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成都日报
发布时间:2011-05-22 05:06
来源: 成都日报2011-05-20
5月4日晚上,在距离西昌市100公里左右的昭觉县,这个曾经的凉山州州府笼罩在节日的盛装中。当晚,中国·昭觉第二届彝族服饰文化节绚丽开幕,多彩多姿、引人入胜的彝族服饰在炫目的舞台上争奇斗艳、交相辉映,被表演者用七彩彝裳完美演绎,令人目不暇接。这场盛况空前的盛会吸引了众多国内专家学者、新闻媒体以及中外游客的参与,其中有不少游客来自成都。
其实,这一幕仅仅是近年来兴起的“凉山游热”的一个缩影。碧绿如玉的邛海、神秘秀丽的泸沽湖、壮美奇绝的螺髻山、风情万种的火把节……凉山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对于成都人而言极具吸引力。特别是随着雅西高速全线通车的时间越来越近,交通上的便捷将极大地缩短两地的时间距离。今后,畅游凉山将不再是成都市民的“大假奢望”,即使是一个周末也能玩转凉山。
“十一五”期间,凉山州委、州政府站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交通先行”战略,并将它与“工业强州”、“农业振兴”、“旅游突破”黄金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推动全州经济发展的四大战略。成凉两地开展的全面区域合作中,交通和旅游均是其中的“重头戏”。
“软硬”兼施
交通是成凉合作的基础和平台
“从全省范围来看,凉山地处四川路网的边缘和末端,道路等级低、承载能力差、断头路多、网络化程度低,长期以来是制约凉山加快发展的最大瓶颈。”凉山州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西昌为例,虽然有航空、铁路、公路等现代运输方式,但运力均难满足运量需要。州境内虽已建成217公里高速公路,但尚未全线贯通,还不能发挥主通道作用。这种缺乏节点功能的边缘和末端交通状况,不仅大大限制了交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充分发挥,而且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凉山在全省乃至西部发展大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正是敏锐而准确地捕捉到这一制约因素,凉山州委、州政府提出了“交通先行”战略。自该战略实施以来,全州交通建设共计投入资金60亿元,其中高速公路共计投入资金20亿元,均为建州以来投资最大的时期。据凉山州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0年底,全州公路总里程达到21421公里,其中等级公路达到14819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69%。此外,水路交通运输总里程为1289.7公里,有各类船舶2320艘、渡口码头83个。“‘十二五’期间,凉山将基本建成‘三纵一横两环加航空水运’的交通运输主骨架,全面实现对外畅通对内通达。”
值得一提的是,省委、省政府对凉山交通的定位是以西昌为节点城市,纳入成都“两小时交通圈”,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交通项目雅西高速预计将于今年底提前建成通车。“交通是成凉两地展开全面区域合作的纽带,雅西高速建成通车后,成都与西昌的时间距离将缩短至四个小时,今后畅游凉山将真正从‘大假游’变为‘周末游’。”凉山州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12月29日,雅西高速冕宁段(彝海至泸沽)65公里路段历经四年奋战提前竣工通车,只待今年雅安境内的高速公路建成,全长244公里的雅西高速将成为连接成凉两地的黄金走廊。
不仅如此,成凉在交通领域的区域合作已经突破了“硬件”层面,开始向“软件”层面延伸。凉山州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成凉两地可以在应急保障、处理突发事件、技术支持、营运管理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形成相互支援、相互配合的局面,让交通成为两地开展其他领域合作的基础和平台。
项目“为媒”
大城市带动小城市的大胆尝试
明亮的湖水,轻盈的小舟,一弯新月下的西昌美景令不少成都市民心驰神往。随着成昆铁路新线、雅西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两地今后的交通状况将得到极大改善。今后,畅游凉山将不再是成都市民的“大假奢望”,即使是周末,也能实现这个旅游梦想。
“成都一直是我们旅游产业的传统客源市场之一,凉山美丽宜人的气候、独具民族特色的火把节、西昌的邛海泸山等绚丽多彩的旅游资源和极具魅力的民族文化资源是吸引成都等地游客的最大特色和亮点之一。去年,成都游客人数占外地游客的67%,与前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8%,已经成为了促进凉山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凉山州旅游局局长沈鲁清表示,成都、凉山两市州的旅游部门在签订了《旅游合作框架协议》后,已经有13家旅行社把对方列为互惠旅游目的地,相互纳入对方的旅游景点。这些旅行社还和省旅游协会合作,“打捆”两地的旅游资源进行线路和产品等方面的推广。
西昌市动漫主题公园、邛海彝家天堂、雷波县马湖景区、德昌县螺髻山西片区景区、盐源县泸沽湖景区……这些具有区位优势好、开发前景好、市场效益好等特点的项目已经成为成凉旅游合作的重中之重,其中,项目投资最小的达2亿元,最大的高达15亿元。“本月底,我们将签署一批总价值30多亿的旅游项目,意味着成凉旅游合作已经结出了实实在在的硕果。”沈鲁清认为,两地间的旅游合作是两地区域合作的一次创新,是大城市带动小城市的大胆尝试。双方通过深入的合作,对凉山富集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开发,把凉山的旅游产品做成“度假型”旅游产品。沈鲁清进一步表示,双方的合作还可以从旅游市场的综合整治、旅游信息的共享、旅游商品的合作等方面入手,形成两地旅游领域的全面对接,实现两地资源共享、产业互补、互利双赢的目标。
文章编辑:李少文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