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小康彝山

发展凉山文化产业

作者:马德清文章来源:http://mcmdq.blog.163.com/blog/static/29598962201111311040566
发布时间:2011-03-10 03:47


 

一.   再认识民族文化的地位

 胡锦涛主席在六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民族文化就是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就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文明。

民族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外延非常宽泛。民族文化就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中华民族之所以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是因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首。

从凉山彝族自治州来说,彝族人民创造并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是中国彝族文化的最后领地。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是世界文化的严峻和挑战,中华民族面对外来问候的无情冲击。在当前世界文化和舆论格局中,西方文化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和统治地位,这与西方经济长期在世界经济中占主体和统治地位是有密切关系的。这就是西方文化的冲击波,冲击着整个世界的民族文化。

以美国为列:“好莱坞”影片占据了世界三分之二的电影市场总票房,“好莱坞”输出的影片不仅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向世界输出了美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美国的文化产业占整体GDP的三分之一。美国的电影、英国的创意、日本的动漫、韩国的游戏产值都超过了各自国家钢铁业的产值。

美国等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文化不仅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

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

当今世界,强大的文化就是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文化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反映着竞争能力。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区,是中国彝族文化的生态园。彝族文化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民族文化中独具特色,对外有着很的影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文化应该是自治州民族中的主体文化,占着首要重要地位,抓住了彝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带动了全州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

 二,充分认识凉山民族文化产业的滞后。

 凉山的经济发展了,人们的居住条件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文化的发展仍然不适宜经济的发展,滞后于全国的水平,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我们应该看到,彝族文化面临严重濒危,民间文化遗产在不断流失,许多的彝族民间文化被彝族人自己遗忘被自己丢弃。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凉山的民族文化仍然处于落后状态。落后的原因:一是人们的思想观念陈旧,有些人总把文化看做是经济的附属,文化可有可无,在政治和经济的强势中看不见文化,从根本上还没有解决认识问题,经济和文化的关系依然没有摆正,文化长期出于软弱状态。二是文化体制改革进度迟缓,没有完全实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合力的科学体制。三是缺乏权威性的长远规划,凉山民族文化仍然走一步看一步,慢步看路,小步走路,进展缓慢。四是文化投入严重不足,与经济发展不同步,资金短缺,难以开展工作,与社会文化的需求不相适宜。五是文化基础设施差,文化工作没有活力,文化事业没有生机。六是创新意识差,难以开拓新的发展领域,依然出于被动局面。七是文化工作人员处于老化,观念老化,思想僵化。

 三是抓住机遇,发展文化产业

 一是实事求是地继续抓好非遗申报,力求公平公正,克服偏向保持传承人的真实性可靠性可信性。同时巩固“非遗”申报成果。落实政策,落实经费,给以实质性的保护,申报一样,保护一样,做到有传承经费,有传承人员,有传承手段,有传承行动。有传承活动。

二是拓宽抢救、保护、挖掘、开发彝族文化遗产的领域。凉山还有许多没有申报为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化,我们应该深入实际,做好调查研究,积极帮助申报,并采取多种形式给以抢救和保护。

三是抓好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做到着眼当前,放眼未来有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做到州上有大规划,县市有子规划。逐步实施。

四是重树彝族文化在凉山州民族文化的重要地位:凉山,彝族是主体民族,作为自治州主体民族的文化应该是重要民族文化。 实践证明,一个民族没有人学习和掌握出于国家主体的文语言文字的汉文汉语,这个民族是个落后的民族; 但是,一个片面追求时髦,只喜欢穿西装带领带,没有人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没有人穿自己民族服装的民族是个走向世灭亡和没有希望的民族。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的精神旗帜,是生存的根基。凉山州,应该重视彝族文化的地位,因为彝族文化的覆盖面很大,群众基础很好,对外影响大,只有重树彝族文化的地位,发展彝族文化产业,才能全面发展凉山民族文化产业。

五是抓好彝族文化产业的开发。文化产业的开发,政府要起好主导作用,办一些开导型示范作用的文化试题,以点带面,推动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认真挖掘社会彝族文化资源,鼓励和扶持社会办文化产业。

六是开展各种文化产业建设交流活动,拓宽文化产业领域,创造良好的文化产业环境。

七是发展群众性的各种文艺产业,如鼓励开展民间文艺表演活动,创办民间文艺培训、文艺创作活动等。

八是扶持彝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彝族饮食已经成为凉山文化产业的一部分,也形成了凉山旅游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抢救、保护、挖掘彝族饮食文化,鼓励办好饮食实体,并在西昌形成优势。

九是是抓好彝族服饰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彝族服饰对外宣传已经形成了很好影响作用,已经成为彝族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并且有了许多成功经验,挖掘和发展潜力很大。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和扶持彝族传统服饰文化遗产的抢救和开发,开办各种彝族服饰培训中心,办好彝族服饰加工厂,发展彝族服饰品的生产和销售。

十是抓好凉山题材影视剧本的创作和拍摄。凉山彝族自治州有许多丰富的影视题材,但目前还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开发。像《彝海结盟》《西昌月》那样的主旋律题材,像《支格阿尔》《阿莫尼若》《比阿史拉则》《走进大凉山》等的题材。影视作品的影响力很大,政府应该有计划地扶持影视剧本的创作,成立民办公助的“凉山民族影视开发中心”,拍摄出突出主旋律具有凉山民族特色的电影电视。

 

 

 

文章编辑:阿施莲香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