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726a900100nqsj.html
发布时间:2011-02-05 10:04
今天是大年初一,按惯例村里人一般会在三组公房打篮球、打跳,是每年春节人们最自娱自乐的时光。不过,翠琴接到文化站老赵的邀请,叫村里组织一支篮球队到本租村打篮球。据说亚尼队是镇里农民运动会的冠军,大家都说他们很狂。本不想去了,因为如果我们打赢了他们可能会不高兴;而如果我们打输了,我们又背不起整个村的责任。但几个中学生想去,而且翠琴好像已答应了,不去不好。于是,中午近一点钟,我们分乘两辆微面,一路赶到十八公里外的本租村。
因为父亲有一个要好的工友家就在本租村,我大概在十多年前来过这里,而且在村里唯一的泥土篮球场打过球。记得那个篮球场设在一个小山顶上,四周没有围栏,夸张一点说如果不小心用力过大,篮球滚下山去,人可能得包上晌午饭去箐底捡球。村子也小,只有十来户人家。但十多年后,本租村真是旧貌换新颜。村里修起了水泥路,因为过节竖起了寨门,上贴有春联喜迎四方宾客。我们还没走到球场,就已听到拉拉队的欢呼声了。只见一块低洼平地上修有一个宽敞的篮球场,四周立有四棵水泥杆子,上装有四座探灯,俨然是一个标准的灯光球场。烈日下,四周已坐满了各村的拉拉队,男女老幼均热情高涨。从墙上贴的宣传标语可知,这已经是第十届运动会了。运动会以篮球为主,还有拔河等集体项目。整个赛事组织得井井有条,严丝合缝。各队均着统一队服,场边既有全员裁判席、裁判,还有解说员。据说解说员是当地一个语文老师,其解说显得激情而幽默。“阿克甸村五号美美地投了一个三分,不过可惜的是没有美美投进,哎。”这样的话语充满了整个赛场,加上人们的喝彩声,小山村简直沸腾了起来。关于经费,我一问镇文化站长,才知道都是各村各组自己凑钱筹办的春节运动会,已经连续十年了。晚上还在公房里会餐,宰牛宰羊杀猪杀鸡。“我们主要是自娱自乐,如果春节期间不举办这个运动会,人们可能只会去打麻将。”这是一句大实话!对我来说,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小山村还可以组织起这么严密的比赛。我在北京紫禁城与国旗护卫队打过球,在昆明打过研究生联赛,在玉溪打过职工杯篮球赛,也在大村子打过农村比赛,但我从来没有打过小山村组织如此严密的比赛。整个赛场的气氛浓烈,特别是看着那些老人们顶着烈日,绕有情致地观看比赛时,我入场比赛的欲望更加强烈了。也许新农村建设的干部们不知道,在这样一个彝族小山村,能自发连续十年组织强身健体的运动会。这些农民篮球队员们,他们的技术粗糙,赛场上凭体力吃饭,有时甚至为一个球争得面红耳赤,但他们的那一份认真劲和较真劲,不得不让人对体育竞技、村集体荣誉产生敬意。要知道,他们平时都是连朝黄土背朝天的道地农民呀!我们因为基本都是在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当然有更多的条件受到正规的训练,不论从技术上还是战术配合上都要比对手强得多,所以两场友谊赛我们都以大比分赢了。但在我心目中,此时输赢已不是我关心的重点了。
由于在气氛的感染下,后来在公房里吃饭,对着前来唱歌敬酒的姑娘们,我也忍不住回敬了一首。彝家姑娘的酒呀,总是让人难以拒绝!现在,山里彝人的经济条件提高了,更有条件办好各种各样的公益事业了。不过我想,组织这样大型的运动会和新春活动,不光光是钱的问题了,有的村寨有钱了也办不起来,因为没有这份热情和激情,集体没有向心力和亲和力,人心涣散。而且,从今天大家的眼神和情态来看,我觉得这里彝人的幸福指数一定很高,那是一种平和的“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而这是我们这些久居都市的人,一直孜孜以求又难以做到的。
文章编辑:阿施莲香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