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小康彝山

彝人古镇的绣花鞋

作者:http://www.yizuworld.com/html/yirenwenyuan/2009/1221/206.html
发布时间:2009-12-28 07:33


年初,坐在昆明开往桂林的列车上时,我接到广东朋友的电话,“在哪呢?快来,我们到彝人古镇了!”原来,他们在Q群里说要给我的惊喜,竟是忽然出现在我眼前。
  原本轻松愉快的旅程,多了一份对故乡沉甸甸的牵挂。
  后来,看到他们浪漫彩云之行的旅游图片挂在网站的首页推荐上,其中彝人古镇部分还做了个旅游花絮专版。
  从大汗淋漓品尝正宗彝族羊汤锅到兴致勃勃参加火塘会令人热血沸腾的左脚舞;从津津有味观看极具古典韵味的古戏台的彝文化展示到在梅葛广场热情洋溢欢乐气氛的演出现场合影留念……一群人可没错过任何精彩。
  纳闷了,一打听,原来足智多谋的他们临时找了位楚雄网友,据说,此免费导游是正宗彝族阿老俵,能大碗喝酒会唱山歌且帅得玉树临风,听得众人怦然心动:都说丽江束河古镇盛产浪漫艳遇,原来楚雄彝人古镇也不乏唐伯虎版才子!
  专版以一干帅哥极酷造型站在彝人古镇门口集体翘首发呆的照片结尾,题: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彝人古镇兮!
  把彝人古镇喻为绝色佳人,是牵强附会还是妙不可言?
  忽然就动了心,约了三五好友,找了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躲进彝人古镇。沿朋友们游览过的线路,重游了一遍。
  彝人古镇青山环绕,绿水长流。一条桃花溪横贯古镇东西,溪旁竹林摇曳、芭蕉成林,溪水分出无数支流,通向古镇的主要街道和每个院落。桃花溪上建有多座石孔桥,每座桥都有它的历史背景。站在桥上,只见青砖灰瓦,出阁架斗,庭院深深,门前小桥流水,桃花柳绿,疏影横斜,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的葱翠、典雅。溪上那一座古老的水车,转动着、摇摆着、诉说着古镇的过去,讲述着古镇故事里的传说。
  彝人古镇的房屋建筑是两楼一底的仿古彝族民居,每座建筑都形态各异,巧夺天工,更为奇妙的是屋檐上那精致细腻的彩绘,把彝族的民间故事传说融进了每一个细节。
  大气磅礴的彝族创世史诗《梅葛》是彝族文化中最古老,最完整,最动人的长篇叙事史诗,被称为是彝族的百科全书,是彝族文化的集大成者。梅葛广场通过雕塑形式,再现了彝族创世史诗《梅葛》的精髓以及彝族先民太阳历文化。
  彝人古镇一日之中,风情不同。清晨薄雾中的彝人古镇,似睡眼朦胧的江南美女,婉约、旖旎;中午安静的彝人古镇,像一幅淡彩的水墨山水画,飘逸、灵动;夜晚歌舞升平的彝人古镇,像盛装出行的锦衣丽人,热辣、激情四射。
  彝族是崇拜火的民族,是个豪爽、热情、好客的民族。
  白天的彝人古镇是休闲的,像秀美、恬静的小家碧玉,原始古朴。站在望江楼上凭楼远眺,只见白云悠悠,绿水莹莹,炊烟袅袅,房舍层层。走累了,到桃花溪畔的凉亭内小憩一番,无论男女,不管老幼,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空间。晚上的彝人古镇是粗犷豪爽的,此时,看彝族左脚舞,听彝族对山歌,和三五好友畅饮,彝人古镇变成了群众性大型娱乐场所的歌舞胜境。
  夜幕降临时,火塘中升起熊熊烈火,身着彝族服饰的男女老少就会去火塘会上踏歌起舞。彝家兄弟热烈激昂的气氛常常吸引了远方的游客,很多游客也会加入跳左脚舞的圈子,手拉手,跟着彝族传统的歌舞习俗踏地而歌。
  桃花溪边,溪水清幽,花红柳绿,两旁是灰墙青瓦的民居。当晚,朋友在溪边供品饮的茶台上喝得眉飞色舞,据说还与溪对面的游客进行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对歌比赛,大获全胜。彝家青年男女习惯用唱山歌来表达爱情,俗称“唱调子”,歌声沟通了他们的心灵,最终成为情侣。彝族儿女谈情说爱用歌声这种令人陶醉的表达方式,让朋友大饱耳福。
  可惜他们没在彝族人民最隆重的火把节来。那时,彝人会举行“赛装节”,所有年轻美丽的彝族女子都会穿上最漂亮的彝族服饰参加选美,最美丽的女子,就是彝家公认的“太阳女”。彝族十月太阳历,是彝族先民创造的一部伟大、精湛的天文历法,而选出的“太阳女”,是最聪慧最灵巧的彝家美女。
  彝族每年农历十月第一个龙日,称为“彝族年”。这天,彝人古镇会举办长街宴。菜肴以彝族羊汤锅为主,配以各种炒菜,摆放在威楚大道上,一桌连着一桌,形成长街宴,人们同餐共饮,猜拳喝酒,热闹非凡,彝人古镇彝风园的青年演员,端着米酒,走到桌前唱祝酒歌,与客人同欢共饮,气氛融洽。
  有人说彝人古镇是一个荟萃经典、博彩园林奇秀、汇聚彝族文化、展示彝族风情的旅游小镇。这里,既有古镇特色,又有水乡风韵,古镇随处可见彝家人民在跳欢快的左脚舞,像欧洲街头广泛流行的随性自然的即兴舞蹈街舞,舞动着彝族人民的热情、奔放。在这里,古老而动感的德江城,温暖而清新的桃花溪,自然而灵妙的梅葛广场,热情而纯朴的居民,无一不让人流连忘返、魂牵梦绕。
  除了琳琅满目的银器、玉器商店,彝人古镇里民族特色饰品店也十分精彩:竹筒当烟袋卖;木瓢当画卖;“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幅用诗写的山水画里描写的蓑衣,彝人古镇会用实物还游客眼睛一个惊喜;那些纯手工绣制的蜡染围裙、彝族服饰、彩色桌布……就算一沓沓购买收藏,也不嫌多……
  离开彝人古镇时,给朋友每人买了一双绣花鞋,鞋面绣着温馨祥和的图案,鞋底是手工纳制的千层底,价格不菲,却美观实用,可当精美手工艺品收藏,也可实实在在穿在脚上,暖足暖心。
  有人问,是否太贵了?我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如果哪天彝人古镇的绣花鞋能卖到大牌鞋的价钱,那是大好事呀!
  他们在Q群里说,鞋收到了,立即试穿,像个新姑爷,心里暖洋洋的。而刚被评上十大律师的某君,说自己跟腱刚做过小手术,不便穿皮鞋上班,这绣花鞋柔软舒适,穿上正好,考虑是否穿去上班。
  一群人都附和说这真是好主意,我们陪你一起穿!
  脑海里就浮上来这样一幅画面:一群西装革履的大律师,正襟而坐,讨论的是严肃认真的法律问题,而他们足上,一双双精巧缠绵的绣花鞋,风情万种的诱惑着,勾魂引魄的艳丽着。
  于是,一个人,就这样站在彝人古镇大门口,肆无忌惮的暴笑,笑靥如花。


 

 
 
 
 
 
 相关链接  
 
· 打造旅游精品 繁荣文学艺术
· 陈永香教授学术专著《田野中的彝族文化》出版
· 云南省楚雄市山茶花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 楚雄彝族传统婚礼全程记录
· 彝族十月太阳历发掘者之一-陈久金先生访谈

 

 

文章编辑:彭媛仙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