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民风习俗

山尖山歌会

作者:嚓玛偌文章来源:http://www.cxyzbm.com/ns_detail.asp?id=500550&nowmenuid=500120&previd=0
发布时间:2016-03-08 09:08


 

楚雄市有少数民族人口10余万人,其中彝族人口占民族人口的90%以上,他们世世代代居住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在创造了丰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每当节日喜庆之时,都要吹响笛鲁,拨动三弦,吹起芦笙,奏起欢快的乐曲,欢度自己的节日。

楚雄彝族传统节日很多,一年到头几乎月月有节日,这些节日大多称为“赶会”或“歌会”。每到节庆时节,人们都会前往约定俗成的地点赶会。在这些众多的节日中,要数“三尖山歌会”最为隆重,规模最大。每到歌会,人头攒动,场面蔚为壮观,每每与会人数多达数万人之众。

三尖山歌会的地点是在市辖区内三街、八角镇和树苴乡三乡镇交界的地方,那里三座尖挺的山峰巍然耸立,自然景色无比优美。传说,三尖山是三位美丽的彝家姑娘为了寻找被夜猫精吞噬的太阳,历尽艰辛找回了光明,但不幸殉身,姑娘们美丽的玉身化成了三座高耸的山峰,因之得名。

居住在三尖山周边的各族群众每年要在三尖山赶两次歌会。会上,人们做买卖,会亲访友,跳歌唱调子,一片欢乐景象。最富有情趣的是那沸腾的跳歌场,这是青年人们的天地。按照彝家风俗,跳歌场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场所,也是青年们寻求配偶谈情说爱的主要地点,他们通过跳歌选择自己的如意伴侣。

根据地方志记载:“四山夷人跳月踏歌,吹葫笙、竹笛、弹月琴和其声”,“以节跳月为乐,婚丧皆然”。楚雄市境内彝族跳歌,就是“节歌踏月”的简称,含“歌”与“舞”两个内容。“节歌”就是踏节和歌,主要有“阿苏嗻”、“阿乖佬”、“冷气腔”、“仁义调”、“江迤调”以及“青棚调”等;跳月,通称“跳歌”、“跳脚”,主要有“翻歌”、“攒歌”、“天亮歌”、“姑嘎姑咧”和“江迤歌”、“马四膼”等几种,均以大三弦、小三弦、竹笛、芦笙为伴奏乐器。

“跳歌”,又称“方歌”,是楚雄彝族主要的舞蹈形式,流传面广,在彝族地区深受喜爱。舞步有“颇姑”(“一翻歌”至“五翻歌”)、“咂姑”(团结歌)、“麦特姑”(天亮歌)、“嚓玛姑”(老人歌)、“八角穿花”等十几种。翻歌只跳不唱,跳歌通常围成圆圈,人数多少不等,舞步刚健有力,节奏强烈。

“阿苏嗻”山歌,俗称“调子”;“阿乖佬”又称“跳戏”。在“调子”中,主要有“青棚调”和“散调”两种。“散调”通常是临场发挥,即兴编词,内容主要是谈情说爱,诉说衷肠,表达心迹等,较为自由灵活,歌手们大都能出口成章,对答如流,词句生动形象,曲调清丽悠扬,十分有趣感人;“青棚调”则有相对固定的篇章,类似叙事史诗,根据所述对象确定演唱内容,演唱场合较为庄重正统,演唱完“青棚调”全本需要一个整天和一个整夜。三尖山歌会上,通常只演唱内容较为欢快的个别章节。

 

 

 

文章编辑:阿施莲香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