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小康彝山

佛山小伙儿伍景勋的凉山情

作者:杨玲玲
发布时间:2009-06-18投稿人:杨玲玲


一次结伴旅游途中,他误入凉山木里。一位朴实的藏民伸手相助,花费4个小时翻越雪山,从此,他的心就始终牵挂这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地方—— 

2002年,28岁的广东佛山小伙儿伍景勋,和朋友结伴到西藏旅游。阴差阳错,在他们误入凉山的木里县境内,正当他和同伴找不到方向而不知所措时,一位不知姓名的木里藏民站了出来,花了4个多小时,翻过海拔千米的雪山,把他们带出木里。

从此,这位佛山小伙儿就与凉山结下了不解情缘。

走,到木里教书去

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凉山州西部,全县幅员面积13426平方公里,人口13万。这里地广人稀,沟壑纵横。迄今为止,全县29个乡镇,还有7个乡不通公路,23个乡不通电话,16个乡不通电。

山区许多孩子,每天要走几个小时,翻山越岭去很远的学校上课。由于条件艰苦,没有老师愿意来山区任教,读书,对木里的孩子们来说一直是件困难的事情。

2006年,已经多次来过凉山的伍景勋再次走进木里,在一个小山村,他看见由村民自发修建起来的村小居然变成了关鸡、关羊的地方。原来学校是修起来了,可是没有老师愿意到这地方来教书,所以从学校修好那天起,孩子们就没有上过一天学,学校也变成了鸡羊圈。

看到孩子们渴求的目光,伍景勋眼睛湿润了……

回去后,已经在公司任职7年,升到主管职位的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职,到木里教书去!

没想到,伍景勋的这一举动,得到了公司、朋友、亲人的大力支持,大家尽其所能,慷慨解囊。这更坚定了他的信心。他想: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找到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中来,一起去木里支教。于是,利用大家捐助的爱心基金,伍景勋发起成立了一个名叫“好友营支教联盟”的民间公益组织,并利用互联网,面向全国招募愿意到木里短期或者长期当教师的志愿者。

还真的坚持了下来

不拿一分钱,自愿到木里的深山老林里教书,这样的人有吗?是啊,伍景勋的举动,虽然得到了公司、朋友、亲人的大力支持,但在木里,没有人相信现在还会有这样傻的人。

2007年春节刚过,伍景勋带着好友营第一批支教志愿者: 笑笑、廖静和李洪祥踏入木里时,他们没有看到鲜花和欢迎仪式。

罗文忠,木里白碉中心校的校长。无论伍景勋怎么向他解释来意,罗校长和当地人都不相信世间会有人免费来为他们的孩子当老师。即使是真的,罗文忠也不相信他们能坚持下来。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罗校长没有安排马匹,要他们步行去烂房子村小看具体情况。心想:等不到走拢,你们就会哭着自己离开的。

沿着崎岖的山路要步行3个多小时,才能到达烂房子村小。这里,只有一至三年级的小学生在此就读,4年级以后才转入路途遥远的中心小学。

学校只有一个老师,姓周,周老师每天要在同一间教室教授不一样的知识,而一个班的孩子,小的才4岁多,大的有18岁。伍景勋一行的到来,让家在本地的周老师百感交集。

四人中的的李洪祥就这样留在了烂房子协助周老师任教,而笑笑和廖静随后被罗文忠校长安排到了白碉乡中心学校。一段时间后,中心校的罗文忠校长终于心服口服了。

看着好友营支教第一批志愿者一切步入正轨,伍景勋则返回佛山,继续做动员和志愿者的轮换等各项工作。

生活因此而多彩

支教的条件是艰苦的,环境恶劣就不说,生活也很艰难。他们没有工资报酬,除了好友营团队每月的400元基本伙食补助外,其它没有一分钱收入。

但他们凭着那份执着,不但改变着自己的生活,更让他们身边人的生活因此丰富而多彩。

去年3月,烂房子村小学生李金宝上课突然打不起精神来,总是捂着脖子睡觉,孩子的异常反应引起了支教老师孙涛的注意,他和其他老师再三询问,才知道孩子稚嫩的颈部几天前就被戳进一截异物。仔细一看,外面的皮肤已经愈合看不到东西了。

孙涛惊呆了,也害怕了,急忙找到孩子的家长。可李金宝的父母却不以为然,是啊,在偏僻的山区,孩子戳到、绊倒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大人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更没有钱去给孩子看医生。

无奈,所有的支教老师八方凑钱,终于说服孩子的父亲一起带着李金宝到西昌做了手术。

3月16日,当一截长6厘米,宽0.5厘米的树杈从李金宝颈部取出时,在场的医生护士都惊呆了——幸亏手术及时,不然孩子会因残留的树枝稍有移动伤及颈动脉随时离去!

医生严厉责问家长,李金宝的父亲羞愧难当地说“在我们那里,小娃娃戳到、绊倒算个啥子嘛。要不是老师细心发现,凑钱来医治,这娃娃死了我们都不晓得是咋个回事哦。”

去年的一天,药铺村小的女孩王拉初找到老师,哭着说:“老师啊,我想读书,我不想回家放羊嫁人。”

听着女孩的哭诉,支教老师的心都碎了。这个13岁的藏族小姑娘,就要被父母逼着辍学回家了,以后的日子,她要终日去高山上,与60多只羊做伴,然后等到不晓得哪一天,被一个陌生男人带回去做妻子。

才13岁啊,正是该读书的年龄啊。怎么才能帮助这个孩子摆脱宿命的安排呢?

问题很快传到伍景勋那里,于是一个拯救王拉初的“小老师”计划应运而生——将王拉初升格为小代课老师,负责小学一年级的领读等简单的教务工作,每月支付给她150元代课工资,同时支教老师帮辅导她自学更高的课程。

这样,王拉初不但可以继续读书,每月还有150元的收入给家里, “天上掉馅饼”的条件让王拉初的父母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用这个办法,伍景勋他们还帮助彝族女孩安小芳,藏族女孩王志群等继续上学读书。

一定要坚持下去

“老师,你还回来吗?我们想你了咋个办嘛?”

志愿者是轮换的,每学期都会有新人加入,同时也会有老师相继离开。

当初怎么也不相信支教老师的罗校长最怕这个时候,每当孩子们苦苦哀求他,可不可以请老师们留下来时,这个七尺高的汉子就心里酸酸的,眼睛湿湿的。

他说:“我最怕孩子们这些真挚稚嫩的问题,他们不知道校长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在木里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经历,也让所有的志愿者珍藏一生。曾经在呷咪平村小支教、来自成都的笛笛每每回想起在木里的那段日子,就总是泪流满面。

她在博客里这样写道:

我不想他们冒着雨走几个小时的山路上学!我不想他们放学后飞跑回家,只因为太饿……只是我没有100万,我不强大,我改变不了这里现状。

今天的分别,是为了明日的相见,暂时的离开,是为了储备更坚实的力量来改变这些孩子的现状,我们一定会回来,会把自己身边的每一份关爱传递回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伍景勋的好友营团队在不断扩大,两年多来,在四川、云南、青海三个省发展支教校点12所,每学期在一线支教的长期支教志愿者近30名,让600多孩子得到教育受益。

现在,在木里县教育局的支持下,自愿支教的老师走进了木里的6所村小。

如今,支教志愿者每年6万多的庞大费用,迫使伍景勋重新返回职场,但他的决心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坚定,他说:“开弓没有回头箭,为了山区的孩子们,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支教之路一定要坚持走下去!”

 

  瞧,这就是伍景勋,怎么看怎么像我们凉山人。

志愿者在木里快乐支教

 志愿者们留下的一张合影(前排右一)伍景勋

志愿者孙涛和孩子们在一起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