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8-19投稿人:吉木哈学
糯黑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圭山镇,糯黑”是彝族撒尼语,“糯”是猴子,“黑”是水塘,其意义是猴子的水塘。村落里的房子基本围绕着这个水潭而布置其结构。
七月的糯黑,青山绿水,阳光明媚,气候凉爽,成了人类生活的仙境。偶尔有暴雨来洗刷一下这里的人文环境,翻开历史的另一页。因此,暴雨之水构成了水塘的生命。站在糯黑边上, 看塘里青绿的水景,也让人陶醉,水塘里每天都与人们一起演绎着这里的人文生活历史。糯黑之水的清洁之美可以用撒尼人的人性之美相提并论。
在水塘里,能看到水塘四周的房子,房子是水塘里的天宫,是水塘存在的价值所在。但仔细一想就得到一个结论,是水塘养育了这些房子的成长。水潭两边的杜鹃山和蟒蛇山的景色,可能伴随着水塘一起从远古走过来。水塘养育了这两座神奇的山,还是这两座山养育了水塘的青色,我不敢对他们两者作出任何判断,因为我的生命没有他们两者长,还是让他们在来相互协调吧。在水塘里,也能仰望到水塘四周的人行道和公路上行走的人、车、羊、牛等,他们可能看不到他们在水塘里的行踪,但是他们每天都可能在水塘里行走一次,如果他们看到自己在水塘里行走了,他们也觉得那是自然的事,自己也有这个能耐,这是生活者的一种特性。但人类很多时候是看不到自己行走在什么地方,自己在干什么的。作为糯黑之水,或许能会体会到人类的这种特性。
暴雨之时,水塘里一片欢笑,四周雨水以各种形状进入水塘里。有些雨水直接掉落在她上面,激起许多一层又一层眼波。周围房子上的雨水,他们是背着房子和地面上的灰层先相互问候后一起拥进水里,让糯黑之水卸掉他们的包袱,与他们一起在水塘里自由自在地生活。
如果我们每天都观赏到糯黑之水,就能看到村落里的男人开始在水塘里钓鱼,有的坐在水塘边上,对着糯黑之水,边谈笑边守着鱼竿。勤劳的撒尼姑娘和妇女们也来水塘边洗麻绳和衣服,当她们注意到我们这群陌生人在关注她们时,她们以彝族人本有的温馨质朴的脸面和羞怯的眼光与我们交流着。当我们离开时,她们的笑声就传向我们的耳畔。她们在水塘边的耕耘从不影响糯黑之水的风景,从抹杀不糯黑之水的生命,糯黑之水依旧演绎着糯黑村寨的历史之河。同样,她也在默默地为人类生存尽一份自己的义务。
如果要说糯黑之水的品质的话,就看这里勤劳的彝族撒尼人的品质吧。我们可以通过糯黑之水看透撒尼人们的人性之美;如果我们没有机会见到糯黑之水,就来找撒尼人聊天吧,他们的身上也有糯黑之水的特质,即那朴实而真实之美。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