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民风习俗

堂狼山古代有色金属采炼遗址的初步调查报告  马应富 徐有林

作者: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0094390100vg7w.html
发布时间:2011-10-06 09:05


巧家堂琅文化研究课题组田野调查小组

关于开展巧家县堂狼山古代有色金属采炼遗址的初步调查报告

 

堂琅文化研究课题组:

根据课题组自去年二月份开展工作以来形成的《堂琅文化研究思路》,在县委田书记、县政府方县长、县委宣传部何部长的高度重视和精心指导下以及课题组的精心安排下,在第一阶段调查的基础上,从5月份开始,课题组成立了巧家堂琅文化研究课题组田野调查小组,由马应富和徐有林组成,小组工作由马应富负责,对我县堂狼山区域的有色金属采炼遗址开展全面的调查,经过5个月的调查,已基本完成了调查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调查小组于20085月开始,深入全县16个乡镇120余个行政村700多个村民小组,进村入户,走访干部群众3000余人,行程2500余公里,其中步行300余公里,其余行程均以摩托车为代步工具。通过实地调查,全县传说共有有色金属采炼遗址矿硐1525个,其中古银矿硐339个,古铅矿硐492个,古铜矿硐694个,古代铜矿的开采规模大于铅矿。调查保存基本完整的古矿硐353个,其中银矿硐39个,铅矿硐170个,铜矿硐144个。调查组以记录和拍照为主,共记录数十万字,拍摄有色金属采炼遗址图片2600余张。此次调查,初步掌握了堂狼山区域古代有色金属开采和冶炼遗址的分布情况,获得了大量重要的第一手资料,为堂琅文化研究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巧家县堂狼山古代有色金属采炼遗址的基本情况

(一)遗址分布情况

遗址遍布全县,点多面广。其中最主要的有一条呈带状的铅锌矿遗址群和条呈带状的铜矿遗址群。铅锌遗址群从茂租乡、东坪乡、红山乡、小河镇、新店乡到老店镇,沿牛栏江(古堂狼江)呈西北——东南走向,铜矿遗址群从包谷垴乡、老店镇、马树镇、炉房乡到蒙姑乡呈东北——西南走向,两条带状的遗址群呈字形,字头即老店镇和包谷垴乡。

1.开采遗址

古代铅矿开采遗址主要分布在老店镇团林堡村、大火地村、三合村,新店乡牛角村、白牛村、新店村、渭姑村、坪地村,小河镇小河村、新田村、拖车村,东坪乡岳坪村、东坪村、杨柳村,茂租乡茂租村。另外白鹤滩镇松梁村与崇溪乡马洪村也有分布。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是在老店镇团林堡村的周家老硐、大火地的麒麟硐、三合村的狮子硐,新店乡坪地村的迷羊硐。

古代银矿开采遗址主要分布在老店镇团林堡村、新店乡三官寨村,小河镇小河村、新田村,马树镇小米地村、老箐村,白鹤滩镇大沟村,金塘乡大洼村。

古代铜矿开采遗址主要分布在包谷垴乡包谷垴村、老店镇老店村的上村和下村,马树镇木桥村、小米地村、草皮地村,炉房乡噜布村、底里村、炉房村、荒田村、鲁德村,东坪乡道角村,大寨镇哆车村、车坪村、大寨村,茂租乡坪子村、油房村,白鹤滩镇黑桃村,蒙姑乡十里坪村,新店乡渭姑村。

2.冶炼遗址

古代铅矿冶炼遗址主要有老店镇铅厂村、团林堡村、大火地村,新店乡渭姑村,小河镇小河村,东坪乡岳坪村银厂村民小组、茂租乡茂租村、油房村长坪子,崇溪乡马洪厂。规模最大的是铅厂村遗址。

古代银矿冶炼遗址主要分布在老店镇团林堡村、新店乡三官寨村,小河镇小河村、新田村,马树镇小米地村、老箐村,白鹤滩镇大沟村,金塘乡大洼村。

古代铜矿冶炼遗址主要分布在包谷垴乡包谷垴村、老店镇老店村,马树镇木桥村、小米地村、草皮地村,炉房乡噜布村、底里村、炉房村、荒田村、鲁德村,东坪乡道角村,大寨镇哆车村、车坪村、大寨村,茂租乡坪子村、油房村,白鹤滩镇黑桃村,蒙姑乡十里坪村,新店乡渭姑村。

(二)主要遗址的基本情况

1.主要铅矿遗址的基本情况

1)老店镇团林堡周家老硐铅矿采冶遗址群

位于老店镇团林堡村七里厂村民小组、大火地包包炉村民小组、三合村吕家河沟,现保存基本完好的古铅矿开采矿硐42处。七里厂最大的矿硐是周家老硐,其它的硐全部是这个主硐的分硐,传说共有72个岔硐。

冶炼遗址在团林堡七里厂和大火地村包包炉,两处都还有部分矿渣裸露。传说一部分矿渣被外运冶炼。

2)老店镇铅厂村铅矿冶炼遗址群

铅厂村老铅厂铅矿冶炼遗址,位于铅厂村与法土南村交界处的山顶上,海拔2600米左右,山上长300米、宽150米的范围内炭渣堆积成山,深度无法估计。常年被雨水冲刷,遗址上冲出深沟,断面深约2.5米。

铅厂村新铅厂铅矿冶炼遗址,地处今铅厂村村集镇所在地,整个铅厂村集镇下面全部是冶炼过的炭渣,形状像一个半径60米的圆,大多数建筑物建在当年的冶炼炭渣上,深度也不清楚。
 传说团林堡村、大火地村、三合村的铅矿由马帮驮到铅厂村冶炼,然后马帮回程又把铅厂村的煤炭驮回矿山。鲁甸乐马厂银矿由马帮驮到老铅厂冶炼,后来迁到新铅厂冶炼,于是逐渐兴起了铅厂集市。

3)崇溪乡马洪厂铅矿采冶遗址
 马洪厂铅矿开采遗址传说有100多个古代开采的矿硐,到现在仍保存近20个,著名的有大万人硐和小万人硐。大万人硐传说有72个岔硐,主硐深80米左右。据说该硐可以容纳一万人在里面劳作,故名万人硐。小万人硐可以容纳几千人,故名。其它还有出水硐、落底硐、奓口硐、神仙硐。万人硐下边有三条河交叉,有民谣说:脚踏三叉河,谁人识得破,银子过马驮。传说当年先在大宝厂办银矿,后来才到马洪厂开采铅矿。

马洪厂铅矿冶炼遗址在炉房乡,昔日堆放冶炼矿渣的地方叫溞坡,但现在已经住满了人家,已见不到当年冶炼的矿渣。

4)新店乡迷羊硐铅矿开采遗址群

位于新店乡坪地村,主要是铅矿,伴生少量铜和铁矿。矿硐比较集中,在一个小山沟周围曾经布满了上百个古矿硐,由于山体挖空,山坡大面积垮塌,大多数硐口被埋。现在还有10个完好的矿硐,硐口每年都会因山体垮塌而埋掉些。硐子里面的通道呈楼道形,依山势转,岔硐无数。传说当年开矿的时候,相当热闹,除了矿工,没有人烟。一天,不知从何处来了一只山羊,总是跟着矿工们上上下下,赶也赶不走,后来挖矿的工人把羊子宰了煮来吃了。山就垮塌了,吃羊的工人全部埋在了山肚子之中,因此得名迷羊硐。除了迷羊硐,顺着坪地村的营盘、青山塆子、张家塆子到新店村的新店、颜家口子、白牛村、牛角村,都布满了古铅矿硐,调查中见到19个完好的矿硐。

5)东坪乡八宝硐铅矿采炼遗址群

八宝硐周围有数百个古矿硐,分布于岳坪村打厂沟、鸡鸡山、石门坎、九道拐、新关山,杨柳村回龙沟(八宝硐),传说中有100多个古矿硐,调查到85个。分布最密集的是打厂沟古矿硐区,自下而上,斜坡长约1000米,坡高差约100米,坡面150亩地。在这150余亩的斜坡上密集的分布着数十个矿硐,保存完好的有二十余个,据当地人讲,许多硐都很深,有的是近年挖进去才遇到老硐子,通至建设村民小组,约有1000米深,硐中还有岔硐若干。人在下面挖,上面村子里的人已能听到声音。由于近年当地挖矿的人很多,多数古硐被填埋,如今能看到的已经很少了。

6)茂租乡铅矿开采遗址群

集中在茂租村,主要有红发硐、大岩硐、四才硐。

7)药山镇发拉村尖山铅矿冶炼遗址

尖山铅矿冶炼遗址位于药山镇发拉村尖山村民小组旁的山顶上,传说是朱元璋时期冶铅的,目前当地群众从地表下10150公分的土中挖出当年未冶炼完的铁矿石出售。当年冶炼时烧过的泥土呈红色,含有大量炭渣。

 2.主要银矿遗址的基本情况

1)老店镇团林堡银矿开采遗址

位于老店镇团林堡七里厂下面陡峭的大岩上,名叫长发硐。进矿硐的路太险,调查人员无法到达。

2)小河镇小河村银厂沟古银矿采炼遗址群

开采遗址群主要分布在小河村、新田村和拖车村的炉房沟、新田沟、银厂沟(老火房),以银厂沟为主。从炉房沟向新田沟方向过去,平街的甘田、打白科、大湾子、马脑壳一路都是矿硐。一直到打白科下坪子,过河为上新田,黄家营盘都有矿硐。传说有300多个古银矿开采矿硐,山势十分陡峭,尤其是炉房沟,坡近70度,硐多在杂草丛中,难以找到,调查时见到28个。迄今还有与开采银矿相关的地名如巴子硐、万发硐、残阳硐、永金硐、白豪猪硐、独底硐、三才硐、狮子硐、水井硐、迷羊硐、转发硐、永宝硐、领班硐、还银硐等。

冶炼遗址在今镇政府所在地上面一公里左右的金家垴垴(甘田、平街两村民小组地界),溞渣堆一部分被前些年开田深埋,大部分被河涨水冲走,年纪较大的人前些年还发现炉身炉桥,但现在遗迹都不在了。

3)金塘乡银矿采冶遗址

金塘乡大洼村大宝厂银矿开采遗址与崇溪乡马洪厂铅矿采炼遗址相距3公里,主要采冶银矿。主要的矿硐有旺硐,开矿曾很旺之意。旺硐进去有几十个叉硐,有的叉硐里又有叉硐,叉硐中的硐大多是将挖出后的沙互相填埋。传说中的姚家打银于旺硐,矿源相当好,才打着一匹马的蹄印,即很少量的银矿,更多更大的矿藏还在里面,因取名为大宝厂。

金塘乡大洼村大宝厂银矿冶炼遗址在炉房坪。当地人说以前有六七十吨矿渣,后来一部分被河水冲走,另一部分在1978年垮山阻水,河床抬高全被泥沙埋掉。

4)新店乡新寨村八角厂银矿采炼遗址

位于新店乡新寨村河沟村民小组与塘沟村民小组下边,现调查到4个完好的古矿硐。传说八角厂兴旺时工人上千人、开采规模较大,银子用马驮,一条从八角走杨家溜,过昭通罗马厂,一条上牛角驮往东川。传说当地用银铸造灯盏、磨架,甚至夜壶,八角厂的辉煌与繁荣无与伦比。民谣说:古时的外地人不知新店,不知三官寨,但一定知八角厂。

3.主要铜矿遗址的基本情况

1)老店镇上村铜矿开采遗址群

位于今老店镇老店村上村村民小组,治乐河左岸山坡上,距老店镇政府3.5公里。在上村村民小组方圆2平方公里左右的陡坡上,民间传说古堂琅时期曾开采过360个铜矿硐。当地群众说现在还能找到较完好的有50来个,其它的古矿硐硐口已经垮塌堵塞,但大多数还能辨认,如果有时间、精力,还能找到200个。由于正值夏秋山高林密之际,给调查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我们只调查到40个古矿硐。由于开采年代久远,位于炉房沟的冶炼遗址连矿碴都见不到了,只是在农业学大寨的时候,村民改造田地时在很深的地下挖到过少量冶炼过的矿渣。

2)包谷垴乡铜厂沟铜矿采冶遗址群

位于包谷垴乡包谷垴村铜厂沟村民小组,距乡政府4公里,传说过去是彝族祖先们在这个地方开采,当时共有46个矿硐,后来汉族把当地土著彝族赶走的时候,又开采了2个硐子,共48个矿硐。至今有6个较完好的古矿硐,其中有5个矿硐开采时的矿荒已经没有了,只有一口矿硐前有矿荒,在这口矿硐矿荒中发掘出的大量青釉瓷碗盘残片,由国家文物出境鉴定站站长陈浩鉴定为明代初中期的文物。

铜厂沟冶炼遗址距开采遗址500米左右,现存冶炼铜矿渣呈斜坡式堆积,长80米、宽75米,深度平均3米,初步估算约1.8万立方米,每立方米按2吨计算,约有3.6万吨。课题组采集矿渣进行化验,矿渣含铜量尚有0.9%

3)炉房乡石垭口采冶遗址群

炉房乡石垭口开采、冶炼遗址群位于今炉房村团结村民小组,地处马树镇与炉房乡交界处,传说周边马树镇草皮地村铜厂沟古铜矿硐遗址群、草皮地老厂村民小组采冶遗址、噜布村大地沟大丰厂采冶遗址、小米地村白炭窑铜槽子遗址、炉房村石垭口采冶遗址、底里村厂上采冶遗址、鲁得丰乐厂遗址开采的铜矿由一个家族控制,都在这里冶炼。石垭口冶炼遗址矿渣堆积长宽均约80米,厚度据当地居民估计约23米。炉房乡地名即起源于此。

4)马树铜矿采冶遗址群

铜厂沟铜矿开采遗址传说有五六十个古铜矿硐,课题组调查时见到31个,主要分布在马树河主流经过的文家河两岸,从铜厂沟到张家塆子、王家村子一带残存的26个古铜矿硐,当地人将古矿硐称为槽硐,有的小地名就叫 烂槽硐。据当地人讲述,由于地势低,多数在水沟边已被水淹淤泥埋没,部分则被修马树到炉房公路的土方埋没。铜厂沟地名源于古代铜矿开采。

老厂村铜矿冶炼遗址位于老厂村民小组,冶炼遗址面积5000平方米,大量矿渣裸露,周边还有5个古矿硐。老厂地名源于铜矿冶炼。

5)茂租乡铜矿采炼遗址群

开采遗址主要分布在油房村瓦房、小龙潭村民小组,有11个古代铜矿硐。另外坪子村有5个古矿硐,其中铜厂窝矿硐垮塌时埋掉一个。传说被埋掉的硐子开采规模相当大,里面很宽敞,管理人员直接在里面办公,工人们经常在里面赌钱。

冶炼遗址在新山小组老屋基的四炉厂。另有一个在坪子村杨文玉家住地,有两排炉子,杨家屋基一排,上面埂边有一排。矿渣堆一坡都是,以前坡地改良时全部填埋。传说有一次一杨姓人家放牛在炉房沟捡到一大块铜,卖了很多钱。

6)大寨铜厂沟铜矿采炼遗址群

主要有车坪大宝厂采冶遗址、哆车火山采冶遗址、大寨落吉采冶遗址3处,传说有30多个古矿硐,课题组调查到21个。规模最大的是落吉采冶遗址。

7)药山镇发拉村铜厂沟铜矿采炼遗址

开采遗址位于药山镇东面发拉村锅厂村民小组,锅厂及铜厂沟之名即来源于铜矿开采。传说有2个矿硐,如今仅存一个,硐底宽3米,高2.53米,深度无法测量。

冶炼遗址在铜厂村民小组河沟里,已被山水全部冲走。

(三)巧家堂狼山有色金属采炼遗址古矿硐的特点

一是开采的古矿硐里大多矿藏挖空了。大多数硐深均百米左右,少部分则数千米不止,没人知道有多深。

二是所有古矿硐硐壁都十分光滑,大多是用凿子凿的。

三是许多地名起源于矿的开采和冶炼。

四是开采年代都很久远,大都无法确定开采时间。

五是铅矿硐里大量遗留得有开采了堆放在硐里的锌矿。在所有铅矿硐里都或多或少堆放着锌矿。东坪乡岳坪村黄家几弟兄曾挖到一个古铅矿硐,一个多月时间运出了好几车锌矿。岳坪村下村周明高家建房,挖到一堆锌矿,卖了后用于建房,房子修好了都没用完。周明高有一次在岳坪村鸡鸡山新挖了三米深的矿硐,就挖到了一个古矿硐,里面很深,有许多岔道,像迷宫一样,硐壁很光滑,堆积着少量锌矿。

六是民间将铜矿品位分为四个等次,最好的是生铜,含量80%左右,有的甚至达到90%;次为白汞,含量60%左右;再次为马豆子汞,含量20—30%左右;最后为牛尾巴汞,含量较低,像牛的尾巴一样呈长条状分布。

七是很多矿点都有关于矿采炼的传说。

三、初步结论

这次调查印证了堂琅文化研究课题组在《堂琅文化研究思路》中的设想:

一是历史上盛产银、铅、铜的堂狼山在巧家县境内东部;

二是巧家堂狼山区域以它满山成百上千的银、铅、铜古矿硐为我们打造巧家古代西南最大的有色金属采炼中心全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有色金属采炼遗址等文化品牌作出了有力的物质支撑;

三是堂狼山的铜矿采炼遗址是巧家研究堂狼山铜文化的物质基础,是巧家打造千古堂琅铜都堂狼洗之乡世界白铜之乡等铜文化品牌的重要物质依据。

 

        巧家堂琅文化研究课题组田野调查小组  马应富  徐有林

       ○○八年十一月十日堂狼山古代有色金属采炼遗址的初步调查报告 <wbr> <wbr>马应富 徐有林
堂狼山矿冶遗址分布图(手绘)
堂狼山古代有色金属采炼遗址的初步调查报告 <wbr> <wbr>马应富 徐有林

堂狼山矿冶遗址分布图


 

 

 

文章编辑:彭媛仙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