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民风习俗

忆茶房山

作者:http://www.yizuworld.com/html/yirenwenyuan/2011/0519/2113.html
发布时间:2011-05-24 01:04


 

  在滔滔金沙江南岸,在巍巍云贵高原西面的滇中武定有座茶房山,海拔2199米,群山延绵,在这样一座高高的山头,曾经谱写着二部厚重而灿烂的茶馆文化史诗,它是茶文化史诗中一罐耐人寻味的陈酒。每每提到茶房山,武定人都能讲述一个又一个动人的茶馆文化故事。
  翻开《武定直隶州志》,在这部厚厚的史书中记载和描述着茶房山:“即马头山之巅也……特出众山,立马绝顶极目四望,不仅(元谋)县辖十马皆在览中,而大姚定远诸峰尽供眼底,直元阳一大观也。又为蜀之往来通衢,山高无水,行人苦之,顺治初,县人建庵置僧其间,刳木引泉,煮茶施济以解征途之渴,故以茶房山为焉”。当读过这段简短的史志记载,就可以看到了茶房山茶馆辉煌灿烂的茶文化历史篇章。
  亘古以来,武定是川滇茶马文明古道上的一个要津,而茶房山又是川滇茶马文明古道上必经的一个驿站。那时,每天成百上千的马帮队伍,浩浩荡荡地从四川省凉山州的康定等地驮运土特产到金沙江北岸,然后从龙街古渡口和白马古渡口乘船过欢笑的金沙江水,然后途经武定境内这座巍巍的茶房山。茶房山确确切切地说,是一个前不挨村庄,后没有寨子的巍巍群山,一条由马帮踏出的古道横穿茶房山怀抱里,那弯弯曲曲的古道缠着这座巍巍的茶房山,使一支又一支的马帮跋涉在茶房山中时口渴难忍,使一批又一批的滇川官员途经茶房山时找不到一滴水解喝,所以途经茶房山古道上的行人们没有一个不叹气。走在茶房山古道上就似乎途经火焰山里的感觉,但四季奔波在川滇茶马文明古道上的人们为了生存,就得翻过这座巍巍的茶房山;但每天行走在滇川府之间的官员们为了使命,就得走过这座让世人惊叹的茶房山,于是这座巍巍的茶房山依旧每天人来人往,依旧每天马帮铜铃声从悠悠的白云间飘来。
  “山高无水,行人苦之”,正是对茶房山恶劣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如此巍巍的茶房山里水贵如玉,但行走在茶房山古道上南来北往的人,不仅有谱写茶马文化的马锅头,而且有服命于滇川官府里的差役,也有在滇川两地传道的僧人大师……当翻过这座巍巍的茶房山时,没有一个不叹气。于是,在顺治初年,县人在茶房山建了一座庵,还有僧人在庵里传道,僧人们用木槽从遥远的地方把一股山泉引到庵里,那些乐意施善的僧人们望见行人口渴难忍,就采摘当地的野生茶进行加工绿色生态茶叶,每天用一口大锅在庵里煮茶施济南来北往的行人,使南来北往的行人们就似在沙漠里遇到一片绿洲一样,在这口渴难忍时却喝到一碗清香的茶水,一块蓝底白字的幌子上,镶嵌着茶房山茶馆几个大字在山风中飞舞,使一支又一支的马帮在此歇息,使一批又一批的行人在此解渴,使茶房山的茶馆里,每天人欢马叫;使茶房山的茶馆里,每天茶水飘香;使茶房山里这个独一无二的茶馆,成为每天南来北往的茶友们谈茶论茶的好地方。虽然聚在茶馆里的人们姓氏不同,但相识在茶房山茶馆里是一种缘分,使茶房山里的这个茶馆,也随着马铃声而扬播在滇川茶马文明古道上,自然茶房山里的这个茶馆名声远扬他乡,也成为那时在金沙江南岸武定境内的茶马文明古道上最有名的茶馆之一。
  时光匆匆,岁月飞逝。1939年,一条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从茶房山中穿过,但茶房山的茶馆里依旧飘出茶香味,过往的车辆和行人依旧喜欢在茶房山茶馆里休闲,依旧喜欢品一碗茶房山茶馆里的大碗茶,依旧喜欢聚在那里品茶论道。云南和平解放后的1952年,这条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再次扩建延伸到四川等地,便成为而今的108国道线,每天有车水如流的车辆唱着欢快的歌谣驶向远方,那一支又一支浩浩荡荡的马帮队伍渐渐远逝,那座庵里的僧人也相继而去,自然那里再闻不到清香的大碗茶水飘香味,那座历经了300多年风风雨雨的庵也不知什么时候倒塌了,致使茶房山里的茶馆也退出了茶文化的历史舞台。而今依稀可见的仅是那座庵的石脚被层层青苔布上了图阵,茶房山里再见不到昔日人欢马叫和品茶论道的声影,那座由僧人们煮茶施济过往行人的庵已在地平线上消失,却成为了人们永远回忆的一个老茶馆,发生在老茶馆里的故事却被勤劳的武定各族儿女们代代传承至今,听着这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有趣故事,眼前总挥之不去茶房山茶馆里昔日热闹的景象。


 

 
 
 
 
 
 相关链接  
 
· 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刺绣文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从彝族文化网站使用看学科导航库建设
· 彝族文化综合创新发展之路
· 毕摩文献——彝族文明的历史见证
· 古彝文化探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学术总结
· 山道上的多情玫瑰——浅评《彝人天堂》丛书

 

文章编辑:彭媛仙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