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鸠射,学名:阿克日布,彝族,男,1979年12月出生于四川省昭觉县四开乡乃拖村。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员,凉山州作家协会会员、凉山州彝学会会员、凉山州摄影家协会会员。文章散见于《民族画报》、《中国民族报》、《诗神》、《中国民间故事选刊》、《师范教育》、《师范生周报》、《西南商报》、《巴蜀师苑》、《四川日报》、《四川农村日报》、《成都商报》、《四川教育》、《教育导报》、《新西部》、《西部开发报》、《四川民族教育报》、《民族》杂志、《开发潮》、《四川青年报》(现已停刊)《凉山日报》、《凉山文学》、《凉山彝学》、《凉山社会科学》、《甘洛文艺》、《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四川新闻联播》等报刊、电台,入选《当代彝族作家作品选》、《昭觉文史资料.文化旅游专辑》,获中国地市报好新闻奖、中国少数民族好新闻奖、四川省好新闻奖、凉山州好新闻奖、宣传凉山好新闻奖、宣传昭觉好新闻奖等奖项。曾参加过彝族服饰文化研讨会、凉山州第五届文联代表大会、彝族母语文化研讨会。
1979年12月26日,雪花飘飘的深夜,出生在昭觉县四开乡海拔3111米高的鸠里德山下一个叫瓦诺觉狄的彝家山寨。1988年9月,翻过两座大山,跳过一条大河,穿过一片森林,走过一个平坝,两个多钟头后迈进一所只有两名老师、两个班级的乃拖村小学。从此与高深莫测的汉语结下不解之缘。期间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生”称号。
1991年7月,以四开区第五名的成绩考入昭觉县东方红小学民族重点班,但因受社会歪风的影响,在意外中不幸落榜,与自己梦想中的东方红小学擦肩而过。9月带着失落的心情,以全区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四开中心校民族班;第一次离开家乡真正超过十公里,从此在老家居住再也没有超过两个月,连续两年被为“五好生”称号。
1993年8月,以全区第二名的小学毕业成绩考入四川省昭觉中学初96届1班民族重点班。1995年9月,习作《登鸠里德山》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有幸发表在《凉山文学》1995年第4期上,首次领到10元钱稿费,让我高兴的失眠了两夜;1996年6月在《凉山文学》又发表了5首诗歌,领到30元稿费,受到昭觉中学校长赵志贤的高度表扬和鼓励,“你是我校第一个领到稿费的彝族学生,望以后多努力,领到更多的稿费啊”!期间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团员”和“三好生”称号。
1996年8月,以昭觉中学初96届1班第一名的成绩(唯一正考生)考入凉山民族师范学校99届6班,1998年8月因学校搬迁,分流到西昌师范96级7班继续学习;在学校图书馆如饥似渴地读了一本又一本的书,并开始学习写作,作品首次在学校习作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从此与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7年3月到1999年6月毕业期间,在《凉山日报》、《诗神》、《中国民间故事选刊》、《师范教育》、《师范生周报》、《巴蜀师苑》、《四川农村日报》、《教育导报》、《四川青年报》(现已停刊)《凉山日报》、《凉山文学》、《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等报刊、电台共发表各类文章250篇,并被聘为《文艺家》、《北方文研所》特约记者。
1998年7月诗歌《旅途》获得第七届全国“新星杯”校园诗歌大赛特等奖,并评为“十佳校园诗人”称号;1998年8月诗歌《回到故乡》获得湖南省首届“洞庭湖”诗歌大赛“优秀奖”;1999年1月散文《情深意切》获得“我与凉山日报”征文三等奖;1998年11月,写作受到《北方作家》杂志主编、著名作家张贤亮的点评,并收到张贤亮的亲笔回信,倍受鼓舞。1998年5月被学校评为“优秀团员”,1999年5月被学校评为“优秀实习生”,1999年6月被学校评为“优秀毕业生”。
1999年1月4日,西昌师范学校毕业班能力汇演时,成功举办了个人作品展,深受师生的高度评价,作品被学校收藏。教导主任沙马打各在作品展序言中写道:“第一次从《巴蜀师苑》上看到‘阿克鸠射’这个名字时,觉得这位作者很有灵气,从他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其观察的精密和思维的敏锐。时间久了,就喜欢看他写的东西了,这样便在认识作者本人之前先认识了这个名字。人们常常都有这样的感觉:一个名人和自己太熟悉了就不是什么名人了,而要从别人的敬仰之情中才能体会。我们可以说有幸与鸠射在同一个校园里生活,当某一天你只有从报刊杂志上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你可能会想起几年前、几十年前你们似曾相识。”
1999年6月,毕业回昭觉。8月,被分配到比尔片区宜牧地乡中心校从事教育工作,当任副校长。工作之余,时断时续地写下一行行对生活的感受,并有作品散见各类报刊杂志,并有论文《教育.教师.精神文明》获得全国小学教师论文大赛一等奖,评论《应加快“精神扶贫”步伐》获得凉山州好言论三等奖。
2000年8月考入西昌师专小学教育大专函授班;2001年6月至8月被抽调到县委宣传部实习;2001年8月,被借调到四开片区大坝乡中心校工作,担任教导主任。工作之余,发表了各类文章,并多次获得国家、省、州好新闻和论文一、二、三等奖,指导学生习作在报刊上发表;教学班年年获得四开片区第一名和全县区乡小学第二名的好成绩;2003年7月—10月,被县委宣传部委派到《凉山日报》学习,11月开始创作彝文长篇小说《雾中情愿》陆续发表……
2004年6月,借调到县委宣传部从事对外宣传工作;2004年11月考入西昌学院彝汉文本科班,成了该院彝文系第一个成人本科生;2005年11月调入县委宣传部《凉山日报》驻昭觉记者站工作,从事双语宣传写作,试图用两种语言讲述彝人的生活……2004年7月,小说《阿克阿普》入选《当代彝族作家作品选》出版;2006年10月被当代新作家创作中心、当代青少年作家创作委员会、北京徽汉国际文艺中心评为“金星奖(一等奖)”。
截至2008年7月10日,共获得了各种全国、省、州、县新闻、论文、评论、写作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64次,共发表了各类文章和图片1800余篇(幅)。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6af9380100abc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