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火塘文学

记德宏职业学院“三棵树”文学社彝族社长李晓猛

作者:高文
发布时间:2009-12-27投稿人:高文


李晓猛,德宏职业学院“三棵树”文学社社长,一位才华横溢的彝族大学生,来自古自祁国故地红河州弥勒县。初见晓猛是9月我刚到德宏职业学院教书,一次给全校学生做学术报告,报告结束作为文学社长的晓猛很快找到我,要求把我的讲义给他,他正准备出一期学生书刊。我很高兴大学生们对学术文化的兴趣,说句实话这所边远地区的高校,刚从中专学校升格成大专,文化气氛一点都感觉不出来是所大学,学校的软件和硬件都显得比较的差。学生感觉到的只是迷茫和无助,看到这些学子使我觉得应该要为他们做点什么东西,此时我更觉得肩上有一种莫名的压力。后来由于工作和教学任务的繁忙,每次晓猛打电话要稿子,我总是一拖再拖。我经常信誓旦旦的向他许诺,可当他一次次登门拜访的时候,总被我的忙的托词打发走,他走的时候两手空空,我站到他的身后看到他繁忙的背影,总充满一种欺骗的罪恶感。每次远远看到他我总有种想逃的想法。后来我在编辑出版着本年度学校的学报,每天都要阅读大量的稿子,这些稿子的质量很低,没有摘要、没有关键词、没有参考文献、没有英文翻译,没有这样,没有那样。我被这些琐事累着烦着,被教学中很多细小的事情缠住。来到这个地方我们这些彝族人,离开了自己习惯的文化圈子,来到一个傣族的文化圈里常常让我们感觉到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文化阵痛。我们要组织起来,在傣族的地上建一个我们彝族的文化坐标。我决定组织全院彝族学生过一个快乐的彝历新年。昆明的白兴发教授催促着我参加贵州全国彝学会的事情,我也想去看看那种盛况里瞻仰我们的彝族那些可亲可敬的专家学者。可眼下我确实走不开。我决定不走留下筹备彝历新年晚会。

晓猛和杨永林两个小伙都是彝族,而且都是同班,他们还有重要的一层是“亲家”。杨永林是我们彝族学生的负责人,负责全部的事务,晓猛负责话剧的排练,剧本是我写的,大概的意思是在寒冷的冬夜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和一个小乞丐被世人责骂和殴打最后小乞丐死在暴风雪中,晓猛扮演小乞丐,离演出只有三天我的剧本才写好,时间有点来不及,可是晓猛和他的搭档李宏琴一遍遍的演练,当一演出就博得全院师生们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晓猛是个很认真的彝族医学专业的大学生,他说:'“我觉得卑鄙的人我会不和他交往,不管他在现实中有多了不起。”做一个彝族人我想就要坚持我们祖先留下来的祖训,无论生活还是文学都不能丢失了我们的良知,以前这样、现在这样、永远也这么样,这就是彝族人的样。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