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民风习俗

节日采风:彝族火把节

作者:彝族人网文章来源:http://iel.cass.cn/news_show.asp?newsid=1180
发布时间:2006-10-20 10:47:00


 

彝族火把节——准备

  从火把节的前一个月开始,人们就盼着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的来临,置身火把节自然是欢愉之事。但节前的准备工作更重要。人们要从山上砍来干竹子或割回干禾草,捆扎成火把,按家人耍火把的人数,每人以三把计算。要准备猪、牛、羊,家境不富裕的也要备鸡,要找荞面,并加当年播下的新荞做成三根条型的荞粑,以示五谷丰登。

  每年到火把节的前一个月即农历五月,各地彝族放牧娃们就带领其他伙伴,拿起绳子,唱起山歌,漫山遍野地去取又长又直的干蒿枝做火把。凉山地区的火把一般都用干蒿枝作,而不用竹子或松枝。其原因一是苦蒿有祛污避邪的功效,彝人端口嘴祛污时,先在瓢内的水中,放几根蒿叶,然后把烧红的石头放进去祛污;二是苦蒿为救命草,遇到灾年,嫩蒿尖和叶,捶绒洗净后可以和面食用。一把把蒿枝火把做好后,太阳大时拿出来爆晒数日,待十分干后,放在柴堆或楼上精心保管,以免受潮。火把当然做的越长越多越好。

  每当这个时候,大人们就要准备两件事:一是准备火把节的祭牲品。祭牲品一般都是以前习惯用什么就准备什么,如以前习惯打牛的就准备牛,宰羊的就准备羊,杀猪的就准备猪,杀鸡的就准备鸡,以图吉利。二是准备家人的过节服装。衣服、裤子、头帕、鞋袜,需要做的做,需要买的买,需要洗的洗。“过节穿破烂,不穷胜过穷”,过节穿破烂衣服,不仅本人丢面子,而且会影响家庭和家族的名声,所以人人尽量穿好。

  彝家姑娘们要准备头帕、彩衣及彩裙、彩苇等,有的姑娘还为自己的情人赶制衣裤、腰带及花包;小伙子们也为自己的情人购置银领扣、耳环或耳坠,甚至有的还专为情人擀制蓝色披毡,买黄布雨伞等。因此,有的艺术家称彝族火把节为充满情恋的情歌会;称彝族是一个火的民族;称彝族地区是一块被火把烧红的土地;称彝区是一方美丽富饶而神奇的山水;称火把节时的彝山,是一幅重彩涂抹的油画,一支清音繁复的歌,一点都不虚夸。

  婆家接儿媳,凡是在当年或头几年已为儿子娶了媳妇但还没正式来安家者,每年要在火把节时将儿媳接回来过节,并为儿媳备点返娘家的礼物,或羊腿或牛肉、猪肉,等儿媳过完节返家时带走。有的是儿子和儿媳一起背上礼品专程去见岳父和岳母,儿媳娘家也就为此赠给女儿一些衣物或其它东西,也给女婿特制一套新衣裤,有的富有者还给女儿家放发银子和其它钱物,有的是给女儿女婿牵牛牵羊、送猪送鸡等,叫其女儿家发家致富。有的人家还要举行迎接外孙仪式。

  人们准备食品、酒和准备宰杀的牲畜。除了各户自己准备各种过火把节的食物以外,每年全村还要集资买一头或数头牛来宰杀,以示众人一心敬火神祛灾。村里指派一、二人到外地去选购又大又肥的黄牛或水牛。各家各户都派专人到汉区街上采购酒、糖、面条、水果之类的节日食品。有的是自己节日期间吃,有的是专门为了送人。(来源:彝族人网) 
 
 

彝族火把节——第一天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一早,山寨家家产户,把屋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忙着烧火宰鸡,炒制燕麦炒面。女人们准备节日饭,男人们一早就去指定的地方,去打(宰)寨子里集体集资买来的过节牛。打牛时,打牛手先把斧头拿在手里,口中念咒: “打妖魔,打鬼怪,打凶死鬼,打魔鬼的天使,打灾鬼,打饿鬼,保全寨人丁平安,牛羊发展,五谷丰登……”。然后举起斧头(背面)打在牛头的两个角中间。牛死后剥其皮,剖其肚,先取牛胆观胆汁多少,汁多为丰年,汁少为欠收。然后再把牛肉宰好分给各家各户,表示吃了牛肉的都吉祥平安。下午,各家各户就忙于宰杀各自早已准备好的祭牲品。同样,打牛的先观其胆;宰羊杀猪的先观其胰腺;杀鸡的煮熟后观其舌;这就是祭节“看财喜”。无祭牲品的就煮上午分来的牛肉即可。人们把分好的牛肉拿回家,小伙子带着心爱的猎狗,背上猎枪上山打猎去。等到下午太阳偏西时,迎接羊群归圈,当上山数月的羊群归来时,全家老少都站在圈门口点数着羊群,一家之长还把一把把炒熟了的燕麦炒面撒向羊群,祝愿羊群繁衍发展。

  火把节这天,人们都到各自的庄稼地里去割下一束新荞子装进口袋带回家中,渗合在老荞子内磨细,做成粑粑祭奉祖先。

  各家各户把丰盛的晚餐做好后,先用蔑簸盛一簸饭,饭上面交叉放两个马匙子,装一木盔肉,各家主人就坐在里屋,一手端饭,一手端肉起身伸手在火塘上转一圈或连转三圈, 口里祈祝:“人丁平安,牛羊发展,五谷丰登”,然后转身放置在里屋的神台上祭祖祭神,主人坐下来约五分钟,再起身把神台上的饭和肉拿下来先尝一口,全家人方可开始用饭菜。等到太阳偏西的时候,男人们掏出一早就罩在背筐底下的大阉鸡,右手将翅膀和鸡脚捏住,左手抓住鸡头往事先备好的索玛叶做成的木盔水里放,等鸡溺死后拔毛烧鸡,鸡剖开后先取出鸡胆看看,确定人丁是否平安,六畜是否兴旺,五谷是否丰登。等饭熟肉熟后,主妇添饭,把荞粑装在木制饭盆里,再找两根竹签插在荞粑上。男主人们将烧红的石块夹到锅庄石旁,清水烧石冒烟时,端上荞粑和肉在烟雾上转一圈后,端到祖灵下供奉,如果祖灵已超度了的就端到门外去供奉,口中念着有关火把节的祈祷语。等全家吃完饭,天已擦黑,点火把仪式开始,能点火把的有几个(小孩)就出几把火把,火把刚出门,大人就在后面念有关驱邪、避灾的词,有的家人还燃放鞭炮,以示驱邪除魔,小孩们持火把加入了火把游行,逐步汇聚在村寨较为集中的地方,唱明跳呀,非常热闹。

  当夜幕降临,东北方有几颗星星露出时,年轻人就把他们耳已精心准备好的火把拿出,从屋里点出门,一把把火把先绕屋列转一圈或三圈,转完后走向自家的庄稼地绕一圈或穿过,这时口中大声念道:

  烧掉害虫,烧掉害蛾,烧掉贫穷,烧掉饥寒,烧掉饥荒,烧掉死神,

  烧掉瘟神,五谷饱满,六畜发展,人丁安康。

  然后与其它的火把汇合,形成一条条“火龙”。这样,冲天的火光,震天的喊声,使一个个寂静的山寨沸腾起来。真可谓天上星星亮晶晶,地上火把红彤彤。

  古往今来,每年的火把节之夜各民族都在同一地域庆祝,从山寨到城镇,从高山到平坝,人人燃起火把,手拉手足跟足围成圈子载歌载舞。老人弹着平日积满灰尘的月琴,小伙子吹着很久没有摸了的笛子,姑娘们吹弹着挂在胸前的口弦,祈望年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歌唱美好的生活。在月光下一把把火把,一堆堆熊熊燃烧的篝火,像一颗颗天上的繁星落到人间,到处是火的世界,到处是歌舞的海洋。人们尽兴地唱,尽兴地跳,火把节之夜的热闹场面历代文人多有描述。

  火把节的三天三夜,都各具特色,每个晚上吃过晚饭,首先由某一家开始点燃火把,然后就争先恐后地燃起火把往村外走,人们唱起火把歌,歌声随着火把的漫延响彻山谷。随后按约定俗成的方向又形成一条火龙来到公共娱乐场地,他们将火把集中起来燃成一堆大火,全寨人围着火堆,快乐地跳舞游戏。

  一般情况下,各村都打着火把到村边最高的地方去观看其它地方火把节之夜的美景,此情此景,从山寨到城镇,到处是火把的世界。彝族火把节之夜的盛景,明代文人杨升庵赞叹不已,当他路过当时凉山西昌时恰逢火把节,留下了千古传颂的“火把节”之诗句:

  老夫今夜宿泸山,惊破天门夜未关。谁把天空敲粉碎,满天星斗落人间。

  我们从彝族“火把节之歌”中可以看出彝族对火把节的重视:

  祭 啊 祭

  兹莫用大骟牛来过,

  富人用大骟羊来过,

  穷人用鸡来过,

  光棍用蛋来过,

  寡妇用荞粑辣子汤来过。

  “兹莫”是彝族社会中等级最高的统治阶层,也是近代彝族社会中的土司、土目奴隶主。从这首火把节的古谣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土司也好,穷苦百姓也好,火把节到时,富人大过即以美酒和坨坨肉来过,穷人小过即以鸡、蛋、辣子汤来过。一方面真实地描述了旧时代过火把节中各阶层不同的生活情况,另一方面则从侧面反映了各地彝族火把节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富人在节日中祈求来年更富,穷人在节日中祈求来年生活有所改善。

  火把节的到来,穷人一方面盼望已久,另一方面看到富人家杀猪宰羊,酒香四溢,而自己家中却四壁空空,心里的那种难堪就可想而知了。《火把节到了》是四川越西彝族人民很喜爱的一首民谣,这是一首含着辛酸的眼泪唱的歌:

  火把节到了,

  诺苏盼过火把节,

  有人怕过火把节。

  奴隶主杀牛过节,

  有钱人杀羊过节,

  寡妇拿酸菜过节,

  单身汉拿茄子过节,

  娃子流着眼泪过节。

  这首民谣虽然流传不广,但它却是过去历史的真实写照。

  在改革开放、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的今天,火把节赋予了更新的群众性、娱乐性、多样性的内容。人们不仅继承和发扬光大其优秀传统文化的部分,而且溶进了时代的气息,构成新的景象。例如节日期间,国外游客,省内外游客大量涌来,做买卖的人大量涌来,外来者远远超过本地人,火把节成为吸引各方人土前来观光旅游和贸易洽淡的手段和机会。各种群众性的文艺体育表演节目也一年比一年更丰富多彩,民间节日也自然成了地区性的节日,从乡村节日走向了城乡节日,从单一民族节日成为了多民族共同的节日。真正知道和了解彝族的人不多,但一说“火把节”和’阿西跳月”,人们便不会感到陌生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要了解原汁原味的火把节还是在乡村中,特别是远离城区的偏僻的村寨才具备民间地道的习俗风情。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的第一天晚上,小孩子们除·了唱歌、跳舞、捉迷藏外还做一种叫“老鹰抓小鸡”的游戏。由一人扮做“老鹰”,其余的人排成一条长龙,依次揪住前一人的后衣摆,长龙的第一人扮做“母鸡”护后面的“小鸡”。“老鹰”拚命抓后面的“小鸡”,后面的“小鸡”看到“老鹰”来抓时,前面的“母鸡”也拼命去抓“老鹰”,如果“老鹰”被“母鸡”抓着,就要来充当母鸡保卫小鸡。后面的小鸡一方面要摆动以躲避老鹰,一方面还要“吱哟”地叫唤。

  “老鹰抓小鸡”游戏前的对答词:母鸡张开翅膀护小鸡(扮母鸡者伸开双手)并学母鸡叫“咕来!咕来!”老鹰就开始抓小鸡。

  除了“老鹰抓小鸡”外,还有一种规模较小的“狐狸护石子”的游戏。即一人扮做母狐狸,手和脚着地,身下摆上三个石子扮做狐仔,一人扮做老虎去抓“母狐狸”身下的石子,母狐狸用脚踢着老虎,老虎就要来替换母狐狸护卫狐仔。

  人们在大敞坝上烧起一堆篝火,做各种游戏时,上下辈之间的拘谨在这节日的气氛中荡然无存。俗话说,火把节是玩的节日,过节三天没玩错的说法。就连那些刚接来婆家过第一个火把节的新媳妇(凉山彝人新婚夫妇成家一般都从火把节开始坐锅。)也用披毡半掩着脸羞羞答答地藏在婆婆姑子背后看热闹来了。

  人们狂欢到一弯弦月升上东山时才回家歇息。姑娘们激动得索性不睡,你帮我我帮你地帮着收拾打扮。准备第二天的穿着打扮,并准备干粮、肉食、水果等东西,以便更好地前往相聚过节之地。

  火把节不仅是每个家庭传统的节日,也是各家各户亲戚朋友交往欢聚的节。   

 

彝族火把节——第二天

  火把节的第二天,各村青年男女老少都背上最好吃的食品、饭团、荞面制品、千层饼、鸡脯和鸡腿、肉食及水果等干粮。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戴上首饰,有的骑着马,赶着各自要参赛的马、牛、羊等,去参加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跳锅庄舞、唱“都格’’调等活动,姑娘和小伙儿们面带微笑簇拥着本村的摔跤手,赶着角上扎着各色绸带的斗牛、斗羊,骑手们拉着配有体面鞍辔的骏马,姑娘们撑着一色的黄油布伞。在火把节,不论出不出太阳,下不下雨,妇女们在火把节里,人人撑着一把黄色油布伞。这伞自有妙用:不光是避雨遮阳,还可撑在头上,在强光透射下,脸就被映衬,呈微黄色。女人们人人打伞,使整个山坡远看成了一个“黄色世界”,格外壮观。

  彝人以黄色为美,姑娘以黄脸蛋为美。故自古以荞粉调糊状擦脸,衣裙突出黄的色调。黄色辉映下的颜色确实是格外地美,特别是在满山遍野举目都是绿的夏季,黄色点缀在蓝天下绿色世界里起到了冷暖色的调节,从而有一种和谐美。提起裙脚,小心翼翼地踩着露水,涉过一道道溪水,穿过一片片树林,走过一面面草坡,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历年举行火把节盛会的山头大草坝——火把场。

  人们在这山头大草坝上举行摔跤、赛马、斗牛、斗羊,力的角逐不时激起一阵阵喝采。

  人们有说有唱,吹笛弹弦,弹月琴的,吹锁呐的,使节日更加绚丽多姿,丰富多彩。当太阳落山,众人散场后,姑娘和小伙子们,各人带着自己的情人,用黄油布伞掩着走向大山,穿过林海,淌过溪水,去过两人世界。

  火把节以其独具风情的节日活动而令人神往,令人陶醉。节日里,有粗犷傈悍的男人们比赛的摔跤、赛马、斗牛等刺激性极强的体育项目;也有美丽多情的彝家姑娘们跳的朵洛荷舞及达体舞等文娱活动;还有风趣优美的彝家选美等等,然而,节日里最富情趣、最有诗意的还是那“满天繁星撒彝乡”的火把游玩。火把节“都格德’’(火把节集会之地)人山人海,隆重热烈,热闹非凡,别开生面的凉山彝族火把节庆祝活动就在组织者们的指挥下拉开了帷幕。由于人多,活动项目也多,不可能每项活动依次讲行,所以庆祝娱乐活动是采取分场地同时进行和依次进行相结合的办法展开的。整个场面有体育项目:摔跤、赛马、斗牛、斗羊、斗鸡、爬杆、拔河;也有弹奏月琴的、弹口弦的、吹笛子的、吹玛布的、吹葫芦笙的;有说“克哲” (谚语)的,有手拉手跳达体舞的……使人眼花嘹乱。整个节日是火的旋律,花的世界,歌的海洋,力的角逐,爱的升华。只要看到过凉山彝族火把节的人们,都对这个充满民族特色的传统集会难以忘怀。   

 

彝族火把节——第三天

  火把节的第三天,彝语叫“都沙”,“都”意为“火”,“沙”意为“送”,意思是“送火神”或“送节”。

  这一天下午,各家要杀一只鸡,意思是杀鸡看鸡舌头顺不顺,鸡舌头顺的话,就认为这一年将吉祥如意,如果鸡舌头不顺的话,就认为不吉,另外再选一只鸡杀后看鸡舌,假如再不顺的话,等到火把节过后要请毕摩来做“除灾祈福”的原始宗教活动。鸡舌的看法是:鸡头煮熟后先捞出来,让长者将鸡的舌头和舌根抽拉出来,然后把舌头上的鸡肉刮干净,先看鸡舌中间,若弯曲,则认为吉;向内弯曲成圆圈,就认为大凶,主人一方要出人命,向外弯曲成圆圈,也认为大凶,客人或亲戚一方要出人命;两边的向内大弯曲,认为内急;向外大弯曲,认为外急。晚饭做好后,要把供在柜子上的饭、肉、汤热好后,由家里的长者端到大门口抛撒以示敬献火神,口中念上一段祈求平安,风调雨顺的祷词后,端回屋里每人分食一点,表示敬火神的食品吃后将会得到火神的保佑。

  等到东南方启明星露面时,全村各家各户陆续点燃火把,屋里边舞边念:

  烧呀烧,

  烧死吃庄稼的虫,

  烧死饥饿和病魔,

  烧死猪、牛、羊、马的瘟疫,

  烧出一个安乐丰收年。

  老人念完之后,叫儿女们将火把接到院门口,火把被男女青年们接到野外的田边,同样念着火把节的祝词,带上第一天宰杀的鸡的翅毛等,边唱边向北边离自家房子较远的某个土坡或崖石边,向着历年焚烧邪恶精灵的地方(一般在村子下方),一路抛着火把,抛了捡,捡了抛(意在哄撵驱赶一切邪恶精灵),远远望去就象一条滚动的火龙。这时满山遍野火把在闪耀,火龙在山间弯弯曲曲、曲曲弯弯地游荡,山顶、沟谷也有星星点点、点点星星闪烁着的火光,好象是彩霞在飞舞,好一个“火树银花不夜天”。明代状元杨升庵曾赋诗赞美火把节夜景:“谁把太空敲粉碎,满天星斗落人间”。杨升庵这两句诗把火把节夜间的美景如实地描绘了出来。年轻人就将火把聚在没有猪屎马尿的干净小坡上,并且每人都要象征性地往火堆里丢九根小山草,九块小石粒儿,紧接着又提起各自未燃完的那节火把,排成长长的火龙,绕山绕岭地转。小伙的英姿,姑娘的笑容被映在闪闪的火光中。大家舞啊舞,唱啊唱,渐渐地火把越来越少,火龙越来越短。

  到了焚烧邪恶精灵的地方,人们各自为阵, (每家每户都得举行此仪式,孤寡老人请村里的孩子代行。)拆开火把,燃起篝火,把第一天晚上杀的鸡翅毛、鸡脚皮、鸡股骨一起焚烧,象征邪恶的精灵也随之焚毁了。因为这鸡已在各自的宅前屋后、庄稼地里转过,人们相信邪恶的精灵已收附到鸡身上。然后找一块较大的石头,把点剩的火把、鸡毛等一起压在石头下面,火光必须朝北边的“得布洛莫”,即魔鬼的住地,这样就人丁平安,牛羊发展,五谷丰登。顿时,一股股皮毛的焦糊味和蒿枝燃烧的清香味随着晚风在山野里弥漫开来。

  借着篝火的光亮,人们一边用蒿枝架起一排排象征喂牲畜盐水的木槽和喂猪的石槽,嘴里不停地唤马、唤牛、唤羊、唤猪、唤鸡,祈求六畜兴旺。

  这天晚上的火把要选扎得粗扎得长的,要不然不够用。送了邪恶精灵后,人们回到场坝燃起篝火继续歌舞欢乐,迎接丰收的到来。小孩们也聚在一起评价今年的火把谁扎得最捧,商量明年春上哪儿去折蒿枝扎火把,迎接第二年的火把节。

  火把节第三天晚上就是结束节日。夜晚,各村各寨游龙似的火把,如闪烁的星光点点,最后聚集在一处,燃成一堆大火,以示全村人团结一心一致防御自然灾害。人们把鸡毛一把一把地扔进熊熊大火之中,火焰映红了半边天。这时,人们各自要用火把燃剩的蒿杆做成猪、牛、羊、马槽型搭好,或把竹子劈成两半做成牲畜喂盐槽,再拾些小石头放在槽型的蒿杆上,一般在每个槽上放九个小石头,表示无数,口中念道:“通过这次火把节,但愿本家粮食堆成山,牛羊遍山坡,美人、勇士、能人、万物聚我家。”等祝福语,以求家人安居乐业,吉祥如意。

  云南彝族地区火把节的习俗和大小凉山彝族地区的火把节习俗,可以说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所不同。

  彝族火把节习俗,严格说各支系之间都有所不同,各支系火把节习俗都有自己的特点。

  按道理,写彝族火把节习俗应该到各地去实地田野调查,但因经费和其他一些原因,不可能走遍所有的彝区。除了凉山彝族地区部分火把节习俗笔者比较了解外,云南和贵州彝区火把节习俗只能从有关资料的介绍中得知。

  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凉山地区的火把节规模大,习俗方面也基本趋于一致,除了不过火把节的“义诺”地区外,民间没有一家不过火把节的,除民间外,都市里的彝族也过火把节。

  云南和贵州彝族地区火把节的情况不一样,云南有些彝族聚居区民间多数举行火把节的活动仪式,有些地区则各家在家中表示一下,有些地区则已不过火把节,只是在口头传说火把节而已。贵州地区部分彝族过火把节,但其内容到形式都已简化,据说只是各家简单表示而已。

  为了填补云南和贵州彝族地区火把节习俗在上述“火把节习俗”中之空白,现根据有关云南彝族火把节习俗资料删节摘要介绍如下,并向提供资料的同志表示感谢。   (来源:彝族人网)

 

彝族火把节——斗牛

  
  斗牛,凉山彝语“牛顶”,它与西班牙“斗牛”有本质的区别,众所周知,西班牙是人跟牛斗而彝区斗牛是牛跟牛斗。

  彝区斗牛一般分两种情况,即平时村与村之间将较有名的公黄牛赶到一起比高低,火把节期间则将方圆几百里较有名的公黄牛赶到斗牛场来决出高低。

  斗牛一般民间有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斗牛中任何一方的牛被顶伤或死亡,另一方不负任何责任。但也有例外的,假如有人在牛主人不在场且斗牛场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擅自进行斗牛,并将主人不在场的牛斗伤亡的话,将视其情况加以赔偿。

  斗牛一般无严格规定,寻一平整的场地,将斗牛与一条小恒牛一起赶至斗牛场,然后用披毡将斗牛的头蒙住,并悄悄将小母牛拉出场外隐蔽起来,待揭开披毡,两条公牛同时发现小母牛不见了时,会怒气冲天,吼叫着用前蹄猛力刨土,或瞪眼对视,如此以进行试探对方的虚实,继而冲向对方,用锋利的牛角不断碰顶对方,直至一方体力不支夺路而逃。胜者高昂着头,不断地吼叫示威,牛的主人则喜之不尽,赶紧将牛牵至领奖台,为牛披红挂彩,接受观众的注目礼。那洋洋自得的样儿,仿佛凯旋归来的将军。

  斗牛前,各村寨要选出代表参加斗牛大会,并选出各自村中膘肥体壮的牛中之王即冠军之牛。斗牛的种类,大小凉山彝区都是黄牛,云南和贵州彝区则除黄牛外还有水牛。大会开始时,由一位有威望的人宣布斗牛开始,顿时锣鼓喧天,长号齐鸣,鞭炮震耳,青年男女在场边弹起大三弦月琴,跳起欢乐的舞蹈。在场边的标杆上挂着球形的“彩红包”,是备胜利者的牛主人戴的。在万众欢腾的热浪中,放牛人将一头头体大角尖的公牛牵入场内,接受裁判员过目。一声令下,按照事先选好的对手,按淘汰制的比赛程序,将赛牛放出,任其角斗。凶猛的公牛扬蹄翘尾巴,勇猛地向对方冲去,角对角地顶碰,直到将对方斗败逃窜为止,斗牛也可以说是一种选择优良牛种的形式,对畜牧业和农业有着积极的意义,谁的牛获胜,就意味着放牛青年是勤劳的畜牧能手。火把节的斗牛方法是:胜者斗胜者,败者被淘汰。(斗牛的前前后后要十几天的时间,村里、乡里、县上层层淘汰。)有的公牛不愿进场子,人们便会牵进一头正值发情期的母牛相诱,于是,两头将要对阵的公牛就会因“争风吃醋”而引起搏斗。大的火把节活动斗牛多达几百头,可以斗几天,让人大饱眼福。参加比赛的牛都是专人饲养、训练过的,十分听主人的话。优秀的斗牛还会使用扑、撞、闪、让等技能。斗牛互不相让,斗红了眼,看着真有点吓人。人们都屏息观看,心里巴望自家村里的那头牛早点获胜,为自家的村寨争来荣誉。云南彝族火把节在斗牛时有些地方还时兴输了的一方就把带来的酒交给获胜的一方,由获胜者支配……一杯杯地斟给客人或朋友们喝。

  贵州、普安、威宁、毕节,大方一带的彝族斗牛场,一般是在“荷洪尼走奈木”(火把节)斗牛。

  古代斗牛活动较为单一。经过不断地丰富发展,形成了一个以斗牛为中心,多种活动一并开展的斗牛文化场面。

  《岭表纪蛮)载:“蛮人购买此种牛只,只求肥硕壮健。价值高昂,在所不计。故一斗牛有至二三百元者。俟至相当时期,乃与他寨约期决斗。斗日,远近男女,无不盛妆艳饰,集合观战。是时,两寨民众,吹铜号,鸣芦管、放铁炮、张伞盖、列旗帜,严队伍,拥牛人决斗场。 

  ……两牛骤见,怒不可遏,由是交角决斗威猛奋发。观众鼓掌呐喊,声震陵谷。移而胜负分,有败逃者,有战死者,亦有两皆阵亡者。胜者兴高采烈,取红毡披牛身,取银角套牛角,以红鬃为彩,红绫结球,系于牛之项尾两部,炮声震天,以前仪送牛回寨。欢歌会饮,庆贺大捷。……败者气色沮丧,牛不战死,亦必杀以泄忿”。

  文化大革命中,斗牛被视为“不轨”活动而停止。党的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生活水平的提高,彝山的斗牛场纷纷恢复,规模增大。小型斗牛场一般观众有一、两千人,大型斗牛场观众竟达万人。

  斗牛一结束,人们喝了获胜者胜利的酒之后,接着就开始了其它比赛。这种场合,不仅是身强体壮的彝族小伙大显身手的场地,同时也是彝族青少年开展体育活动的大课堂,上百双眼睛盯着角逐拼搏的赛手,看他们斗智斗勇,为他们的每一回合报以热烈的掌声。   

 

彝族火把节——赛马

  火把节的赛马方法是在草坪上修一个圆圆的大跑圈,让参赛的骑手骑上各自的马匹,预备在起跑线上,等待着发出的哨令,同时策马直追,最后以第一个到达终点者为胜。比赛规则同样是赛胜者,败者被淘汰。赛马,从村、乡、片区、县,逐级举行淘汰赛。参加全县比赛的都是各地的优胜者了。象普格、布拖的火把节,参加比赛的赛马上千。

  凉山彝族爱马如命,俗有“一个人只值一匹骏马”之说,因而不论贫富,均有养马之习,并在长期的养马实践中,精心选育出了著名的优良马种——建昌马。建昌马躯体短小精悍、体质结实、机警灵敏、性情温驯、易调教、负载能力强、行走于崎岖山路之间竟如履平地,因而成为凉山彝族驮载和乘骑的主要工具。而许多彝人以拥有一匹上好的建昌马而自豪,常将自己精心饲养调教出来的骏马炫耀示众,寻找对手比高低。

  各地都有固定的赛马跑道,彝语叫“九甘”, “九”意为“转”、“跑”,“甘”意为“路”、“道”。

  “九甘”一般不设在平地上,而是在各自的房前屋后寻一圆形小山包,先用锄头绕着山腰开一条便道,并将两头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大圆圈,然后将马匹用绳牵着绕道行走数圈,让马熟悉便道并会主动绕道而行时,便飞身上马,扬鞭催马,绕着山包飞驰。如此早晚各一次,长此以往,骏马便会训练有素,并能在婚、丧、节日等大规模比赛中,稳操胜券。

  凉山彝族从小会骑马,练得一身好骑技,在大规模的比赛中能获胜,不仅仅是自己的荣耀,也是全寨和家支的光荣,故而倍受敬重。获胜的骏马也名扬四方,前来议买者络绎不绝,马价也猛增数倍。这大大鼓励和促进了养马、赛马的积极性。赛马不仅是赛马力、跑速,而且也是赛骑技、姿势、技巧等综合性的竞技项目。赛马时一般分为若干组进行淘汰赛。赛马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赛速度的“大跑”,彝语叫“大踪”;一种是赛姿式的“小跑”,彝语叫“小踪”。彝族传统习惯上崇尚“小跑”,骏马在跑道上奔跑时,只见频频翻蹄,如行云流水,有些骑手手端酒杯稳稳当当地坐在马背上却滴酒不洒。

  彝族养马赛马的历史可能相当久远,彝族史诗《勒俄特依)这样说道:远古彝族英雄支格阿龙在滇池北边有一情人,滇池南边有一情人,他经常骑一匹神马奔走于南北方的两个情人(有的传说是他妻子)之间,两个女人都想留住他。其中一人将神马翅膀剪了一些,结果支格阿龙掉人滇池中。另外有一些彝文古籍和神话传说,也经常提到马的事情。

  彝族“相马”有其独特的——套理论和方法。什么样的马才是好马,这有一定的标准。好的马匹其身体的各个部位都非常讲究。

  马的头要大,耳朵要向上且有力,眼睛要大而鼓,马的鼻孔也要大,这样才好喘气,马的嘴也要大,在赛跑时必须张开大嘴,跑时应该是埋头和嘴,以快触到地面者为佳。马的颌颊要大,这样才能够多吃东西。马鬃不能太厚,马腰肢不能太长,马肚不能大,马后腿不能太直,马蹄不能大,马旋不能长在马脖子上和马嘴上,认为长在脖子上是上吊旋,长在嘴上是吃人旋。马毛最好是纯黑色或纯绛红色。白斑点长在背两侧者被喻为翅膀很好,白斑点长在两前肢或后肢者也很好,额头上的白斑点也很好,但白斑点从额头长到嘴角上的却不好。

  凉山彝族各地都流传有古代和近代各种名贵的骏马的故事,这些骏马都有雅名。例如凉山喜德地区传说的“都都拉呷”骏马,传说它跑起来时连在草坪上歇息的云雀都来不及飞走就被它踩死,可见其速度之快。彝族对骑手也相当苛求,特别是大赛时人们对选择谁来当骑手,一般都考虑再三非常稳慎,最后才做决定。一般要求骑手要身轻如燕,骑马姿式要好看,并且要胆大心细。如果马获胜,骑手都有不薄的彩礼。

  很多骑手从小善骑马,不怕苦不怕累,还要不怕死,也就是不怕发生意外事故。同时,很多骑手也是驯马师。

  彝族将跑马分为几等,例如 “骏马”、 “跑马”、“骑马”、“驮马”。

  凉山彝族的赛马内容别具一格,不仅要赛马力、赛跑速,而且还要赛骑术、赛姿势、赛智慧等,因而竞争相当激烈。比赛时,一般两匹马为一组,分甲乙双方比赛,马多则分为若干组,进行淘汰赛。赛马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赛跑速,以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此种赛法称为“大踪”赛。赛前两匹马齐站于同一起跑线上,闻令举蹄,象箭一般冲出,骑手倾俯马背,手持缰绳,轻轻抖动,不断为马鼓劲,马得到主人的鼓励暗示后,更加扬蹄奔驰直取终点。比赛方法无特殊规定,不论用何种骑术,第一个到达终点者为胜。二是赛小踪,这是凉山彝族最为传统的赛法,被称为真正的彝人赛马。它主要是赛骑术、姿势和基本功,难度较大,因而骑手的骑术不达到一定水平者不能取胜。比赛要求骏马起跑时不能扬蹄狂奔,而是用碎步有节奏地缓缓前行,观者只见马蹄频频翻飞而不见马身有大幅度摆动,使骑手稳坐马背而不受颠簸,其跑速则保持在一定的水准上,被视为高水平、高层次的比赛法,故在此项目中获胜者倍受敬重。

  同理,彝族自来喜欢善跑“小踪”的中等个子的马。

  这种马在史志中记载为“建昌马”。在多山多谷的彝区,当然不同于茫茫的大草原。彝山的羊肠小道相当险恶,一不小心失足则跌下万丈深渊,“建昌马”可以说小巧玲珑,行动敏捷,跑起山路来又快又稳当。假如让身材高大的蒙古马在彝区山路上奔跑那绝对凶多吉少。所以,方志和游记中对“建昌马”有所称颂。《小方壶与地丛钞》: “南中民俗以牧畜为富,故马独多。” “黔马小而习险,其行步收敛,不敢放蹄,故蹀峻驰危,稳骤不蹶,水西乌蒙马最良。”《滇行纪程》“滇中多良骑,质小而蹄健,登危蹬若平地,故水西之骏,滇黔多之贵。”《黔书》:“水西之马状甚美,前视鸡鸣,后啁犬蹲,隔阔膊厚,腰平背圆,体卑而力劲,质小而德全,登山越岭,逐电尔云,有马如此,不可谓不良也。”

  “建昌马”在汉代又称“榨马”。《史记》:“巴蜀民或窃出商贾,取其榨马、焚僮、牦牛,以此巴蜀殷富。”“榨”当时指凉山东北部的甘洛、汉源一带。唐《蛮书》: “乌蛮,……邑落相望,牛马被于野。”“土多牛马,无布帛,男女悉披牛羊皮。”由此可见,彝族养马赛马的历史由来已久。 

 

文章编辑:许贵华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