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文体综合

白竹山的“百灵鸟”―记双柏彝族老虎笙演艺公司演员董桂芝

作者:谷志坚文章来源:楚雄日报
发布时间:2015-02-05 08:20


 一个49岁的女人,依然以她优美的身姿、美丽的舞蹈、嘹亮的歌声,一次次给人们带来欢声笑语和幸福愉悦。她,就是双柏彝族老虎笙传承演艺有限公司演员董桂芝。

董桂芝1966年7月出生在双柏县法�镇法甸村委会下者窝村一个普通的彝族家庭,1982年12月,从小喜爱民族文化,当时年龄只有16岁的她考入双柏县文工队,成为双柏县文工队的一名演员。进队后,董桂芝感到自己专职从事文艺工作还有很大的差距。于是,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加倍努力,争取早日做一名称职的演职人员。就这样,董桂芝起早贪黑、勤学苦练,星期天和节假日别人玩耍去了,她还在悄悄练习舞蹈和唱歌。夜晚别人都上床休息了,她一个人还在挑灯夜战读剧本背台词。在前辈和老师的精心指导和认真帮助下,董桂芝从队里年龄小、演技差的一个“小演员”, 逐渐成长为队里演技成熟、一专多能的“多面手”, 并且挑起了队里的大梁。

在双柏县,只要一提起董桂芝,无论城区还是乡村没有不认识她的人。伴随着她演技的不断成熟,特别是她集表演、独唱等民族艺术为一体的优秀演艺风格,尤其是她在80、90年代的彝剧、小品和小戏里扮演的女主角,更是家喻户晓。30多年来,董桂芝的足迹踏遍了双柏的山山水水,她用文艺演出的方式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抚育她成长的这片热土,这片热土也给了她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和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在完成队里、团里的演出任务的同时,2001年,董桂芝录制了双柏的首张磁带专辑《哀牢踏歌》。2010年,董桂芝又录制了《查姆笙歌》光碟。除此之外,董桂芝承担主要角色的彝剧《荞花养鸡》曾荣获云南省文艺汇演“彩云奖”银奖和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优秀奖。由于她在工作中所起的带头作用和所做出的贡献, 董桂芝先后被县总工会评为先进女职工、文化系统先进女职工,还担任了双柏县政协四、五、六、七届政协委员。董桂芝虽然成了双柏文艺界的知名人士,但她一如既往,依然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

49岁,在演艺界、特别是对于从事舞蹈专业的人来说,已经算是“高龄”。 但对董桂芝来说,49岁正是她精力旺盛的干事创业时期。除完成公司的各种演出任务外,董桂芝不仅竭尽所能参加民族文化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力所能及地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指导文艺活动、帮助排练节目。近年来,董桂芝还自编自创了一套广场舞蹈,免费教热爱舞蹈的群众跳广场舞蹈,让大家自娱自乐、愉悦身心。广场舞在双柏推广后,丰富多彩的双柏民族文化中又增添了一道靓丽的现代风景,不仅丰富了城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还促进了双柏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董桂芝说:“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光会唱歌跳舞还不行,只有德艺双馨,把观众的认可和群众的满意作为最大的追求,才不会愧对人民文艺工作者这个光荣的称号。”

董桂芝虽然是一名普通的文艺工作者,却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她不愧是白竹山飞出来的一只“百灵鸟”、双柏文艺战线上的一棵“长青树”。(谷志坚)


 

 

文章编辑:阿施莲香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