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文体综合

八方宾客聚彝山 载歌载舞闹赛装

作者:杨冰洁文章来源:云南楚雄网
发布时间:2016-02-29 10:09


  图为彝族群众欢聚一堂,身着自己亲手绣制的盛装在赛装节上对歌跳_副本

彝族群众欢聚一堂,身着自己亲手绣制的盛装在赛装节上对歌跳脚、一展风姿。 (记者 高建波摄)

云南楚雄网讯  对于生活在永仁县中和镇直苴村委会的彝山人而言,一年一度的赛装节是一个盛大的节日,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四乡八寨的彝族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在一起,赛装、赛歌、赛舞、赛美。

今年2月22日,直苴迎来了比往年更多的宾客。由省委宣传部、省文产办、省文化厅等部门主办,以“云衣霓裳 金绣银饰 魅力直苴 纵情赛装”为主题的七彩云南(国际)民族赛装文化节(季)启动仪式暨中国·永仁2016直苴彝族赛装节在这里隆重举办,向外界揭开了这个传承千年的乡村“T台秀”的神秘面纱。

 图为赛装节上的彝族绣女。 (记者 高建波摄)_副本

 赛装节上的彝族绣女。 (记者 高建波摄)

彝山老少齐上阵

22日一早,通往直苴村的道路两旁已停放着许多车辆,赛装场附近卖小吃、小商品的摊位早早支了起来,布置现场的工作人员和参加赛装节的表演队陆续来到这里准备中午的演出节目,三三两两的群众在场边等候观看。

中午13时,赛装展演节目正式开始。古老的毕摩祭祀祈福仪式后,由当地彝族群众分别组成的老爷爷、老奶奶、妈妈、少年、娃娃、小伙子和小姑娘赛装队登台,在欢乐的歌声乐声中,男人们或穿黑色服饰,或披羊皮马褂,女人们则身穿五颜六色、绣着各式纹样的服装进行服饰展演,刺绣之精致、颜色之艳丽,令人目不暇接,为在场观众奉上了一场视觉盛宴。

“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彝家姑娘会拿筷就会绣花”。直苴村委会10岁小女孩苏秀梅已经参加了4次赛装节,她身上的服装是妈妈绣的。“我现在在跟着妈妈学绣花,虽然绣得不怎么好,不过以后一定会熟练的,到时候就可以穿着自己绣的衣服来参加赛装节了。”苏秀梅说完腼腆地笑了。

同样是直苴村村民的殷亚梅参加的是妈妈队的展演。“刺绣是我们一代一代人传承下来的,以前都是自己绣自己穿,现在我们村成立了刺绣合作社,我也参加了。”殷亚梅告诉记者,她参加合作社后不仅每年能增加收入,而且还学到了许多新的刺绣技艺,有了手艺,自己的底气就更足了。

赛装场上,上到96岁的老人,下到5、6岁的孩童,大家相互欣赏交流,比赛谁的刺绣最美,谁的手艺最高,认真学习别人的刺绣经验,成为了大山里最美丽的风景。

 赛装场上候场的孩子们。 (记者 子 明摄)_副本

 赛装场上候场的孩子们。 (记者 子明摄)

各界人士同见证

树枝搭建背景,簸箕拼成横幅,松毛当作地毯,山地就是看台。原生态的赛装场,原生态的民间祭祀、服饰展演、传统体育竞技、对歌打跳,浓郁的民族气息扑面而来,牢牢吸引了应邀前来的国内外、省内外摄影爱好者、嘉宾朋友、媒体记者等各界人士的目光。在现场记者看到,大家纷纷拿起相机、手机纪录,并亲自参与其中。

游客王雯对现场彝族刺绣比赛非常感兴趣,她坐在正在绣花的彝族姑娘身旁,对她们赞不绝口:“我是第一次来参加这样的活动,看到穿着花花绿绿的民族服装的人聚集到这里,他们把花鸟鱼虫都绣在身上,我觉得很漂亮,在别的地方没有见到过,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魅力。”

上海新民晚报记者王瑜明在现场挑选起了彝绣的服装和饰品,她买了一个布包,不停询问身边人“好看吗”,又买了一件蓝色底绣红色牡丹花样的衣服,立刻就把它穿在了身上。“我对民族服饰特别感兴趣,这些刺绣的作品和手艺应该好好保护、传承,我觉得楚雄发展彝绣产业特别好,把传统的东西与现代相结合,这些服装饰品又精致又实用,我很喜欢!”买到中意的东西,王瑜明很是高兴。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群外国面孔格外引人注意。他们是来自以色列的旅游团,特意从昆明赶来参加赛装节,加上领队一行共18人。领队阳乐(中文名)汉语非常流畅,他告诉记者,团队里有的人是第一次来,有的则已来过几次,大家都非常喜欢中国文化,特别是这样传统的民族文化,非常有特色。来自塔吉克斯坦的艾拉杰还在扭扁担活动中连连取胜,击败了不少当地高手。

国内外友人、各界人士在这里共同见证了彝族刺绣的精美绝伦,共同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赛装场汇聚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文化搭台产业兴

近年来,随着州、县党委、政府的重视,赛装节逐渐为外人所知,“中国彝族赛装节”已经申报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积极努力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有的传统习俗使彝族刺绣和服饰相生相伴,代代传承,成为彝家人独特的文化符号和技艺。

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州逐步让彝族刺绣这一“指间的艺术,心灵的花朵”从过去的一家一户生活性技艺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目前,全州有彝族刺绣协会(合作社)56个,刺绣企业(经营户)330家(户),绣女近10万人,总产值近亿元,成为就地取材、就地用才、就地生财,带动全州广大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繁荣民族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民族文化强州,是州委、州人民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赛装节既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我州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州委外宣办、州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孟孚介绍,今年我州邀请了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新民晚报、香港大公报、云南日报、云南电视台等中央、省内外及州内48家媒体共120余名记者、编辑来参与此次活动的宣传,阵容十分强大。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借助赛装节这个舞台,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以及电商、企业等平台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和营销,彝族服装服饰的魅力得以展现在世人面前,我州彝族刺绣特色文化产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得以进一步提升。

风雨雷电、日月星辰、山水木石、花鸟禽兽……千百年来,勤劳善良的彝家人用手中的一针一线,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好事物的诠释以及聪明和睿智融入了刺绣,展示于服饰。随着彝绣产业的发展,这些刺绣和服饰以独特的魅力走进了现代人的生活。

“赛装赛到日头落,跳脚跳到月当空”。一年一度的赛装节落下帷幕,但民族文化特色产业发展之风正吹遍彝山,民族文化强州步伐正不断加快……

 

文章编辑:蓝色愿望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