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小康彝山

彝族道德教育的现代“三字经”

作者:阿克鸠射
发布时间:2010-08-23投稿人:阿克鸠射


彝族传统道德作为彝族的灵魂和彝族身份的象征,不仅需要沉淀,而且需要振兴!彝族传统道德是彝族流淌着的血脉,彝族传统道德的根基蕴藏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

“昭觉县的这本《彝族传统道德教育读本》编写的非常好,它能让彝族优良传统能代代相传,这是昭觉县对全国彝族人民做的一大贡献,是一件好事。”国家、省、州有关部门领导在昭觉调研时,高度赞扬了昭觉县编写的《彝族传统道德教育读本》(试用本)。

去年,昭觉县“两基”攻坚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另一个全民教育活动正在全县全面展开,成功编写了一本名为《彝族传统道德教育读本》的乡土教材,使彝族传统教育进入了小、初、高中课堂及农村青少年和务工人群。以彝族传统说唱“尔比尔吉”形式编写的教材,精选编辑了包括彝族训世经—《玛木特依》在内的许多彝族传统道德教育内容,它能让彝族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具有悠久历史的彝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民族振兴;可进入社会转型期间的这个民族怎么呢?甚至出现了盲流、乞讨、诈骗、偷盗、吸贩毒、贩卖婴幼儿……所以出现了一些包括毒品犯罪在内的不和谐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道德教育的缺失。要从根源上剔除这些不和谐的现象,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是必由之路。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的《三字经》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礼仪道德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而昭觉作为一个彝族聚居地区,必须找到一种彝族同胞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彝族传统道德教育读本》就是彝族公民道德教育的现代“三字经”。

“让彝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成为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生动教材。”县委书记白云告诉记者,“对昭觉县来说,所以出现了一些包括毒品犯罪在内的不和谐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道德教育的缺失。要从根源上剔除这些不和谐的现象,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是必由之路。而昭觉作为一个彝族聚居地区,必须找到一种彝族同胞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这本《彝族传统道德教育读本》就是我们公民道德教育的现代‘三字经’”。

  彝族传统社会自古就非常重视道德教育。《玛牧特依》(训世经)就是面对整个彝族社会群体的教育经典。“玛牧”有教育与训练小孩之意,且是前辈人教训后辈人,有知识者教导无知识者,从而达到启之以蒙,晓之以理,明之以德,导之以行,效之以法。《玛牧特依》具有非常普遍而深刻的群众基础,因而在彝族社会中广泛流传。其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是彝族人民千百年来执政安邦、训世育人的思想源泉,在规范人们思想道德和行为情操,协调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维系彝族传统社会的稳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加强传统教育的地方教材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呼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新旧体制的转型是一个逐步的过程。现阶段两种体制仍在起作用,新旧观念仍然并存,社会上的“茫然感”和“困惑感”必然会波及到学校,学生极易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影响。要坚持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方向,仅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培养儿童参与竞争的实用本领和心理素质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奉献精神和报国志向,必须有“了解昨天、珍惜今天、创造明天”的公民责任感。可以说,这些素质要求意味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德育发出了强烈的呼唤,也意味着新形势下的德育仍然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力度,做到与时俱进。

《彝族传统道德教育读本》突出了道德教育与兼收并蓄相结合、内容的通俗性和读者的广泛性相结合、彝族传统和创新理念相结合、注重长效性和避免口号式相结合等四大原则。该书集哲理性、思想性、科学性、逻辑性为一体,包括育幼、礼仪、劝学、训导、禁毒等28个篇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语言精练、结构严谨。通过总结和集中前人的经验与智慧,以教导并告诫人们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的道理,中小学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规范品行、扬善抑恶、文明言语、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团结谋事、保护生态等方面,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这是彝族传统教育现代化的积极行动和有益探索,对于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培养民族人才,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维护各民族的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昭觉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彝族传统文化是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是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她传承着生产生活的文化智慧,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统一,是自然与人文生态和谐统一的集中体现,是母亲的文化,是彝族人民根之所在,魂之所系。

彝族传统道德不是一座静止的山,而是一条流动的河,需要发展,需要交流,需要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并加以弘扬。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善待彝族传统道德、弘扬民族精神,更加具有时代意义。

彝族传统文化是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沉积着自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活化石”。她传承着生产生活的文化智慧,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统一,是自然与人文生态和谐统一的集中体现,是母亲的文化,是我们根之所在,魂之所系,是我们回家的路。

凉山彝族地区在经济全球化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急剧变迁和挑战。面对外来经济文化的冲击和快速发展的物质生活,面对复杂多变的生存生活环境和彝族青少年思想教育中的缺失,如何明智地对待逐渐远离我们的传统文化,如何在未来的现代教育中,继承民族传统教育中优秀的道德思想,用以教育、熏陶新一代青少年,规范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情操,铸造他们完美的人格,重新点燃他们心中希望的灯火。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