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4-08投稿人:高文
近日,受西南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和民族研究院的邀请,越南国家民委民族事务研究院副院长罗天宝教授赴成都进行了历时4天的学术访问。
罗天宝教授,越南罗罗族(即中国彝族),越南国家民委民族事务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罗天宝教授受到了西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沙马拉毅教授和西南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蔡华院长的热烈欢迎和接待,双方就彝族文化的学术研究和互动等领域进行了深入交谈。罗天宝教授还会见了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院长罗庆春教授,双方就共同关注的彝族文化进行了长谈。在为期4天的访问中,罗天宝教授进行了两场讲座,给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理论专业硕士、博士点的师生们讲解了越南的民族识别和民族政策情况;给西南民族大学火塘学社进行了一场讲座,介绍了越南彝族同胞的文化和发展状态。罗天宝教授渊博的学识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获得了师生们的高度评价,西南民族大学的活跃的学术研究氛围也给罗天宝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的彝族和越南的罗罗族是同一个民族,拥有共同的世系渊源和历史记忆。“罗罗”是元朝以后对彝族的称谓,最初没有贬义。如凉山彝族,元朝时就有罗罗宣慰司,近代亦被称为“独立罗罗”。解放前,人类学家杨成志在彝族地区就学习和研究过“罗罗文”,写下了《罗罗族巫师及其经典》等著作。林耀华、丁文江、马学良等大家也对“罗罗”的文化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明清时,随着民族压迫和歧视的加剧,“罗罗”一词也被恶意或随意写为带反犬旁的“猡”、“猓”等字眼,“罗罗”一词遂具有了贬义和歧视色彩。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彝族人民翻身做主,将“彝”作为了统一的族称。而在越南的民族识别中,“罗罗”成为了一个单一民族。越南罗罗族为历史上从云南迁移过去,据对越南罗罗族宗教经籍《指路经》的研究表明,越南罗罗族的指路终点在中国境内,一直指向滇池一带。越南的罗罗人,受中越两个国家政治气候环境的波动影响较大,自中古时期,彝族边民们不断地在两国边境地带来回迁移,一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后,中越两国邦交正常化后迁居无常这种局面才稳定下来。目前,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下,边境地带的中国彝族边民和越南罗罗人之间还保持着较多的来往。
罗天宝教授表示,对西南民族大学的访问,很有收获,他定会将中国师生们的良好祝愿带回越南,将中国自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发展情况介绍给越南的罗罗族同胞,以促进两国和民族间的友好关系。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