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http://www.cxyzbm.com/ns_detail.asp?id=500519&nowmenuid=500132&previd=0
发布时间:2015-03-06 09:40:00
以口夸村真正吸引不少国内外专家、学者兴趣的是村后当地人称“庙山头”,圆丘形山头,海拔1937米,从山脚柏油公路到山顶也就是150米,山顶开阔,圆丘山包上分布着多层圆周点状奇怪的古墓,笔者儿时上山玩耍所见,在记忆中大约三百余个古墓,每个古墓只是一块不足1平方米的石盖板,石板中央是雕刻精细的圆形,三台状墓冠露出土面,石板下面浅浅的墓穴中摆放着墓主人的骨灰罐,无碑记。依稀可辩的是圆形,墓冠周围的石盖板上有八角形图案,墓冠正中有个难以辩认的符号,当地人称这种奇怪的墓为“摆依坟”。
一九八一年时任楚雄市文化局局长刘纯龙和历史文化“学者”余立樑曾多次来考察,并向州彝文研究所汇报,当年,中科院社科院著名学者刘尧汉老先生曾两次对“向天坟”进行考查,经考证这些坟墓是彝族先民的“向天坟”,至今约500年的历史,而且是测定彝族十月太阳历历法的古观象台,这种历法以地球绕太阳一周恒定为365.25天,每年分10个月,每月36日,一年360日,其余5日(每4年加1周日为6天)彝语叫“党姿”,意思是作为祭祀的节日,在这几天中出生的婴儿,男孩加1岁,女孩减1岁,该方法还由祭司插杆观北斗星定寒暑,北斗星斗柄正上指为正北日是“大暑”, 正下指为正南日是“大寒”,这是彝族先民创造的一种十分科学、准确、简便的方法,是彝族古文化的精华和明珠,堪称彝族古文化的活化石。以口夸村现存30余座“向天坟”是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彝族先民们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好好保护、珍惜。在各级的支持下,2004年由原来的市级文物单位升格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编辑:蓝色愿望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