朋友们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努力地阅读、努力地思考,努力的创造,才能够回报和感恩。

用阿库乌雾诗歌作为本次研讨会的主题,这是我们笔会的一种设计,下次笔会将另选一位彝族作家、诗人作为研讨主题。在座的青年学子们,今天没有机会发言的彝族青年作家诗人们,不要着急,我们挨个挨个来。

最后还要感谢我身边这位县委书记,拉格书记早些时候也写过作品,也是一位诗人,这些年他一直忙于行政工作,没有精力搞文学创作。但他一直是文学界,特别是彝族文学界兄弟姊妹们的知音,好朋友,好兄长。一个县委书记,日里万机,当我邀请他时,他给我回复说“我只带着耳朵来”,所以他一直也没发言,只是默默倾听。要说的话,要感谢的人还很多,因为时间关系,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接下来请尹汉胤主任讲几句话,并宣布此次会议胜利闭幕。

2013年8月17日

(录音整理:田级会)

 

文章编辑:蓝色愿望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