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彝族人网
发布时间:2016-02-14
凉山籍(喜德县)彝族优秀企业家马海木呷自2000年起,不断从凉山州向珠三角用工企业劳务派遣彝族农民工,以中国500强企业“双飞燕”品牌电子产品生产公司—东莞伍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合作长达五年。伍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现有300多彝族农民工,占公司总用工比例的60%,实现年平均劳务经济收入近2000万。通过马海木呷派遣的彝族农民工们分别来自凉山州喜德、冕宁、越西、昭觉等10个县。在珠三角制造业“倒闭潮”、“转移潮”强烈冲击的劳务市场中以其诚信,卓越的管理能力赢得了合作用工企业信任和赞赏。
马海木呷的彝族农民工都分别来自年平均收入不足5000元的凉山州国家级贫困县偏远山区,为了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彝族农民工们在马海木呷的带领下来到了世界制造业名城-东莞市打工,由于彝族农民工缺少教育,文盲率高达60%以上。刚来到工厂的彝族农民工下班时间和节假日期间经常聚在工厂绿化草坪晒太阳、喝酒、打牌、打架,给工厂留下了不良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马海木呷夫妻俩住进了工厂宿舍与彝族农民工同吃同住,起早贪黑管理彝族农民工,在节假日期间加强对彝族农民工的培训,组织“小马队”篮球队开展篮球比赛,协调工厂附近的台球经营场地免费让彝族男性农民工打台球,组织彝族女性农民工在工厂跳“达体舞”,让代班工头定期不定期的开展工厂管理纪律知识讲解和培训。通过这样的人性化服务,改善了用工歧视环境,提高了员工的素质,实现了彝族传统文化融入企业主流文化的转变,打造凉山彝族的劳务品牌,增强员工的就业稳定性,树立良好的彝族劳务企业形象。
在“春节返乡潮”期间各企业面临出口产品订单的压力,彝族农民工正好弥补了各企业的用工荒。在东莞市凉山籍彝族农民工在春节假期只有1—3天短暂的假期。马海木呷在假期间组织彝族农民工在东莞市凤岗镇过了个别开生面的春节,在其合作工厂组织“小马队”篮球队开展篮球比赛和歌舞联欢、与他的合伙人(沈叁留子、马海古哈)于2016年2月6日中午1点30分在东莞市凤岗镇大地影剧院包场《我的诗篇》彝族农民工专场放映活动,全场150名彝族农民工参加观看这部打工者人生励志电影纪录片。《我的诗篇》重在教育处在社会底层的打工人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境况下都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都要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奋斗,也告诉大家这样的生活哲理“平凡的生活可以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彝族农民工告诉我们:“第一次到这么豪华的地方来看电影,通过观看《我的诗篇》觉得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放弃不断学习、进步”。
文章编辑:蓝色愿望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