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云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03-06 02:56
古人类、古生物、古文化和绚烂多姿的彝族文化大观,构成了楚雄彝族自治州独特的资源优势。文化产业如何突破过去多年有资源无产品,有产品无市场的发展尴尬?楚雄州探索出了一条把灿烂的历史文化作为产业开发的新路子。
从“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3张名片中破题,楚雄州着力于特色文化品牌的挖掘和提升,精心打造“恐龙文化、元谋古人文化、古镇文化、彝族文化”4大文化品牌。围绕禄丰恐龙文化旅游园区,恐龙化石遗址保护和开发园以及恐龙文化创意开发园“一区两园”的总体思路规划建设,把独有的恐龙、腊玛古猿、元谋人等涵盖中生代到新生代的古生物、古人类文化资源跨时空整合起来,进行集中创意展示,形成“生命摇篮”这一独一无二的概念。利用元谋人牙齿化石的广泛知名度,对元谋古人类历史文化旅游项目进行创意包装,将其打造成为传承人类精神价值的文化工程和世界级的文化旅游精品。
通过文化和旅游的有机“联姻”,把彝族文化资源创意策划包装成为中国彝族文化精品项目,建设集观光、休闲、探秘、祭祖、科考等为一体的中国彝族文化主题旅游精品景区。
楚雄州切实转变对“资源”的一般性理解,从山水向人文转变,从依赖自然资源向倚重自然资源中的历史文化、科学考古价值转变,从小摊贩意识向产品开发、引导消费的自选市场转变,从观光型旅游向体验型文化转变。彝人古镇把广布千里彝山的民族文化元素聚合,做成了气势恢弘的彝族文化大观,年接待游客量600万人次以上;恐龙谷一期项目开园5年多来,已实现旅游收入2亿多元。
凭借彝族火把节、楚雄茶花、元谋土林,以及黑井、光禄、石羊、罗婺等一批古镇的历史底蕴,楚雄州实施点亮一把火、舞活一条龙、培育一枝花、盘活一片林、做大一批镇、唱响一首歌的“六个一”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和“乡风文明示范带”工程,开发提升永仁方山诸葛营村、咪依噜风情谷等一批具有吸引力、群众受益的乡村文化旅游生态村项目。风情歌舞《太阳女》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后推向商演,牟定万人左脚舞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文章编辑:李少文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