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null

越西县“1.31”暴雪天气成因分析

作者:蒋志聪(吉乃)
发布时间:2009-04-19投稿人:蒋志聪(吉乃)


提要:受北方冷空气和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2008年1月31日出现了越西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一场暴雪,降雪量、雪深都创历史极端最大值;2月2日出现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双双创历史极端最低值;1月31日出现日最高气温,创历史极端最高的最小值;从26日到2月4日我县连续出现日平均气温低于0℃的低温、严寒天气。这次过程降雪量为历史同期的7.6倍。

关键词:暴雪低温 稳定强盛 西南暖湿气流 冷空气地形影响

一、引言

一段时间来,从欧亚大陆到南印度洋,大气环流相对稳定,这种稳定的形势有利于南方的暖湿气流北上,同时也有利于北方的冷气流南下,两股气流在越西等地相遇,暖湿气流被抬升,水汽冷却凝结而产生降雪。由于控制两股气流的大气环流都很稳定,在这里形成了一种势均力敌的“持久战”态势,加之越西的特殊地形的抬升作用造成我县这场五十年未遇的暴雪和持续性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2月2日出现最低气温,创历史极端最低值,达-15.2℃;1月31日出现日最高气温,创历史极端最高的最小值,为-2.9℃;日平均气温,创历史极端最低值,为-5.5℃;1月31日出现雪深,创历史极端最大值,为21CM;1月31日出现降雪量,创历史日最大降雪量极端最大值,为12.1㎜,有气象记录以来的越西第一次暴雪;从1月26日到2月4日我县出现连续日平均气温低于0℃的低温、严寒天气,对我县工农业造成直接经济损达1005.94万元。为了准确预报类似的低温、暴雪灾害,有必要对对此次低温、暴雪灾害成因进行详细分析,但由于资料原因,此文重点讨论暴雪。

二、持续低温天气和暴雪过程概述:

受北方冷空气和高空低槽的共同影响,1月22日到2月4日我县出现了一次持续的降温天气过程,累计降温幅度达8.3℃;1月31日出现了越西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一场暴雪,雪深、创历史极端最大值达21cm,降雪量、创历史日最大降雪量的极端值,为12.1㎜;最低气温,两次创历史极端最低值,1月29日为-10.0℃,2月2日为-15.2℃;1月31日日最高气温,创历史极端最高的最小值,为-2.9℃;日平均气温,两次创历史极端最低值,1月31日为-5.0℃,2月2日为-5.5℃;从26日到2月4日我县出现连续日平均气温低于0℃的低温、严寒天气,低温过程日平均气温为-2.4℃,对我县的交通出行及牲畜越冬、烤烟育苗、大小春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次持续低温、暴雪天气过程中,降雪主要在1月29日晚上和30日白天以及31日,而降雪量最大时段在31日白天,白天降雪量达暴雪标准,过程降雪量为17.2㎜,比历史同期偏多7.6倍。

 

表一:越西县2008年1月22日—2月4日持续低温天气过程情况表

过程最

大降温

幅度(℃)

低温过程

日平均气温

(℃)

低温过程

日最低

气温(℃)

日最低

气温出

现日期

低温过程

降雪量

(mm)

日最低

气温≤0℃

日数

日最低

气温≤-3℃日数

日平均

气温≤0℃日数

8.3

-2.4

-15.2

2月2日

17.2

20

14

14

表二:越西县2008年1月25日—31日降雪天气过程情况表

日 期

25

26

27

28

29

30

31

降雪量(mm)

0.0

0.6

0.3

0.0

1.9

2.1

12.1

表三:越西县2008年1月22日—2月4日日平均气温情况表

日 期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

2

3

4

日平均气温(℃)

-0.3

-0.7

-0.6

0.1

-0.8

-1.8

-2.6

-4.0

-3.6

-5.0

-4.8

-5.5

-2.1

-0.8

三、受灾情况:

2008年1月30日至2月19日,我县遭受雨雪冰冻灾害,导致31个乡镇、190个村、17.2万人受灾。四大牲畜死亡5266头(只),其中马63匹,牛246头,羊1844只,猪2112头;房屋倒塌损毁46间;农作物成灾,小麦2000亩,早春马铃薯4250亩,油菜8360亩,蔬菜5210亩;马铃薯种薯损失716.9万斤。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5.94万元。

四、天气形势及影响系统分析

1、500hpa形势分析:

1月28日08时500百帕图上,高纬为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新疆库尔勒有一低涡,高原中部有一低槽,切变后伴有明显的负变温;1月29日08时500百帕图上,高纬环流形势变化不大,内蒙古到新疆东部有一横槽,高原东部有一低槽,并伴有明显的负变高;1月30日08时500百帕图上,高纬维持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蒙古到新疆地区存在一横槽,高原西部有一低槽,高原到我县上空为较平直的偏西气流,并伴有-1~-5位势什米的负变高;1月31日08时点500百帕图上,乌拉尔山地区的阻高有减弱的趋势,东亚大槽东移出海,蒙古到新疆地区仍存在一横槽,高原东部到我县上空处于槽前的偏西南气流中。详见图1-4。

 

图片1:1月28日08时500hpa图

 

图片2:1月29日08时500hpa图

 

图片3:1月30日08时500hpa图

 

图片4:1月31日08时500hpa图

2、700hpa形势分析:

1月28日08时700百帕图上,盆地有一弱切变,我县处于西偏南气流中;1月29日08时700百帕图上,我县主要受较强的偏西南气流控制;1月30日08时700百帕图上,我县主要受偏西南气流控制;1月31日08点700百帕图上,盆地为一气旋控制,我县主要受高原低槽逐渐东移和700百帕偏西南气流的共同影响。详见图5-8。

 

图片5:1月28日08时700hpa

图片6:1月29日08时700hpa图

 

图片7:1月30日08时700hpa图

 

图片8:1月31日08时700hpa图

3、地面图形势分析:

从1月28日到31日地面图形势图上,强冷中心位于新疆东南部到青海一带,形势稳定,冷空气沿青藏高原东南下影响我县。1月28日14时地面图形势图上,强冷中心位于新疆东南部到青海一带,我县与强冷中心的海压差达17.5hpa,冷锋后带有大片的降雪区和负变温区;1月29日08时地面图形势图上,强冷中心仍位于新疆东南部到青海一带,我县与强冷中心的海压差增大达25.0hpa,降雪区和负变温区增强;1月30日08时和14时地面图形势图上,强冷中心位于新疆东南部到青海一带,我县与强冷中心的海压差有所减弱为22.5hpa,冷锋后带有大片的降雪区和-9℃负变温区;1月31日08时和14时地面图形势图上,新疆东南部到青海一带的冷中心有所减弱,我县与强冷中心的海压差减弱为17.5hpa,。详见图9-13。

 

图片9-11略

图片9:1月28日14时地面图

 

图片10:1月29日08时地面图形势

 

图片11:1月30日08时地面图形势

 

图片12:1月30日14时地面图形势

 

 

图片13:1月31日08时地面图形势

4、卫星云图分析:

1月28日20时卫星云图上青藏高原北部到川西高原北部有大片中高云系;1月29日08时卫星云图上青藏高原到川西高原北部有大片中高云系;1月30日13时卫星云图上青藏高原到川西高原北部有大片中高云系;1月31日16时卫星云图上青藏高原到川西高原北部有大片中高云系。但有所减弱。此青藏高原到川西高原北部的大片中高云系从1月28日到1月31日一致持续、稳定东移影响我县天气。详见图14-17。

 

图片14-17略

图片14:1月28日20时卫星云图

 

图片15:1月29日08时卫星云图

 

图片16:1月30日13时卫星云图

 

图片17:1月31日16时卫星云图

5、500hpa北半球预报图分析:

从500hpa北半球预报图上可以看出,我县主要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从欧亚大陆到南印度洋,大气环流比较稳定,这种稳定的形势有利于南方的暖湿气流北上,同时也有利于北方的冷气流南下,两股气流在越西等地相遇,暖湿气流被抬升,水汽冷却凝结而产生降雪。由于控制两股气流的大气环流都很稳定,在这里形成了一种势均力敌的“持久战”态势。详见图18-20。

 

图片18-20略

图片18:1月28日20时500hpa预报图

 

 

图片19:1月29日20时500hpa预报图

 

 

图片20:1月30日20时500hpa预报图

五、本站要素变化及地形影响:

1月28日本站14时24小时变温为负变温ΔT24=-0.2℃, 24小时变压为负变压ΔP24=-1.2hpa。24小时变湿为负变湿ΔTd24=-0.9℃,本站14时温度T=-0.3℃, 14时气压P=826.7hpa, 14时露点温度Td=-8.5℃;1月29日本站14时24小时变温为负变温ΔT24=-1.6℃, 24小时变压为负变压ΔP24=-1.7hpa。24小时变湿为负变湿ΔTd24=-0.5℃,本站14时温度T=1.3℃, 14时气压P=825.0hpa, 14时露点温度Td=-5.8℃;1月30日本站14时24小时变温为负变温ΔT24=-1.6℃, 24小时变压为负变压ΔP24=-1.7hpa。24小时变湿为负变湿ΔTd24=-0.5℃,本站14时温度T=1.3℃, 14时气压P=825.0hpa, 14时露点温度Td=-5.8℃;1月31日本站14时24小时变温为负变温ΔT24=-1.6℃, 24小时变压为负变压ΔP24=-1.7hpa。24小时变湿为负变湿ΔTd24=-0.5℃,本站14时温度T=1.3℃, 14时气压P=825.0hpa, 14时露点温度Td=-5.8℃。

从以上本站资料可以看出我县从28日到31日均为一致负变温、负变压、负变湿影响。地面冷空气处于强势地位。

越西位于凉山州北部。地处大凉山与小相岭之间的山区。东邻美姑,南接昭觉、喜德,西界冕宁,北连甘洛、石棉县,县境南北长84公里,东西宽53公里,山地占90%,坝地占9.9%。越西境内沟壑纵横,山川南北纵贯,岭谷相间,地势南高北低,北有深深的大峡谷使北方冷空气源源不断的进入我县,海拔最低点的白沙河畔只有1170米,而南边是横桓的小山、海拔约3000米,没有冷空气南下的出口,这种特殊地形使北方冷空气在我县堆积,并使其强行抬升而形成深厚、持续的降水云系。

六、结论:

由于前期我县气温偏高,暖空气(偏南气流)活跃,而此次受不断(逐渐)东移的高原低槽和从西伯利亚、乌拉尔山腹而来的强冷空气和稳定、持续的来自孟加拉湾的强大高空西南暧湿气流带来了丰沛的水汽并在我县上空交汇,产生辐合上升运动,加之冷空气的抬升作用和我县的特殊地形的抬升作用,使其形成了深厚的降水云系。异常深厚的降水云系使得我县出现了这场五十年未遇的暴雪和持续性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

一段时间来,从欧亚大陆到南印度洋,大气环流比较稳定,这种稳定的形势有利于南方的暖湿气流北上,同时也有利于北方的冷气流南下,两股气流在越西等地相遇,暖湿气流被抬升,水汽冷却凝结而产生降雪。由于控制两股气流的大气环流都很稳定,在这里形成了一种势均力敌的“持久战”态势。如果追究更深远和间接的原因,暴雪、持续低温的形成,则可能与入冬以来出现的“拉尼娜”现象和全球变暖、我县前期气温偏高、冬干有某种相关。

null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