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民风习俗

彝族神房及供奉仪式简述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http://www.wtoutiao.com/p/161AQXh.html
发布时间:2016-03-24 08:14


一、小神房的修建
         相传,彝族老人去世之后会变成老虎。小神房起源于对老虎的崇拜。修建的主要材料是泡木和丝茅草,其造型就象一只俯卧在地上的老虎。由于老虎的彝语发音为“罗”,类似于黔西北地区多数彝族人的自称“诺苏”。明清时代,汉族进入定新之后,不明就里,将彝族人称呼为“罗罗”,并且认为这是蔑称。而彝族人则认为这是把自己称呼为老虎的民族,并没有感到什么不敬之处。
修建小神房前,准备两尺左右长的泡木柱子四根、三尺左右长的泡木横梁一根、直径一尺左右丝茅草一捆、五六尺长竹片若干。修建神房时,先将四根泡木柱子分成前后两组,交叉着钉在地上,前面两根的交叉点比后面两根的交叉点高一些,形成老虎双脚交叉俯卧于地的气势。
        钉好四根柱子后,先把横梁剖开的一面朝上放在柱子的交叉处,用薄薄的竹片把它与前后四根柱子捆绑在一起,形成神房的脊梁,再把丝茅草的根部弄整齐,堆放在横梁上,将丝茅草上半部分往前拉一寸左右,使草根与前面两根交叉的柱子形成老虎倒三角的脸形,并把用两块泡木板子夹起来的一组夫妻神筒平放在长短草根之间。丝茅草和神筒放好之后,用竹片将其捆绑在横梁之上,并将丝茅草的长草尖辫成老虎尾巴的形状,小神房也就建成了。这样不仅使老虎额头的形状更为逼真,还更好地保护神筒少被日晒雨淋。
       二、大神房的布局
         彝族的大神房类似于普通的住房,以五柱单间或三柱单间最为常见,由族长掌管。在过去,大神房一般都是木房子,有一部分家族条件较好的修成砖瓦房。
        大神房正对大门的一壁,安放一张长条形的供桌。在供桌上先放一排泡木板子,再在泡木板子上排放神筒。排放神筒时,要按辈份分开,上辈老人在前,下辈老人在后。同一辈人的神筒,再按各房分开,长房在前,幼房在后。同一房人的神筒,又按男老人的年纪分开,哥嫂在前,弟妹在后。夫妻的神筒,用竹片串连在一起。串连的时候,男老人在前,女老人在后。如果一位男老人有多位妻子的,根据迎娶进门的顺序进行排列,并串在一起形成一组神筒。如果家族人丁兴旺,出现小辈人去世的,老辈人还健在的情况。为了少翻动神筒,可以先按照去世或抽取神筒的时间先后顺序排放神筒,等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再按照前面的规则排放。神筒排放好后,在上面盖一层泡木板子。
        根据彝族的规矩,太老的神筒,背入高山悬岩洞内安放或者烧掉。对于应该处理但还没有处理的老神筒,可以在神房左边的墙壁上,挂一个用竹片编成的小箩筐,把它们暂时存放在小竹箩里。这种小竹箩,称为祖箩。神房右边一壁墙前面,摆上几张桌子和板凳。桌子用于暂时存放供奉老人的祭祀用品,凳子供年纪较大的供奉者休息。
      三、神房的清理
        根据彝族传统,每年第一次到神房进行供奉之前,都必须对神房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
神房的清理工作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对神房周边的环境卫生进行清扫,包括平整道路、铲除草木、打扫卫生等。另一部分是对神房环境的布置。在供奉小神房的年代,如果神房太陈旧了,要对神房进行翻修。布置神房环境之前,要先上山去找泡木叉叉、泡木横梁、泡木立柱、豆豉叶、冬青叶和丝茅草。材料备齐之后,再回到神房里削泡木叉叉。神房清理完毕,要夹来烧红的煤炭进行“打醋坛”,对神房进行熏蒸,然后宣布神房门开放。
       “打醋坛”是彝族社会里一种重要的宗教仪式。起源于早期的蒸气消毒。据说,很早以前,彝族人居住的地方到处是高山大箐,水源充足。很多植物和动物死了之后,都会在山上或水里腐烂,很多地方都烟气缭绕,人出门沾染上这种气息后,很容易生病。出门回来如果感到身体不适,放几个鹅卵石在火里烧红,然后把它们取出来,用水淋红红的石头形成蒸气熏蒸人的身体,可以将沾染在身上的污秽之气驱散掉。烧煤炭后,“打醋坛”时,直接夹烧红的煤炭来淋水就行了,而且这样的效果,比烧红的石头要好得多。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用蒸气来熏蒸人的身体,实际上就是蒸气消毒。火红的煤炭比烧红的石头管用,因为很多煤炭里都含得有化学元素硫,含硫的蒸气消毒效果比单纯的水蒸气要好一些。随着医疗技术的普及,“打醋坛”给人体消毒,已经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了,但作为一种宗教仪式,彝族同胞依然把它保留在了祭祀活动中。
       四、供奉仪式
        彝族的神房,每年腊月三十傍晚、正月初一早上、正月十五下午供奉。腊月三十傍晚开神房门供完神房之后,才能回家吃年夜饭。正月初一早上先开财门供菩萨,然后供神房回来才吃早餐,再上山去给新坟拜年。正月十五下午供完神房关神房门后,回家供菩萨和吃晌午饭,再上山给祖坟送灯,最后回家照看菜园子。
神房的供品一般包括香一把、纸一捆、烛至少三对、酒一壶、米饭一碗、猪肉(来自猪头部的一坨肉和一块豆腐加汤)一碗。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外加鞭炮一串、粑粑两个、供果一组等。去供奉神房时,带上酒杯一个、汤匙一个。所有供品和工具,都要在家“打醋坛”后,再送上神房。
        神房里的供奉讲究先来后到,无论是长辈还是晚辈,谁家先到谁家先供奉。如果自己不会敬酒、敬饭词,可请其他人作为主祭,自己陪祭。
        开始供奉时,先点烛,再点香,最后烧纸和燃放鞭炮。点烛时,第一架泡木叉叉处插一对,神房里至少插一对,第三架泡木叉叉处插一对。点香时,第一架泡木叉叉处插三柱,每组夫妇神筒的前插三柱,第三架泡木叉叉处插三柱。第三架泡木叉叉的右边,插三柱供土地,再插一柱供讨口要饭者。如果香不多,神房里每组夫妇神筒的面前,也可以只插一柱或两柱。纸的烧法与香的插法类似。烛、香、纸到位后,鸣炮。也可以在敬完酒和饭之后,再鸣炮。
        一边用汤匙舀一点米饭,再在肉或者豆腐上点一下,加点汤后倒到豆豉叶上。无论是敬酒还是敬饭,都要保证敬到每组夫妇的神筒,也就是说,每一匹豆豉叶上都要滴酒倒饭,表示所有的老人都得到了供奉。
        除了三架泡木叉叉前面外,还要对第三架泡木叉叉右面的土地菩萨进行供奉,对讨口要饭者进行施舍。
        正月十五傍晚,整个家族都供奉完之后,就可以关神房门。关神房门时,要将泡木叉叉、冬青叶、丝茅草疙瘩、豆豉叶等全部收集起来,放在神房的后面,任其自然腐烂。如果第二年清理神房时,这些东西还没有烂完,再集中起来烧掉。
        按照彝族的传统,每次去神房供奉时,都要烧一堆火。这堆火除了宗教意义之外,还可以起到焚烧神房周边的杂草杂木、通知家族成员、让等候祭祀的人取暖等作用。

 

文章编辑:腊罗巴吉才柱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