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8-12投稿人:鲁银才
三尖山位于楚雄市西部山区,海拔2647米,山中为常木阔叶林,夏秋多出松茸等菌。俯卧于楚雄市三街、八角、树苴三地交界,成为自古哨地人员往来的一个自然地理标识。站在山巅,可以同时远眺几个县辖之地,景致宜人。
说起三尖山,远眺的样子很美,三座大山突兀而起,因其形头小脚大,故名三尖山。相传光绪年间,山下彝人到此垦荒,狗到半夜夜夜对山狂吠,守夜的人起来探视,眼前猛地蹲坐着三个人。垦荒彝人觉得是奇事,逐相约当时前后河乡绅一同在主峰上修建了儒道释三座寺庙。因主峰从上到下有三个天然的平台,人们就在上台寺庙安放了孔明石像,故今人烧香祭祀,求学的一般都到上台祭祀。在中台寺庙安放了老君石像,故今人烧香祭祀,家有病痛折磨的,一般都到中台祭祀。在下台寺庙安放了观音石像,故今人烧香祭祀,求子求福的,一般都在下台祭祀。寺庙建成花格子大门,金粉装饰,颇为气派。寺庙建成那年,法会从阴历
说三尖山是名山,是从当地彝汉群众的认可度来说的,也就是说,在楚雄市山区,连三岁小孩都能叫唤起此山的名字,真所谓家喻户晓。正因为如此,在1949年4月19日,楚雄哨区“三抗联防总队”各大队、各中队,才会全部集中到三尖山举行对佛祖做斋还愿的“三尖山会议”,庆祝抗铲以来取得的胜利,到会200人枪,到三尖山赶会的群众达2000多人。“三抗联防总队”指导员陈海同志把做斋还愿会开成了革命的动员大会,他号召群众组织起来,继续反对“三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上世纪80年代,已故民俗爱好者者厚培老师在三尖山下彝族聚居村大龙潭一带收集到口传故事《三尖山——三女找太阳》,之后这个故事被冠于《太阳女》等称谓而在楚雄地区乃至网络上被广为传播。
闲散聊聊文字,只是觉得三尖山在彝汉群众的生活中有着一种特殊的感觉,山依人,人更依山而已。三街河不能没有山尖山相伴,五街河一样也离不开山尖山相随。和谐的哨地人民,长久地依偎着三尖山健康快乐地生活着。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