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民风习俗

新平县非遗中心深入村寨调查收集彝族传统“祭龙”习俗

文章来源:微信号“玉溪市文化馆”
发布时间:2016-05-12


3月31日至4月2日,是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漠沙镇平安村阿波德小组传统“祭龙”活动日,非遗工作人员深入村寨,拍摄记录了整个“祭龙”习俗。 “祭龙”是阿波德小组自古传承的祭祀活动。在村人观念里,“龙”已不仅仅是象征雨水的龙神,而是集诸多神灵于一身的以“龙树”为象征的村寨保护神。

“祭龙”时间一般为每年农历二月第一个属牛日,整个“祭龙”程序要3天。第一天,要拜祭保佑寨人出入平安的神灵,彝语“塞切都”。在寨人常走的路上挂起平安绳,然后祭拜“水龙神”,祈求保佑寨子水源充足,庄稼丰收。最为重大的是第二天祭“寨神龙树”。一大早村人就要在祭台下扎起牌坊门,所有祭拜的人员以及向龙神祭献的祭品如猪、鸡等在打过醋炭火后都要从牌坊门下过。祭台上摆上米、酒、钱等祭品,然后进行杀生祭献,彝语称“书布”。接着,当年有新生儿出生的家庭要一一拜祭,生女儿的献上9斤豆腐,生儿子的要祭献鸡、酒等。随后,由祭师祭献上烹煮好的猪头、猪脚等熟食,彝语为“迷布”,每家再轮番祭拜。完成后,各家户主围坐在祭台脚礼餐,称为“吃大席”,在席上由龙头主持讨论决定寨内集体有关事务。“吃大席”后,祭师挑选出6位不同姓氏夫妻双全的男性向龙神跪拜,求告村内定下的“祭小龙”日子龙神是否允准。若求拜三次还未成,就另换6名人员。求拜成功后,每户家庭妇女便每人头顶一个簸箕自牌坊门顺序进入,簸箕内装有五谷、一块肉和一把镰刀,妇女们以反时针方向围龙树转4圈,同时,在上方还站有3人,模仿风声、雨声和雷声。在妇女转圈时,不断洒下雨水,代表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结束后,所有人员从祭台退场,由弦子手带头,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把祭师、龙头背着、抬着,故意摇来晃去,颠簸着送回家。场上开始笑闹、聚餐、歌舞狂欢直至次日凌晨。第三天接着祭山神、祭虎神和祭山神庙,祈愿山神保佑山林繁茂、虎神保佑寨子平安、庙神保佑天地顺和、六畜兴旺。白天,在祭师的念颂声中,整个祭祀场面庄重肃穆、神秘悠远。晚上,村人们唱起阿色阿哩调,跳起大四弦舞,彻夜狂欢不停。

“祭龙”不仅是寨人祭拜“龙神”,祈求美好愿望的日子,也是他们歌舞传承、娱乐狂欢的重大节日。通过调查收集,工作人员了解了彝族古老的“祭龙”习俗,完善了部份彝族文化档案。

撰文:陈云珍

摄影:陈云珍

 

文章编辑:蓝色愿望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