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民风习俗

彝族文化系列【民间工艺】

作者:微信号“小凉山彝族文化”文章来源: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xODA5MjQ2OA==&mid=403922244&idx=1&sn=fb0476406cff7d3656004277aec1640c&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
发布时间:2016-03-28


 

 

 彝族文化系列【民间工艺】

 彝族民间工艺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工艺主要有服饰工艺、漆器彩绘艺术、银饰工艺、纺织技术、擀毡技术、毕摩绘画等。

精美的服饰工艺

彝族的服装常用自织的布料缝制而成,虽然款式复杂多变,但衣物用料色彩比较单调,还得以不同的服饰工艺加以装点美化。彝族用以美化装点服装的手工技艺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纹饰刺绣、蜡染、布拼、镶补和滚边等工艺技法。

刺绣和纹饰是彝族服饰工艺中最广泛和常用的手工技法,二者相辅相成。彝族女性从小就开始学习针线活,娴熟十字挑花、平绣、垫绣、引绣、缠针、乱针、长短针等刺绣手法,在穿针引线中把彝族传统的纹样图案刺绣装饰到需美化的衣物部位。刺绣工艺精细,色彩鲜艳夺目。彝族传统纹饰图案内容广泛,包括有象形或变形的动物、植物、山水、天象、日常生活用物等图纹和抽象的各种几何形图纹。天象图纹有日纹、月纹、星纹、彩虹和云纹等,植物图纹有蕨草纹、马樱花纹、茶花纹、草莓花纹等,动物图纹有羊角纹、鸡冠纹、虎头纹、犬齿纹、乌纹、蝶纹等,日常生活图纹有火焰纹、火镰纹等。

除了上述服饰工艺外,彝族还会在衣物上大量使用镶嵌、拼接、滚边、锁花、盘花等工艺技法。滇中和滇南彝族妇女银泡镶嵌的鸡冠帽,滇东南花倮妇女身穿的由上百块小三角形色布拼接而成的对襟衣和花裙,小凉山彝族女性衣襟边盘花滚饰的回纹线条装饰等,都是不同服饰工艺在彝族服饰制作上的具体表现。

精细的银饰工艺

彝族以佩金戴银为贵,传统上有本民族的工匠和锻造打制金属制品的小型作坊。其中,银器制品的打造是彝族金属锻造工艺的重头戏,一般不用模具,大都以阳刻、镂空、镶嵌等工艺技法,纯手工反复冶炼打制和修整而成。彝族的银器除银碗、酒器等器皿外,多为服饰装扮用的佩饰品。主要有装饰在帽檐和衣襟边的银泡,头饰上的银簪,耳饰上的耳环、耳坠,颈饰银牌,腰饰围腰链,银链组合的胸饰挂件,戒指、手镯等首饰和其他装饰用物。这些银饰品或直接做成日月星辰、花鸟鱼虫的图形,或在银器表面精心镂刻彝族传统纹样图案。银亮闪光的佩饰与色彩艳丽的服装相辉映,靓妆下的彝族姑娘更显婀娜妩媚。

古老的擀毡技术

擀毡与纺织都是彝族制作服装时常用的两种工艺技法,二者有很大的区别,相互间也有一定联系。

云南彝族的擀毡工艺主要流行于滇西北和滇东北居住在高寒山区的彝族民间。擀毡是男人的活计,工序虽不复杂,但比较费力。擀制出来的毛毡成品分单披和双披两种。擀制时,先把剪下来的羊毛撕松后铺在篾笆上,用竹质弹弓将羊毛弹绒,然后根据毛毡的不同类型,将毛绒按分量均匀地平铺在竹帘或篾笆上,一边用口喷洒温水,一边用手脚使劲搓揉挤压,使毛绒黏结成毡。成毡后,单披设以上端缩口即成,而双披则需折成数百皱褶,再用木板夹紧定型方可。无论是厚实耐磨的单披,还是柔和保暖的双披,都是彝家人家居或外出时随身携带之物,散发出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

独特的漆绘艺术

上承岩画风格,下启传统绘画图式的彝族传统绘画艺术——毕摩绘画,产生于古代民间的宗教活动,是依据彝族历代先民原始宗教信仰需要,以彝族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图腾、神话故事、祭祀舞蹈动作等为表现题材,运用独特的风骨画法、奇异的格调进行系统、形象、生动的图解并创作在羊皮、丝绸、布帛、土纸、木板、经书等载体上的绘画。其内容具有现实性和广泛性,集中反映着彝族的阶级社会、宗教信仰和家族、村寨等的相关事件。

彝族房

凉山毕摩绘画是彝族传统绘画,它被历史封存下来,很少受外来绘画的影响,它直接来自于生活和自然,不经雕琢和模仿。其内容单纯、直率,极少掩饰,至今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形式。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艺术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凉山毕摩绘画的乐趣不仅仅是审美本身,更重要的是它能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文章编辑:腊罗巴吉才柱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