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人物纵横

专业规范标兵师有福学术事迹录

作者:普梅笑文章来源:彝学研究网
发布时间:2018-02-27 03:57


师有福先生考察红河梯田


红河州是全国地州级第二大彝族聚居区,总人口114万;红河彝族文化丰富,乾隆年间临安府定期在今建水举行毕摩会考留下了许多文献典籍。红河彝学人才荟萃,新时代、新作为中,捷报频传。2016年12月,红河州委八届二次全会提出了“打造一支过硬干部队伍,自觉锤炼‘勇于担当、从严从实、学习创新、调查研究、善作善成、专业规范、清正廉洁’的作风,把红河发展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的要求。红河州州直机关为表彰先进,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经州直机关各基层组织推荐、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并向社会公示,授予22名同志为“七种作风”标兵称号。著名彝学研究专家、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师有福先生被评选为“专业规范标兵”。

硕果累累,精益求精,名至实归。在当下铜臭味十足的网络社会,一个踏着教育制度改革的春风跨进大学门槛学习汉语言文学的77级本科大学学士生,由于热爱民族文化而80年代初主动调离县政府机关加人彝族文化遗产抢救队伍的人,让人感悟出在文化遗产抢救中,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对一个民族发展起关键作用的价值意义。这个价值意义就是在个体精神文化追求活动中,探索中华各民族历史上的互助互动关系,推进民族和谐繁荣发展。

师有福老师在大二时就自费调查彝族文献,并在语言学家常弘恩先生指导下,完成了云南第一本彝族古文献单字汇编,成为云南规范彝文的主要参考材料。四十多个春夏秋冬,风雨无阻攀爬在彝人山梁中吸纳天地之灵气;年近花甲性格豁达,钱权难诱遨游于文化海洋里掘开人类精神的魂。

一、工作简介中窥视其思想觉悟

1959年12月生于云南弥勒巡检司镇乌稠村委会核桃寨村的师有福先生,1982年1月毕业于云南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后,先后在泸西县政府、云南省民语委工作。1986年4月调入红河州民族研究所,至今已在研究所工作31年。

组织观念强,学术严谨,在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理论学习方面稳步积累。1990年3月开始任红河州民族研究所副所长,1993年起兼任民族研究所支部副书记。1993年7月20日被云南省社会科学高级评审委员会破格评为副研究员。1993年7月、1998年2月、2003年3月,先后选为中共建水县第六、七、八届党代表。2000年8月31日评为研究员。2001年1月至2004年1月兼任州民族研究所支部书记。2002年12月选为中共红河州第五届党代表。2004年6月至12月主持州民族研究所工作。

2008年2月选为红河州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同年开始享受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

2010年6月在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参加全国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学习,获结业证书。2010年12月被红河州中级人民法院聘请为“人民法院调解员”,2012年1月被州公安局聘请为“特邀监督员”。2012年在省委党校参加“第十五期全省县处级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获毕业证书。

2016年5月被州委、州人民政府聘为州管专家。2016年4月22日被红河州民间文艺家协会聘为红河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顾问。2017年8月9日被红河州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聘请为“红河州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红河州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保护专家”。聘期五年。

二、励志奋发,在与古人对话中挖掘文化瑰宝

文化兴则民族兴,文化繁荣则国家繁荣。受惠于1977年教育制度改革的师有福同志,1980年读大二时候,在语言学家常弘恩教授指点下,利用假期自费调研民间流传的彝族文献古籍,拜民间高手为师,磕开了彝族文献宝库这扇神秘的大门。由于专业爱好与全国兴起的救人、救学科的文化遗产抢救大潮吻合,1982年7月就参与筹办红河州民族研究所,1983年3月借调省民委,从事由时任副省长刀国栋为组长的云南规范彝文工作,一干就是3年。

红河州彝族文献古籍,民间保存最早的传抄年代是康熙七年,大多是乾隆至光绪年间的。属于五言古诗体,时过境迁,语言变化、风俗简化,许多文献成为无法释读的天书。师有福对古汉语、古文献学比较熟练,又研究西南民族史,在抢救彝族文献中,通过学科比较方法,翻译抢救了抄于光绪二十年的《十月太阳历》,1993年联络组织在弥勒召开“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学术研讨会”,会后楚雄州着手规划建设“中国彝族太阳历文化园”,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对外开放。

对彝族太阳历研究方面有突出作用,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陈久金和云南天文台李维宝两位教授在《中国自然科学史》杂志上撰文介绍他的研究成果。

从1986年调入民族研究所至今,负责彝族文献收集翻译。为单位共收集购买或复印拍照了300多部古籍文献,主持翻译出版了10多部。承担了由楚雄州政府牵头出版的《彝族毕摩经译注》丛书106卷,任副主编。联系规划出版《红河彝族文化遗产古籍典藏》丛书20卷,负责第十三、十四、十五卷的编撰任务。该丛书获中国政府图书出版奖提名奖。

2012年开始,系统地对红河州彝族文献进行有计划地翻译抢救,并在单位和主管部门的关心下上报省民宗委立项支持。5年内共收集不同版本的50多部文献,完成两部翻译工作,一部出版发行。

由于对彝族文献翻译功底扎实,还承担了《中国彝族通史》彝族文献部分的材料提供任务,参与了《中国彝族大百科全书》的编撰出版。被省民委长期聘为《云南民族古籍丛书》编委,任“彝族文库”副主编,被同行专家称为与古人对话的现代学者。

三、业精于勤,创造了红河州社会科学界五个第一

学思并举,勤业精进。这是师有福的学习特点和工作方法。在民族研究所工作31年,不仅组织联络召开全国性的彝学学术讨论会,还参与组织首届哈尼/阿卡文化国际学术会议,把哈尼文化推向世界文化交流舞台。提倡合力公关,积极参与学术合作研究。参与完成了《红河民族文化调查》丛书、《红河民族文化史》丛书(任《红河彝族文化史》主编)、《话说红河》丛书(任《彝风古韵》主编)、《红河美丽家园》丛书。

主持完成了8200多字的滇南彝文电脑软件输入工程,实现了红河州彝族文献抢救工作用电脑打印老彝文的技术处理问题。

学术成果获奖项目多。《试论彝族十月兽历的产生及其影响》一文于1993年9月获红河州首届社会科学论文一等奖。《关于做好民族语文工作中的法制建设问题》一文,于1997年3月获红河州第二届社会科学论文二等奖。《彝族毕摩文化中的五行生命时空观念》于2009年获州政府社科成果二等奖。主持完成出版的国家社科课题《滇越跨境民族和谐文化关系研究》,2017年获红河州第五次(2015-2016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1998年7月被中共红河州委、州人民政府评为“全州社团工作先进个人”,11月被州社科联评为“红河州社会科学界优秀学会工作者”。2009年获红河州优秀社会科学工作者。2012年12月被云南省民族学会评为“云南彝学研究先进个人一等奖”。

学术成果和获得荣誉创造了红河州社会科学界五个第一:

红河州第一个哲学社会科学破格副研究员:1993年省政府拿出10个社科系列高级指标给全省社科界人士竞争破格,师有福是破格成功者之一。

红河州哲学社会科学界第一个获得跨世纪人才答辩人之一:1996年云南省举行跨世纪人才选拔,全省社科界获得答辩资格的有16人,师有福是其中之一,也是地州级唯一获得答辩者。

红河州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第一部获云南省社科成果优秀奖:耗时8年主编出版的《红河彝族辞典》96万字,2004年获云南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实现了红河州社会科学著作获得省政府奖零的突破。

红河州第一个获得“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荣誉:2006年,云南省省委宣传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委员会、省社科联首次评选社会科学突出贡献专家和优秀专家。师有福获得突出贡献称号,是红河州目前唯一获得这项特殊荣誉的人。

红河州第一部作品获“云南文化精品工程优秀奖”:收集整理出版18000多行的创世史诗《爱佐与爱莎》,于2012年3月获云南省第七届文学创作基金奖,5月获云南省第六届文化精品工程优秀奖。2013年该书又获得云南省政府图书优秀奖。实现了红河州民间文化遗产抢救著作获“云南文化精品工程优秀奖”零的突破。

从事30多年社科专业研究,参与完成了五项省政府和国家民委课题:云南彝文规范;国家民委八五课题《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彝族卷》;国家民委课题《中国彝族通史》;国家民委课题“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红河部分”;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中国彝族大百科全书》。参与完成三项跨省区项目:中央民族大学211工程《中国少数民族宗教·彝族卷》;《滇川黔桂彝文字集》330多万字(该书获中国政府图书出版奖提名奖);中国《彝族毕摩经译注》丛书106卷(任副主编);滇川黔桂《彝文字典》(获国家民委、文化部优秀图书奖)。主持完成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滇越跨境民族和谐文化关系研究》。

由于学术成果丰富,学术获奖项目多。个人情况收录入《世界人物辞海》《世界名人录》《中国易学研究辞典》《红河人物》等书中。

四、用学术智慧服务现实,拓展学科领域

该同志不仅是学术业务骨干,也是关心社会发展、积极为民族地区解决实际困难的人。并主动用学术智慧服务现实,用学者思维指导参与社会事业发展。

2004年协调资金为弥勒上价格山区村修建3公里水泥路道。2003年协调资金并画施工图纸,为1889米海拔的核桃寨山村修建龙泽园水利工程,容纳3万方水。2009年为该村修建弹石路,2012年协调改善为水泥路,同时修建村文化活动场。

参与审定楚雄“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大理“南诏彝王殿修复方案”、昆明“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建设方案。

主持创意设计由王天玺题写馆名的弥勒市巡检司镇“彝族阿哲文化传习馆”。执笔《弥勒市巡检司镇高甸彝族阿哲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项目策划建议书》,组织队伍完成2100平方米高甸创世史诗壁画和民居墙画。制作展览效果图,安排具体展览内容,2016年8月9日开馆,同时举行弥勒市第十四届阿哲文化艺术节。2017年,该馆成为红河州第一批九个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之一。社会影响力很好。

船到码头车到站,要注意健康修养。但是,师有福在科研工作中,几乎没有星期六、星期天。为了挖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留住民族文化根脉,不断推出新课题,积极主动树立文化新形象,一个项目接一个项目的推进,丰富了红河民族文化强州建设的学科内容。

2013年开始在州级有关领导的支持下主编启动《红河彝学文丛》50部出版工作。到2017年底,共主编出版了《张冲演义》《万世嫫传奇》《滇军60军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部分内容实录》《红河彝族创世史诗汇编》《滇越边境地区跨境流动人口问题研究》等22部书。

2014年开始设计方案,主编《红河彝族志丛书》,至2017年12月在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开远彝族志》《绿春彝族志》。首次把红河州民族历史文化用专志的形式固定下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元阳、红河、石屏、建水、弥勒、泸西六个卷本已经完成第二稿修订任务,蒙自、个旧正在紧张编撰中。这项工程也开了红河州民族文化遗产抢救的先河。

 

三十六年春秋,用社会科学的眼光对民族文化进行哲学思考;五十九岁额头画田埂,发丝银光闪,历史波浪壮阔、民族文化精彩画卷全在胸中。现在,师有福同志在抓紧用项目课题培养人才的同时,争分夺秒翻译抢救数千年前流传下来,而且无人敢问津的彝族文献《公书》和《母书》。这部乾隆年间就在建水临安府用于举行彝族毕摩会考,影响彝族社会历史的经典巨著,到2018年底即将完成。


附、师有福主要科研成果统计表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本人承担

部分

发表刊物


1

《裴妥梅尼·苏颇》22.5万字

古籍译著

11.25万字

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2

《裴妥梅尼·苏嫫》23.3万字

古籍译著

11.65万字

云南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


3

《指路经·罗平》29.3万字

古籍译著

14.65万字

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4

《彝文扫盲课本》15万字

教材

7.5万字

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5

《弥勒指路经》1.86万字

古籍译著

1.86万字

中央民大出版社1993年版


6

《滇彝天文》12万字

古籍译著

12万字

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


7

《哀牢山彝族情歌选》17.5万字

民歌

7万字

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8

《滇彝古史》39万字

古籍译著

30万字

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9

《彝族文化论》20万字

专著

20万字

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10

《彝村高甸》50万字

著作

45万字

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11

《红河彝族辞典》96万字·主编

工具书

34.4万字

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12

《滇川黔桂彝文字集》355万字·参编

工具书

6万字

四川民族出版2004年版


13

《《彝文字典》86万字·参编

工具书


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14

《《红河彝学研究文集》24万字·主编

文集

3.6万字

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15

《彝族古籍研究文集》20万字·主编

文集

3万字

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16

《中国彝族画册》

画册

6

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17

《中国彝族通史纲要》25万字

著作

参编

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18

《法制实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

著作

汇编

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19

《论彝族宗教中的崇祖信神观念》

收入文集

1.63万字

云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0

《“乾坤”“子午” 等字考释》

收入文集

0.93万字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1

《云南省红河州所藏彝文古籍简介》

收入文集

0.38万字

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2

《彝族十月兽历简介》

收入文集

1.34万字

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3

《试论<裴妥梅尼·苏颇>的内容和成书年代》

收入文集

1.3万字

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4

《论彝族八卦》

收入文集

1.23万字

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5

《论彝族十月兽历的产生及其影响》

收入文集

1.986万字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6

《浅谈彝族古典哲学》

收入文集

0.8万字

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7

《哈尼族传统文化中的奇数三》

收入文集

0.6万字

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28

《从神权等级层次看彝族古代社会结构的审美意识心理》

论文

1万字

《文艺研究》1997年第一期


29

《越南的彝族》

收入文集

0.5万字

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30

《正确应用创新思维指导民族文化大州建设》

论文

0.65万字

《红河》杂志


31

《编篆<中国彝族通史>要突出彝族特色》

收入文集

0.45万字

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32

《游玄武洞》

游记

0.45万字

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3

《阿哲人的响蔑情》

散文

0.2万字

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4

《火把节的来历》


0.1万字

《红河日报》1986年7月


35

《弥勒发现原始崖画》

论文

0.12万字

《红河日报》1994年5月


36

《红河州两纵一横三区域彝族文化生态区的构想》

论文

0.4万字

《红河日报》2004.9.26



37

《大河涨水探源》

论文

0.25万字

《红河日报》2005.10.19



38

《土著民族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论文

1.2万字

《红河》杂志2004·1期


39

《红河彝族文化史》37.3万

著作

10万字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0

《彝村高甸·聚焦彝族阿哲文化》

著作

45万字

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41

《阿哲毕摩经选译》

古籍译著

30万字

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42

《彝族毕摩文化中的五行生命时空观念》

论文

0.75万字

《彝族文化》2008年第三期


43

《爱佐与爱莎》18000行

创世史诗

20万字

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年5月版


44

《红河州境内印支难民问题调研》

调研报告

0.7万字

《红河民族》2009年第三期


45

《彝风古韵》主编

,著作

30万字

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6

中越陆地跨境少数民族

介绍

1000

红河日报2010年11月


47

《红河彝族文化遗产古籍典藏》第十三卷

古籍

 30万字

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8

《红河彝族文化遗产古籍典藏》第十四卷

  古籍

30万字

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9

《红河彝族文化遗产古籍典藏》第十五卷

古籍

30万字

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0

主编《红河彝学二十年》

工作回顾

30万字

云南民族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51

主编《爱佐与爱莎研究文集》

文集

30万字

云南民族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52

编著《中国彝族人物》

人物录

15万字

云新出(2012)准印字第0278号


53

《滇越跨境民族和谐文化关系研究》

国家级课题

35万字

云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


54

《彝族阿哲毕摩绘画选》

文献古籍

20万字

云南民族出版社2017年6月版



 

文章编辑:蓝色愿望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