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通知公告

《红河学院学报》特色栏目“彝学研究”受瞩目

作者:龙倮贵文章来源:红河学院学报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9-12-23 05:28


《红河学院学报》“彝学研究”是《红河学院学报》的特色栏目,也是《红河学院学报》“哈尼族文化研究”“越南研究(前期称“滇越研究”)”“建水紫陶研究”等并列,是《红河学院学报》特色栏目开设最晚的一个“研究栏目”。自2016年3期开设 “彝学研究”栏目以来到截至2019年第6期,共发行22期。纵观22期中的“彝学研究”栏目,共刊发了75篇彝学文章,其中:2016年第3-6期共刊发了12篇彝学文章,2017年第1-6期共刊发了15篇彝学文章,2018年第1-6期共刊发了21篇彝学文章,2019年第1-6期共刊发了27篇,刊发数量呈一年比一年多之态势。从彝学文章作者的学历、职称看,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态势,但目前还是以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副教授的文章最多;从彝学文章稿源、形式、内容及其质量来看,其稿源之充足,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但质量都停留在偏中上程度。所刊发的这75篇彝学文章同“哈尼族文化研究”“越南研究”“建水紫陶研究”特色栏目比较,优势、特色和潜力明显。因而,《红河学院学报》“彝学研究”特色栏目,在《红河学院学报》中越来越彰显、越来越呈显学的态势。说到底,“彝学研究”稿件,若每期均刊发4篇,目前已排到2021年第2期,如此的稿源充足其他“特色栏目”是不可比拟的。所以有必要对已刊发的彝学研究文章的形式和内容进行简要的介绍,也找出存在和不足之问题:

一、“彝学研究”栏目文章分类

1.彝语及彝文研究方面。如:

李强:《英语与彝族语言时态范畴对比的民族思维特征》(2016年第6期),

王海滨:《彝族他留人铎系文献研究》(2017年第4期);

王天祥:《彝语存在句研究——以弥勒市竹园镇补其村白彝语为例》(2017年第5期);

普忠良:《纳苏彝语连动结构研究》(2018年第1期);

王战领:《末昂语的系属及其语言接触》(208年第2期);

阿苏克的莫:《新时期凉山彝汉双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2018年第6期);

段秋红:《彝语他留话的数量名结构》(2019年第1期);

王清、王嘉梅:《通用彝文信息化输入平台的研究》(2019年第4期);

张丽:《禄劝彝语单音节形容词重叠探究》(2019年第6期)。

2.彝文文献研究方面。如:

王明贵:《论彝族传统经籍的文学特征》(2017年第2期)(2017年第2期);

何怡:《反复辞格在<阿诗玛>中的应用及翻译研究——以<阿诗玛>法译本为例》(2017年第4期);

袁愈宗:《汉语诗学与彝语诗学文本特征比较论》(2018年第1期);

赵婧:《彝族“支格阿龙”神话与<搓日阿补征服女儿国>比较研究》(2018年第2期);

王明贵:《稀见古籍<六祖与四大家>》(2019年第4期);

李金发:《发国家和地方视野下的滇南彝文古籍<吴三桂野史>》(2019年第期)。   

3.宗教民俗研究方面。如:

李金发:《浅论彝族民间信仰与彝区基层社会治理》(2015年第5期);

邹庆超、昂凌:《彝族水火崇拜下的阴阳观》(2017年第1期);

李兆生:《浅析彝族的巫术及其功能——基于对塘子边村的调查》(2017年第6期)

普忠良和张耀天:《滇北禄武彝区基督教传播与柏格里彝文的创制使用与影响》(2018年第5期);

谢德明:《从丧葬看巍山彝族民间信仰与道教的融合》(2019年第3期);

吉才柱:《从<百年前的云南彝族>看保禄·维亚尔在云南彝区的传教活动》(2019年第4期);

蔡威:《宗教人类学视阈下彝族虎图腾研究》(2019年第3期);

佟光星、陈昱岿:《滇黔桂彝族地区实施火葬制度举步维艰的重要因素剖析——以云南弥勒彝族阿细地区为例》(2016年第6期);

平慧、李金发:《彝族葛泼人丧葬仪式中的生态文化》(2017年第1期);

杨四宝:《丘北彝族僰人生存状态调查及原因分析》(2017年第5期);

李瑞:《探析彝族传统民俗文化中的生态保护理念及其启示》(2017年第5期);

唐嘉荣:《他留传统文化习俗的功能和特质》(2017年第6期);

何光群、田维亮:《探析云南彝族传统礼仪文化之美》(2018年1期);

张雨姗:《禄劝彝族纳苏支系婚俗变迁与原因分析》(2018年第2期);

石鉴鹰:《云南小凉山彝族火把节仪式研究》(2018年第3期);

王志刚:《楚雄州毕摩传承研究》(2019年第1期);

罗夏梓平:《实践、心理与文化存续——审美意蕴中的彝族撒梅人“虫王节”庙会》(2019年第3期);

罗珍妹、尹绍菊:《文化育人视阈下巍山彝族民俗文化的功能和意义》(2019年第3期);

李有开:《弥勒彝族阿细人丧葬经调查研究》(2019年第4期)。

4.文学艺术研究方面。如:

吉差小明:《比较诗学视域下彝族史诗叙事程式研究》(2016年第6期);

袁愈宗:《汉语诗学与彝语诗学文本特征比较论》(2018年第1期);

吴键、费晓辉:《滇南彝族民间文学的崇高审美艺术特色之我见》(2018年第5期);

龙倮贵:《试析滇南彝族民间文学中的传统教育思想》(2019年第6期)。

张兵兵:《传统与现代的诗艺同构——论大凉山彝族诗歌创作》(2019年第2期);

胡建坤:《彝族民间传统文化与吉狄马加诗歌创作》(2019年第2期);

马友呷莫:《女性意识与族群呐喊——以阿蕾和鲁娟的创作试析凉山彝族女性书写》(2018年第6期);

龙倮贵:《红河彝族原生态舞蹈种类及其特点与功用》(2017年第3期);

陶波:《乌蒙山区彝族“恳合呗”研究》(2017年第6期);

杨福梅:《彝族撮泰吉文化多样性与教育研究》(2018年第4期);

李金发:《古代汉文史料中的彝族男子服饰文化》(2018年第6期);

柯晓东:《钢琴音乐中少数民族元素的应用——以滇南彝族传统音乐为例》(2019年第5期);

刘云:《特色文化产业语境下的彝族刺绣文化传承与创新问题研究》(2017年第2期);

张译匀:《楚雄州禄丰县叽拉村彝族女性服饰探究》(2019年第1期);

朱文旭:《彝族漆器三色说略》(2016年第3期)。

5.伦理道德和自然生态研究方面。如:

龙倮贵:《红河彝族传统道德文化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红河南岸彝族为例》(2016年第3期);

杨娟:《试析彝族传统禁忌对伦理道德教育和思想观念的影响》(2018年第2期);

杨勇:《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传统道德基础——基于对彝族传统道德文化的认识》(2018年第6期);

苏斐然:《电视与乡村社会纠纷观念的变迁——基于一个云南哀牢山彝族村寨的实证研究》(2017年第3期);

毛阿敏;《论家支和德古在凉山彝族地区社会治理中的功能及建议》(2019年第4期)。

曲木威古、阿牛木支、候拉坡:《彝汉和谐关系模式——四川省甘洛县基坭村的个案分析》(2018年第2期);

李兴军:《环州乡纳苏颇考察纪实——兼论纳苏社区文化生态建设策略》(2018年第3期);

罗永富:《论凉山彝族家支制度对当地禁毒工作的影响》(2019年第2期);

平慧:《彝族葛泼人传统生计方式及其变迁——基于对云南泸西彝族葛泼人的调查》(2019年第3期);

6.体育和旅游研究方面。如:

孙柱兵;《基于SWOT分析的黔西北彝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2016年第4期》;

张迎波;《文化生态环境视野下云南花腰彝舞龙传统体育文化研究》(2016年第4期);

陈燕英、黄卫华:《关于利用支格阿鲁文化促进区域旅游发展的思考》(2016年第5期)。

7发展研究和评书方面。如:

王明贵:《中国彝学未来五年发展规划研究》(2016年第3期);

刘正发、刘辰:《彝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研究》(2019年第2期);

李金发;《浅论建国前红河流域彝族的稻作文化》2017年第5期);

罗边伍各、罗晖:《四川凉山彝族人情消费变迁对扶贫的影响现状研究》(2016年第6期);

杨四宝:《丘北彝族僰人生存状态调查及原因分析》(2017年第5期);

罗曲:《祭祀仪礼的隐喻:从<红河彝族传统节日文化研究>说开去》(2019年第4期)。

苏畅、张宏凡;《基于微博客户端的彝族文化创新传播探究》(2018年第2期);

苏斐然:《电视与乡村社会纠纷观念的变迁——基于一个云南哀牢山彝族村寨的实证研究》(2017年第3期);

陈小龙、杨晓燕、肖文:《彝族传统医药的传承研究》(2018年第3期);

王明贵:《西南夷:一个重要的族群范畴与理论建构》(2018年第6期)。

8.其他方面研究。如:

吴雪瑞汉、王鹏翥、罗紫元:《彝族毕摩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比较研究》(2016年第4期);

郑汉玉:《弥勒彝族阿哲人女性角色分工及嬗变》(2018年第3期);

达福兴:《云南彝族俐侎人研究述评》(2019年第1期);

王高升:《贵州钟山区彝语地名探析》(2019年第3期);

陆刚:《清末大定府彝族进士安永松生平考略》(2019年第5期)。

从以上作者看,其中刊发的是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前身为毕节学院)彝学研究院王明贵研究员,几乎每一年都要刊发一篇文章、红河学院龙倮贵教授、李金发博士、平慧博士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普忠良博士次之。

二、“彝学研究”栏目文章内容提要

以下辑录《红河学院学报》“彝学研究”栏目的文章内容提要,以飨同行及参考:

龙倮贵:《红河彝族传统道德文化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红河南岸彝族为例》的内容提要:红河南岸彝族同其他地区彝族,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实践积累并传承着自己独特的传统道德文化。他们的这些传统道德文化无论在过去还是今天,大都有益于他们后生品德修养、社会安定、家庭和睦、邻里相亲、村社友善,与建设社会主义民族地区乡风文明和树立时代精神相吻合,是一份值得继承和弘扬的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遗产。与当今我们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密不可分。继承和弘扬红河南岸彝族传统道德文化,在社会主义边疆民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中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作用。

王明贵:《 中国彝学未来五年发展规划研究》内容提要:文章通过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在简要回顾中国彝学发展的历史之后,提出了中国彝学未来五年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立场、目标定位与主要任务,明确了中国彝学未来五年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主要工作。为实现这些目标,文章提出了抓好彝学会机构、平台和制度建设,建立评价、激励、协调、服务机制,大力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力量,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动彝学不断创新发展。文章还对今后中国彝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这是指导中国彝学未来五年发展的一项重要参考成果。

朱文旭:《彝族漆器三色说略》的内容提要:彝族崇尚黑、红、黄三种颜色。彝族漆器均以黑、红、黄三色彩绘。它最具彝族传统审美意识。随着历史的发展,彝族漆器艺术逐渐演化成了三色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广泛用于建筑,绘画,装饰等领域。文章主要探讨彝族漆器与木器、漆器与传说、漆器与髹饰、漆器与传承的问题。

孙柱兵:《基于SWOT分析的黔西北彝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内容提要:运用文献分析方法,通过黔西北彝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优势(strength)分析、劣势(weakness)分析、机会(opportunity)分析和面临的威胁(threat)分析,提出黔西北彝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为彝族体育旅游营销保驾护航;充分利用"彝族火把节",打造体育旅游品牌;大力发展民族体育、舞蹈类的赛事,通过"以赛促游"推广彝族体育文化;加大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培训力度,努力培养体育旅游人才。

吴雪瑞、王鹏翥、罗紫元:《彝族毕摩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比较研究》的内容提要:通过彝族毕摩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比较研究,探讨毕摩的权利义务、教学目的、内容、原则、方法、过程,充分肯定毕摩传统教育的积极性。同时,根据现代教育的方针、要求和目的,提出现代毕摩教育的理念,明确毕摩的权利和义务,使彝族毕摩更好的传承彝族文化,为彝族地区教育扶贫、教育脱贫做出积极贡献。

张迎波:《 文化生态环境视野下云南花腰彝舞龙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内容提要: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将文化生态学理论应用于花腰彝舞龙文化的研究,调研石屏的花腰彝舞龙文化生态环境系统,对其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环境进行研究,探讨了文化生态环境改变对其发展的影响,回答了花腰彝舞龙由一种神秘的传统宗教仪式演变为现在的女子舞龙的社会根源,说明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伴随着现代文明对传统农耕文明的冲击为顺应时代的变迁,而做出适应性改变,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应当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现代花腰彝舞龙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文明结合的产物,我们应理性看待花腰彝舞龙文化的时代性改变,并鼓励市场、政府和学界从多方面参与、支持、研究彝族体育文化,促进其继承发展朝着更科学更健康的方向前进。

李金发:《浅论彝族民间信仰与彝区基层社会治理》的内容提要彝族民间信仰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在当前彝族地区的社会转型中,彝族民间信仰可以作为党和国家在彝区地方基层治理的辅助力量,在国家在场和政府引导下,发挥其组织力、凝聚力和濡化力,使社区营造和基层治理合二为一。彝族民间信仰需要成为地方社会整合和有机团结的重要力量。

陈燕英、黄卫华:《关于利用支格阿鲁文化促进区域旅游发展的思考》的内容提要: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川、滇、黔、桂等西南地区。彝族先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支格阿鲁是彝族历史上一位有重大影响的人物,支格阿鲁文化在彝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已成为世界旅游大国和国内旅游步入大众旅游时代背景下,对利用支格阿鲁文化促进彝族主要聚居的川、滇、黔、桂区域旅游发展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尽可能避免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的产生,利用支格阿鲁文化促进区域旅游的发展。

李强:《英语与彝族语言时态范畴对比的民族思维特征》的内容提要:语言是一种意识观念的存在。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要通过语言去实现。本文通过英语和彝族语两种语言的时态范畴对比,进一步阐释英语民族和彝族语民族各自不同的语言思维特征,从而管窥不同民族的语言形态与语言思维的关系,论证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佟光星、陈昱岿:《滇黔桂彝族地区实施火葬制度举步维艰的重要因素剖析——以云南弥勒彝族阿细地区为例》的内容提要:《殡葬管理条例》生效已达十七年,但该《条例》在彝族阿细聚居区处于瘫痪状态。该篇在历史文献及田野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儒家的伦理观念、火葬史被遗忘、传统宗教信仰、由"孝"文化引起情感体验及阿米什人回避效应带来的压力等因素是火葬制度失败的原因,指出在自由、民主、平等和人民维权意识不断觉醒的今天,殡葬改革面临前所未有的阻力、压力和纷繁复杂的挑战。

罗边伍各、罗晖:《四川凉山彝族人情消费变迁对扶贫的影响现状研究》的内容提要:凉山彝族的生活条件和过去相比是提高了不少,但是要完全脱贫和走向小康之路还需要改变一些盲目的消费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彝族传统习俗不断演化,这些传统习俗的变化已经影响和制约着彝族地区生活质量。特别是当前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的各种人情消费的变迁让人担忧,从凉山彝族地区当前的人情消费现状进行阐述,以揭示诸多的人情消费出现和变迁对目前凉山彝族同胞们自身生活和扶贫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吉差小明:《比较诗学视域下彝族史诗叙事程式研究》的内容提要史诗是彝族人民重要的历史文化载体和精神文明源泉,在彝族人民现实生中具有重要的社会地位和历史地位。比较诗学是一种属于比较文学研究理论方法的视角和研究范畴,具有跨语言、跨民族或跨国家、跨学科和跨文化等特征。结合西方口头诗学、叙事学和比较诗学等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全面对彝族史诗叙事程式的研究。叙事程式贯穿于每部彝族史诗叙事传统中,是彝族史诗演述过程中重要的叙事模式,是一种史诗内在的叙事机制和叙事传统,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蕴和叙事价值。因此文章以比较诗学的视角探讨彝族史诗叙事程式类型、史诗叙事程式特征、史诗叙事程式内涵和史诗叙事程式价值等。

平慧、李金发:《彝族葛泼人丧葬仪式中的生态文化》的内容提要: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彝族葛泼人不断适应生存环境而延续至今。在很大程度上,自然生态环境决定了葛泼人的生存和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他们的自然崇拜乃至自然生态观。而这种自然生态观恰恰反映在他们传统的丧葬仪式中,通过他们的丧葬仪式,传承传统生态文化观,实现对生存空间的适应,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人与人之间和谐平衡的人文生态。

邹庆超、昂凌:《彝族水火崇拜下的阴阳观》的内容提要:作为彝族文化中重要的两种自然崇拜现象,水与火对彝族的日常生活、观念信仰产生着重要作用。文章试通过对彝族文献和习俗中的水火崇拜现象的哲学解析,揭示这一文化现象所蕴含的彝族辩证统一的阴阳观念。

王明贵:《论彝族传统经籍的文学特征》的内容提要:从传统的视角上看,彝族传统经籍诗歌多而散文少,五言诗体多而杂言诗体少,有认识、教育、审美等功能;从文学人类学的角度看,还有治病、禳灾、慰灵与安人的功能与作用。彝族传统经籍创制者、传承者和使用者往往身份合一,经常是诵而不读、听而不看,有的经籍在使用时才得以完成。

刘云:《特色文化产业语境下的彝族刺绣文化传承与创新问题研究》的内容提要: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彝族刺绣文化走出深山,步入商品市场轨道,但与此同时,受功利主义驱使,彝族刺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已经暴露出风格特征被“弱化”,内容形式被“异化”的开发乱象。在国家特色文化产业语境下,传统文化究竟如何传承与创新,已经成为当下彝族刺绣文化开发必须回答和解决的根本问题。

龙倮贵:《红河彝族原生态舞蹈种类及其特点与功用》的内容提要:对红河彝族民间原生态舞蹈的名称、流派属性、表演形式等进行客观分类,其具有娱乐性、祭祀性、风俗性及融歌舞乐三位一体的风格和特点,也具有休闲娱乐、艺术欣赏、社会交往、社会教育等功用。研究认为,红河彝族民间原生态舞蹈是复述和再现历代红河彝族先民社会文化生活,是了解研究红河彝族社会生活的历史依据,是红河彝族社会历史文化生活的遗产之一,对研究有关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美学、艺术学的科学考察研究提供重要的材料,同时将为文艺工作者从事舞蹈创作、表演、教学等多方面提供可靠的依据。

苏斐然:《电视与乡村社会纠纷观念的变迁——基于一个云南哀牢山彝族村寨的实证研究》的内容提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这一象征现代生活方式的技术装置在云南哀牢山彝族地区迅速普及。作为一种传播现代观念的利器,电视的普及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纠纷观念。如何在大众媒介加速进入乡村社会的形势下,客观分析大众媒体对乡村社会带来的利弊,在培育村民现代纠纷意识的同时继续保持优秀传统纠纷文化,将是未来民族地区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进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王海滨:《彝族他留人铎系文献研究》的内容提要:彝族他留人祭司铎系在主持丧葬仪式中唱的"铎系唱经"是铎系文字记述的铎系文献。铎系文献具有活态性、短时性、双重性、差异性、神圣性和文字与诵词间的非一一对应性的特征;它在文字学研究、他留人民间文学研究、他留人农耕生产研究及其保护与传承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何怡:《反复辞格在<阿诗玛>中的应用及翻译研究——以<阿诗玛>法译本为例》的内容提要:反复是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它通过重复来增强韵律,突出话语的节奏美。对韵律要求比较高的叙事长诗《阿诗玛》来说,反复修辞是必不可少的一种修辞手段。在《阿诗玛》中,反复修辞的运用对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译者在译文中如何处理反复辞格关系到源语文本中诗歌节奏美和韵律美的传达。文章将通过对法译本《阿诗玛》中反复修辞的翻译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揭示译者在处理反复修辞翻译方面的特点。

李金发:《浅论建国前红河流域彝族的稻作文化》的内容提要:红河流域是多民族共生的一个地区,彝族是其中古老的世居民族。与其他彝族地区相比,红河流域彝族的稻作文化发展程度较高。红河流域彝族的稻作文化,以稻作农业为核心,包括与之相联系和适应的村寨结构、宗族组织、信仰仪式以及生产技术、沟渠文化。建国前,稻作农业推动了当地彝族社会的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

杨四宝:《丘北彝族僰人生存状态调查及原因分析》的内容提要:丘北彝族僰人居住在交通不便、石漠化严重、水资源极度匮乏、自然环境极端恶劣的贫困山区。因现实自然生存条件恶劣的现状致使彝族僰人无论如何辛苦也很难改变其生存状态,其物质文明落后于其他少数民族甚远,贫困程度如此之深令人担忧。彝族僰人生存状态面临严峻挑战,这些挑战仅仅依靠彝族僰人自身的努力是无法改变的,应引起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

李瑞:《探析彝族传统民俗文化中的生态保护理念及其启示》的内容提要:彝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不仅创造且传承本民族语言及文字,而且传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民俗事象文化,并传承这些传统民俗事象文化中反映和体现的有关自然生态保护理念和行为,这些自然生态保护理念与儒家的"万物一体学说"和道家的"共生共和学说"如出一辙,且一脉相承。彝族自然生态观认为,世间自然万物发展具有共生共存性和共和互通性的特点,也具有相互制约与影响的关系,并且彝族这些自然生态观指导着人们善待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同时秉承着自然生态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积极理念。

王天祥:《彝语存在句研究——以弥勒市竹园镇补其村白彝语为例》的内容提要:在现代汉语中存在句是表示某处存在某人或某事物的一种句式。汉语存在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在少数民族语言中对于存在句的研究还相对滞后,到目前为止只有几个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过存在句,如白语、羌语、藏语以及哈尼语等。文章通过参考现当代汉语中存在句的句型、句法、研究方向以及语义结构等相关内容,结合补其村白彝语语料,对彝语存在句进行初步研究。

唐嘉荣:《他留传统文化习俗的功能和特质》的内容提要:他留传统文化围绕着族群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及艺术审美的特征与反映中华传统美学和道德价值的关系,族群习俗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关系构筑的节庆文化、朵系文化以及祭祀大典、敬献仪式、慢步打跳、山歌调子等文化习俗及其传承形式,凸显了祭祖感恩的孝文化特质,"悲情"意味的美学风格,显现了反映中华传统美学和道德价值,满足族群享受诗性+德性体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功能和特质。因而在如何培育追求美、善品质的精神性主体,如何防治和解决人的心理需求失衡导致道德危机引发社会问题方面,为文化建设、道德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现实经验。

陶波:《乌蒙山区彝族“恳合呗”研究》的内容提要:乌蒙山是彝族六祖分支的地方,是东部彝族的主要聚居地。在乌蒙山区彝族丧葬仪式上必有"恳合呗",毕摩唱诵彝文经书、孝子跳铃铛舞和唱孝歌。关于"恳合呗"中的铃铛舞起源有多种说法。通过汉、彝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结合"恳合呗"的历史传承和地理分布进行研究,通过汉文文献、彝文文献、口碑文献、丧葬仪式中的铃铛舞等,探析彝族丧葬习俗和"恳合呗"的文化内涵。

李兆生:《浅析彝族的巫术及其功能——基于对塘子边村的调查》的内容提要:塘子边村彝族自称纳苏颇。当地彝族巫术按巫术实施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女巫实施的巫术和家庭妇女实施的巫术两大类。现今家庭妇女实施的巫术占据主位,但两者并不是对立的存在,而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并且就两者实施的巫术来看,巫术有着其存在的信仰文化基础和家族社会根基,女巫和求助者在巫术仪式活动中能够达到沟通的合理化,同时也表现出当地彝族看待世界的"二元对立"观,从巫术的角度来看,它主要发挥了心理调适、缓解焦虑的重要功能。

袁愈宗:《汉语诗学与彝语诗学文本特征比较论》的内容提要:彝语诗学论著的文本形态是彝语五言体韵文,在结构上有着程式化的模式,理论阐述与诗论作者的创作密不可分。而汉语诗学的文本表现形态多种多样,语体上以散文体为主,韵文体形式的论著所占比例很小,文本结构上也不存在某种模式。彝语诗学与汉语诗学在语言形式方面都有着直观、形象的相似特点。

普忠良:《纳苏彝语连动结构研究》的内容提要:连动结构是藏缅语族语言的重要类型结构特征之一。纳苏彝语连动结构是一个以语义语法范畴为链条组成的结构,在形式类型上体现出一个句子可以存在两个以上连用关系的动词,在意义上都能与同一主语发生主谓关系,即陈述同一主语。连动短语的各动词之间有时间先后、目的、因果、方式、手段等语义关系,这种语义关系具有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特点。具有语法身份的动词一般都表示趋向性的动词,在使用过程中,部分连用的前后动词会出现强弱虚化的语法现象,虚化一般发生在后一个动词上,虚化之后语法结构类型也随之变化。 

何光群;田维亮:《 探析云南彝族传统礼仪文化之美》的内容提要:审美需要是人特有的一种高级的精神需要,礼仪文化作为人类创造的一种精神财富,具有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求的功能。当代社会,挖掘云南彝族传统礼仪文化的审美特征,使之发挥出更大的审美功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文章从美学研究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云南彝族传统文化具有的雄壮之美、率性之美、神秘之美、质朴之美。

曲木威古、阿牛木支、候拉坡:《彝汉和谐关系模式——四川省甘洛县基坭村的个案分析》的内容提要:历史上,四川省甘洛县彝汉关系受到军阀的影响,一直处于时好时坏的不稳定状态,但经民主改革到当下,当地彝汉关系逐渐形成了越来越和谐友好的局面。通过对四川省甘洛县前进乡基坭村为例进行田野调查,结合文献分析,探讨当地彝汉和谐关系的形成和现状,认为当地民族关系和谐友好,是因为彝汉村民具有深厚的友好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已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帮助、相互离不开的良好局面,且语言互通,相互普遍通婚,相互尊重差异和包容差异,是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友好的典型村落。

杨娟:《试析彝族传统禁忌对伦理道德教育和思想观念的影响》的内容提要:彝族传统禁忌文化,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文章以黔西北彝族地区曾普遍流传的传统禁忌文化为例,通过大量例证说明其对社会伦理道德教育和思想观念的影响,揭示彝族传统禁忌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进而提出在当下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对彝族传统禁忌文化传承与发展必须持有一分为二的思想和态度。

赵婧:《彝族“支格阿龙”神话与<搓日阿补征服女儿国>比较研究》的内容提要:"支格阿龙"神话是流传于彝族地区,并对彝族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神话故事。支格阿龙是彝族母系社会衰落时期,男人为了建立父系文明的需要而树立起来的一位英雄偶像。《搓日阿补征服女儿国》叙述了搓日阿补与女儿国展开的一场斗智斗勇的比赛,实质反映了父权意识与母权意识之间的斗争。神话中包含的父权意识非常浓烈,女儿国的覆灭预示着母系社会将最终走向灭亡。通过对这两部神话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其中的异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一步印证彝族社会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曾经历了激烈的斗争。

苏畅、张宏凡:《基于微博客户端的彝族文化创新传播探究》的内容提要:彝族是我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拥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但随着经济及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彝族文化的传统传播方式受到冲击和挑战,另一方面在新媒体的运用还未及时跟上,尤其在以微博客户端为代表的手机新媒体上的运用更显薄弱。微博客户端具有明显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新特征,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能对彝族文化传播与发展产生着巨大的能动作用,并为其带来新的生机。文章基于微博客户端传播特性入手,探讨其对彝族文化传播的影响,并针对微博的热门新功能总结出适合其创新传播的具体策略,希望能为我国优秀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张雨姗:《禄劝彝族纳苏支系婚俗变迁与原因分析》的内容提要:婚姻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形式和内容。婚姻的传承与发展与一个民族的社会结构、社会心理、传统文化、价值观念都有着重要联系。禄劝彝族纳苏支系传统婚俗礼节繁多,内涵丰富。19世纪末,基督教传入云南并在禄劝少数民族地区获得较大发展。彝族传统文化与基督教教义在经历了冲突之后,其建构出包含二者的独特婚俗。在现代文化的影响下,禄劝彝族婚俗再次呈现出变迁的趋势。

王战领:《末昂语的系属及其语言接触》的内容提要:文章通过词阶理论实证末昂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通过考察其核心词的辅音韵尾认为,末昂语是彝语支语言中发展比较缓慢的一种,并将其序数词和时间词同周边壮语对比,发现末昂语已与壮语有过深层接触,并且处于濒危状态。同时希望语言工作者对末昂语进行记录保护,为保护语言多样性作出贡献。

陈小龙、杨晓燕、肖文:《彝族传统医药的传承研究》的内容提要:彝族传统医药因其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方式多样化,用药取材方便、治疗方式灵活多变及费用低廉等原因而在医疗卫生不发达的彝族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当前现状是"名医消逝,名方流失,名药消失,医术丧失"的局面,有必要对彝族传统医药和卫生保健作用进行回顾,有必要发展和传承彝族传统医药并服务于社会基层的公共卫生。

郑汉玉:《弥勒彝族阿哲人女性角色分工及嬗变》的内容提要:通过传统的祭密枝仪式、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的社会角色分工,弥勒市陶瓦村阿哲人女性有自己的具体职责,社会地位得到了极大改善,并成为联结人与神灵、联结日常与世俗、联结"大家"与"小家"的重要桥梁。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其社会内部传统思想观念、经济需求以及现代社会价值观念等因素影响。

李兴军:《环州乡纳苏颇考察纪实——兼论纳苏社区文化生态建设策略》的内容提要:云南楚雄州武定县环州乡环州大村、吝车大村、故天云村、鱼塘村的彝族自称"纳苏颇"。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居住环境自然生态保存良好。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仍然面临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民族文化变迁等问题。因此,需要对环州乡纳苏颇传统文化进行同质性保护,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建设,发挥传统知识的现代作用,加强文化生态建设,促进纳苏颇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杨福梅:《彝族撮泰吉文化多样性与教育研究》的内容提要:撮泰吉是现存比较完整的彝族傩戏,其完整形式仅存于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交通封闭的裸嘎村。撮泰吉中所蕴含的文化多样性、文化意蕴和教育思想在民间和教育研究界留下了深刻而绵远的影响。本文将从彝族撮泰吉文化多样性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撮泰吉各仪程中所表现和表达的文化意蕴以及撮泰吉傩戏内容中先民所表达的教育意义,进一步提出对撮泰吉文化的教育功能的一些思考。

石鉴鹰:《云南小凉山彝族火把节仪式研究》的内容提要:从云南小凉山彝族火把节传说人与神之间的反抗、征服及火把节仪式过程的各种表现来看,小凉山彝族火把节本质上是献祭神灵的仪式。其中人与神之间的交流构成了其仪式的主要内容与核心部分。世人向神灵祭献牺牲供品的同时,神灵同样也回报了人吉祥、平安等。而这种人与神之间交流的本质是"保护"与"被保护"的信息交流。这种交流是一种不同等级的交流,可能与云南小凉山彝族的等级制度有所联系。

普忠良、张耀天:《滇北禄武彝区基督教传播与柏格里彝文的创制使用与影响》的内容提要:在一个多世纪以来,基督教得以在滇北禄武彝区传播,柏格里彝文得以创制和使用有其客观的历史原因。虽然在一些方面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对彝族传统文化传承而言,它无疑促使了彝族传统文化和原始宗教信仰发生了非本体化的变异,很多优秀的彝族传统文化逐步流失,处于无人传承甚至濒危的境地。

吴键、费晓辉:《滇南彝族民间文学的崇高审美艺术特色之我见》的内容提要:滇南彝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包罗万象,以独特的说唱和讲唱的艺术形式表现和反映他们的社会生活,再现和复述他们的社会生活,体现和表达他们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绪,并将传承性和和谐性有机统一,融为一体,具有威力与伟力、数量与力量、意志与精神、勤劳与勇敢、反抗与斗争等鲜明和强烈的崇高审美艺术特色。

王明贵:《西南夷:一个重要的族群范畴与理论建构》的内容提要:"西南夷"是司马迁经过实地考察和文献整理后,在《史记》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族群范畴和理论建构。它从历史的节点上确认了汉代时期基本形成的中国之西南的一片区域,存在着一个不同于泛称的夷、四夷、夷狄或东夷的族群,它不是简单的西夷和南夷的细化与分割,而是基于共同生活在一个区域、有共同的文化特征这一现实基础。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主要由当今的彝族继承了西南夷的历史与文化,与之有较多的对应关系。这一区分在民族学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史价值。

李金发:古代汉文史料中的彝族男子服饰文化》的内容提要:在古代汉文史料中,散载着一些西南彝族男子传统服饰文化信息,通过梳理可以发现,椎髻和披毡是最早被中原华夏(汉族)关注到的古代彝族男子服饰特征。汉代至元代,椎髻、披毡、佩刀、戴笠、跣足成为古代彝族男子的典型装束。明清两代,在保持椎髻、披毡的民族共同点外,各支系有分化和发展。因此,历史上彝族男子传统服饰文化呈现一体多元的局面。

杨勇:《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传统道德基础——基于对彝族传统道德文化的认识》的内容提要:乡村治理的德治法治和自治的有机结合需要对少数民族传统道德资源的发掘保护,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彝族拥有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孝老敬亲、诚信互助、感恩报恩、尊重自然等丰富的道德资源,这为彝族地区的乡村治理提供了丰富的、可利用的道德价值。

马友呷莫:女性意识与族群呐喊——以阿蕾和鲁娟的创作试析凉山彝族女性书写》的内容提要:纵观凉山彝族女性写作的历程,短短几十年间从无到有,以阿蕾、鲁娟等为代表,逐步形成一支有一定书写成就的队伍,从民族女性本位出发,表露凉山彝族女性内心的呐喊。从女性意识和女性主义批评的理论视觉看,凉山彝族女性作家在文本中表达女性自我体验与女性意识的诉求。用执着而充满本民族风情的创作构建鲜活多姿的彝族女性文学世界,推进彝族文学发展,传承和重塑民族文学精神。

阿苏克的莫:《新时期凉山彝汉双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俄内容提要:凉山彝汉双语教育发展至今已有30余年,从整体上来说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但教育是个长期的动态工程,在新时期发展中彝汉双语教学、教师、教材、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和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措施,以期对彝汉双语教育的发展有参考价值。

王志刚:《楚雄州毕摩传承研究》的内容提要:毕摩是彝族民间主持宗教祭祀的祭司,是彝族民间传统知识和生产经验的集大成者,掌握彝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被称为是知识最丰富的人。毕摩技艺在师徒间的传承,实行心口相授、耳提面命的方式,遵循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原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毕摩教与学的因素越来越多,保护与传承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要摆脱传承过程中出现的困局,需在毕摩教学中引入开放和共享的传习理念,创新教学模式,让毕摩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保护。

达福兴:《云南彝族俐侎人研究述评》的内容提要:"行走于高山密林中的黑色部落"所描绘的正是云南临沧独特的彝族支系——俐侎人,尚保持古老的民风民俗和文化信仰。其虽未有彝文传承,但口头文学发达,在宗教文化、特色文化、节日文化、民风习俗等方面都体现了独特性、丰富性、古老性、自然性和生态性,并深受学界的广泛关注。现将有关彝族俐侎人研究成果进行专题分类探讨,以期充分展示这一族群的研究成果,望能承其前而启之后。

石鉴鹰、张智林、包康燕、巴且拉达:《改革开放以来宁蒗彝族年变迁研究——以宁蒗彝族自治县大二地彝族村为例》的内容提要:"库诗"是小凉山彝族诺苏人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文化,其中蕴含着彝族丰富的文化和精神内涵,是云南小凉山彝族文化的集中表现。但随着改革开发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进程的深入,促使原来封闭的小凉山彝族与外界社会接触、交流越来越频繁,在其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小凉山彝族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碰撞与冲击,这也使得"库诗"的仪式过程和意义发生了"显性"或"隐性"的变迁。

张译匀:《楚雄州禄丰县叽拉村彝族女性服饰探究》的内容提要: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叽拉村彝族服饰具有蓝色为主调、款式简单朴素和围腰功能多样的特点,体现叽拉村彝族自然崇拜、重视装饰美的文化心理。但今叽拉村彝族服饰的传承出来了危机,建议通过对村民加大宣传、村干部示范和选定传承人等方式,使得叽拉彝族服饰得以延续。

段秋红:《彝语他留话的数量名结构》的内容提要:彝语他留话有比较丰富的量词,主要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量词不能单独使用,要与数词结合构成数量词短语修饰名词,形成"名词+数词+量词"的语序。此外,数量名结构同指示代词、形容词有其各自独特的组合规则。整体上,名词中心语位于数量词短语之前,量词居于末尾。从形容词、指示代词同数量名结构的组合情况来看,形容词与名词中心语结合更紧密,指示代词次之。

刘正发、刘辰:《彝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研究》的内容提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实行国家、省、市、县共四级保护体系及名录制。自2006年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各级政府和有关人士的积极工作,彝族阿诗玛、烟盒舞、撮泰吉、传统婚俗、毕摩绘画等数十项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一至四批,申报彝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效地保护了彝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张兵兵:《传统与现代的诗艺同构——论大凉山彝族诗歌创作》的内容提要:四川大凉山彝族诗歌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世纪90年代乃至21世纪的十几年的发展,其发展势头依然强劲,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诗群。他们的作品中散发着一种原生化的文化气息,这是依靠现代意识的创作思维与理念,重潜民族的精神与文化源头,创造出属于彝族自己的诗歌话语,表述着自己的情感世界。他们在诗歌的主题、体裁、手法、语言等方面都延续和更新了传统,以一种崭新的诗学观和诗艺实践,开启了民族诗歌更高、更新艺术境界。

王高升:《贵州钟山区彝语地名探析》的内容提要:地名是人类用以区分界限的语言文字符号,它是人类历史的产物。地名因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而变迁,又因不同区域、不同民族而各具特色,文化内涵丰富。文章通过对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地名的调查,发现很多地名均是彝语,为了便于记录,人们习惯采用彝语汉译,分析发现,这些彝语地名中蕴含着历史、地理、植物、民族等文化信息,深入探析这些地名的文化内涵,以期为地方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历史和文化参考。

胡建坤:《彝族民间传统文化与吉狄马加诗歌创作》的内容提要:吉狄马加在诗歌创作中充分利用了彝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这让他的诗歌具有了极强的民族性,同时现代多元文化滋养下包容性的养成,也让他的诗歌超越了狭隘的民族国家意识,因此他也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诗人。

罗永富:《论凉山彝族家支制度对当地禁毒工作的影响》的内容提要:目前我国禁毒处于国家禁毒为主,民间禁毒为辅的多元化发展态势。家支禁毒是凉山彝族地区禁毒的一种新形式和新思路,作为民间禁毒的一种,是国家禁毒的有益补充。结合凉山彝族家支制度与当地禁毒工作的密切联系,就如何充分发挥家支制度的积极影响,为当地相关部门更好地打击毒品犯罪问题的目标提供一些参考。    

平慧:《彝族葛泼人传统生计方式及其变迁——基于对云南泸西彝族葛泼人的调查》的内容提要:云南泸西彝族葛泼人在长期的自然和历史演变中,形成了一套以粗放型农耕为主的传统生计方式。改革开放后,葛泼人开始了新的生计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三七种植深刻影响了葛泼人的生计方式。最终葛泼人在探索中调整生计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罗夏梓平:《实践、心理与文化存续——审美意蕴中的彝族撒梅人虫王节庙会》的内容提要:"实践"和"心理"是人类文化得以生成、存续的因素之一。文化的产生得益于人类实践的结果,它是民众日常生活于其中,并为其提供生存的意义,是文化本真性的体现。文化的存续源自民众参与者的主体性、语境时效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民众从文化实践到文化心理更高层次的调适。以"经世致用"思想为核心的中华民族文化正是在实践和心理双重作用下不断形塑和丰富着自己的人生世界。本文以昆明阿拉街道办事处"虫王节"庙会为例,从审美意蕴视角探讨文化所凝结的实践、心理的产生、发展和延续过程。

罗珍妹、尹绍菊:《文化育人视阈下巍山彝族民俗文化的功能和意义》的内容提要:坚持文化育人是亘古不变的教育主题。巍山彝族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也存在着特有的育人功能和强烈的现实意义。通过研究发现巍山彝族的宗教信仰习俗、日常礼仪习俗、婚丧嫁娶习俗、节日庆典习俗等众多民俗文化中蕴含着许多育人功能,如道德教化功能、规范约束功能、团结凝聚功能以及心理调适功能等。通过深入分析这些民俗文化及其所蕴含的育人功能,认为传承这些优良民俗文化能够彰显巍山彝族独特的民族文化,能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个体道德品质的塑造。

蔡威:《宗教人类学视阈下彝族虎图腾研究》的内容提要:图腾崇拜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种现象,是民族繁衍发展的关键元素,在民族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滇、川、黔彝族以"罗罗"自居,自命是虎族的后代。在彝族文化中,虎是天地之源,是虎造天地而生万物,一代又一代彝族人民智慧的积淀,形成了彝族虎图腾文化。彝族先民的丧葬习俗就是虎图腾文化的具体体现,彝王披虎皮显示身份,葬礼中通过披虎皮火化而葬入向天坟中,朝向一定的星辰,生前是虎族死后亦归于虎族,是对民族"人观"的阐释。彝族虎图腾崇拜是族群身份认同、文化教育、生产生活应用等功能的体现,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归属。

谢德明:《从丧葬看巍山彝族民间信仰与道教的融合》的内容提要:道教自东汉末年传入彝区,到唐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通过与各民族原始宗教的结合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与当地民族习俗不断融合,世代延绵,最终形成与原始宗教相互依赖、相互依托,共同生存和发展的状态。道教的传入对巍山彝族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巍山彝族丧葬习俗吸收和融入了部分道教信仰元素,是道教与彝族民间信仰交融的重要体现。

罗曲:《祭祀仪礼的隐喻:<红河彝族传统节日文化研究>说开去》的内容提要:《红河彝族传统节日文化研究》将红河彝族传统节日文化置于当地彝族文化背景下进行审视,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从其研究看,当地彝族传统节日虽在时间的推移之中因社会生活的发展变迁而内容越来越丰富,但祭祀仍是节日的核心。祭祀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文化活动,至今表现出极强的文化力。彝族盛行自然宗教,所祭祀的对象多元化,但对祖先的祭祀最为突出,蕴含了"祭之以礼"的孝道。

王明贵:《稀见古籍 <六祖与四大家>》的内容提要:发现于古夜郎方国疆域的稀见彝文古籍《六祖与四大家》,原是毕摩世家阿维氏家传,其中记载的一些历史问题,与此前公开出版的彝族历史著作及相关研究成果颇不同,提供了研究彝族六祖与乌撒区域彝族四大家族之间古代关系的新材料与新视角,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李有开:《弥勒彝族阿细人丧葬经调查研究》的内容提要:弥勒彝族阿细人丧葬经是毕摩口头传唱的口传经籍,承载着阿细人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信息,是蕴含丰富信息的彝族百科全书。经田野调查和资料整理分析,其内容主要有古代的吹打、谈情说爱、生娃、找棺材、备丧礼食物、棺材罩、不祥之兆、找麻地、分开、礼物、接礼物、天亮等十二个仪式内容。现对其主要内容作初步整理和概述,以期为阿细人丧葬经调查整理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毛阿敏:《论家支和德古在凉山彝族地区社会治理中的功能及建议》的内容提要:凉山是彝族的主要聚集区之一,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使得这一地区的彝族文化很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形成并传承着其独有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凉山彝族特有的家支文化与德古解决纠纷机制为彝族地区社会治理产生了一些正负面的影响,在新时期彝族地区社会稳定中也受到一些冲击。因此,应该要探寻一些时代性与民族性相一致的治理对策,以促进该地区社会和谐与稳定。

吉才柱:《<百年前的云南彝族>看保禄·维亚尔在云南彝区的传教活动》的内容提要:《百年前的云南彝族》中记载了清末民初法国天主教传教士保禄·维亚尔进入云南,在石林县彝族聚居区从事天主教传教的一系列活动。对他传教活动要一分为二地客观分析,尽管他传教活动属于法国殖民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他在彝区传教活动仍有一些进步意义,他对当时彝族文化的记录和调查资料,成了珍贵的民族志资料,还将彝族文化介绍到西方,推动了彝族文化在国外的宣传。

王清、王嘉梅:《 通用彝文信息化输入平台的研究》的内容提要:目前,滇、川、黔、桂四省(区)彝文输入法已取得较大进展,但由于彝文的编码标准和编码区间不统一,字库体量不足等原因,目前尚缺乏面向通用彝文的输入软件,且如今彝文输入系统无法输入古彝文生僻字或稀有文字,难以满足彝文古籍的出版需求。为解决Windows系统中彝文输入的通用性和易学性等,文章从字库制作、彝文编码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并基于现有字库的整合和扩充开发通用彝文信息化输入平台,以作为彝文输入的应用示范和标准参考。

陆刚:《清末大定府彝族进士安永松生平考略》的内容提要:清末大定府彝族进士安永松,天资聪颖,勤学奋进,年少时即才华出众,光绪二年考中进士,被朝廷授予知县职,上任不久即辞官回乡,在知县任上没有多少政绩,但回乡后积极协助地方官参与地方事务,做了一些有益的贡献,得到世人称道。作为为数不多的彝族进士,安永松在彝族文化史、教育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及典型意义。

文伟:《彝族口传创世史诗<阿细先基>的朴素生态文化探析》的内容提要:彝族史诗《阿细先基》蕴涵朴素的彝族生态文化,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识、人与动植物深厚的生态情谊。这种朴素的生态文化至今仍具有现实价值,为彝族地区生态保护提供思想动力、道德约束和制度保障,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向青松:《彝族大锣笙傩祭仪式与象征意义初探——以云南双柏县李方村为例》的的内容提要:"大锣笙"为云南彝族"三笙"舞蹈之一,与"老虎笙""小豹子笙"齐名。"大锣笙"是彝族罗婺支系中传承的一种祭祀与娱乐并蓄的原始图腾舞蹈,"大锣笙"是在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期间举行,2006年成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把"大锣笙"作为一种傩祭仪式进行研究,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大锣笙"历史渊源深厚,其仪式过程更是富有极深的文化内涵,保留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柯晓东:《钢琴音乐中少数民族元素的应用——以滇南彝族传统音乐为例》的内容提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将中国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到现代乐曲创作中已经成为了时代的潮流,钢琴作曲中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技法碰撞与融合,彰显了民族的时代性。张朝的《滇南山谣三首》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其将彝族传统音乐特征在钢琴组曲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对此以《滇南山谣三首》为小品,对钢琴曲中所体现的彝族传统音乐元素进行全面解析,了解其"中西合并"的创新性,为中国民族钢琴音乐的创作、诠释与表达提供指引方向。

龙倮贵:《试析滇南彝族民间文学中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内容提要:滇南彝族民间文学浩如烟海,丰富多彩。其是滇南彝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是滇南彝族的一大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思想源泉,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和再现了滇南彝族传统教育思想,并主要表现在辛勤劳动与坚强勇敢、积极斗争与尊敬长老、团结友爱与共同发展、为人诚实与正直善良等几个方面。滇南彝族民间文学中的这些教育思想,曾对滇南彝族生存、劳作、繁衍、发展、生息起到过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并有利于促进滇南彝族地区"五个文明"建设及实施滇南彝族乡村振兴战略。

李金发:《国家和地方视野下的滇南彝文古籍<吴三桂野史>》的内容提要:在滇南彝族地区,流传着一部成书于清代的彝文古籍《吴三桂野史》。该书并没有完全照搬中央朝廷或汉族一方的立场叙述模式,对吴三桂的评价也和汉文史料有所差异。该书在史实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改编,增加了彝族视角、彝语地名,以及彝族打鸡卦占卜、歃血结盟、彝族土司及土司兵马等具有彝族文化特色,反映了当时滇南彝族对高大上的国家史、改朝换代史等主流历史的主位认识,从中可窥探清代滇南彝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张丽:《禄劝彝语单音节形容词重叠探究》的内容提要:禄劝彝语形容词的词形变化比较丰富,重叠式是其重要的形态构式。单音节是禄劝彝语形容词的主要音节形式之一,也是形容词重叠式的主要基式,重叠是单音节形容词最重要的构词手段。在重叠方式上,可以将形容词单音节基式的重叠分为完全重叠和部分重叠(变形重叠)。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式形式多样,每种重叠式都有其固定的语义条件,表达特定的语法意义。

 

文章编辑:蓝色愿望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