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火塘文学

烹饪大赛竞争力大 不负众望花落彝家

作者:高文
发布时间:2010-09-27投稿人:高文


 

今天在西南民族大学老校区一年一度的烹饪大赛在历经激烈竞争后落下帷幕。最终,楚雄彝家女大学生叶庆倩和她的搭档白丽娟以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彝家“木瓜鸡”折服了全场的评委和观众一举夺魁,获得大赛“一等奖”和最佳“推广奖。”叶庆倩来自大姚石羊古镇,爸爸是一所中学的教师,妈妈在石羊古镇旅游景区上班。从小叶庆倩受到父亲的熏陶,父亲给她讲关于石羊盐运史,从宫廷贵族讲到贩夫走卒,一有时间她缠着父亲要父亲带她去看《大王操兵》、《阿左分家》 ,去乡下听梅葛调。由于受到彝族传统文化熏陶,刚上大学的阿倩在很多方面就表现出较强素养。冷静、稳健、礼貌、独立是她给人留下的深刻映像。看着她在比赛现场的稳健、利落的动作就会让你赞叹不已。她说饮食文化也是彝族文化的核心因子,饮食文化里有彝族营养学、礼、和哲学。她本次比赛就是要借用美食这个载体把彝族文化、哲学、展现出来。

阿倩告诉我彝族饮食文化中蕴藏着各种感情。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欢的饮食则抱着的文化体验的心情。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彝族人民凭借彝乡多彩的自然环境、丰厚的自然资源,用勤劳的智慧,创造着幸福美好的生活,传承着独具特色的饮食习俗,书写着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彝族美食----养育一个民族,陶醉整个世界。

阿倩说人生在世,吃穿二事,人虽然作为高级动物,但仍需要与普通动物一样“吃”。所以,零零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美食也孕育而生,从古至今,长盛不衰。饮食行业也成为三百六十行重要的行当,而饮食业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说的更直接些就是一种“吃”的文化。我们彝族的饮食文化就是要树立精品意识。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要体现着 “精致”。尤其是现在非常注重个人身体保健的现代社会,我们彝族的饮食向精致化发展,让其他民族同胞惦记着彝族美食,享受着彝族文化。

当我在不断赞叹她的时刻,她羞涩的告诉我成功得于她们团队另外两个好伙伴,一个傣族另外一个白族同学的帮助,这就是我们彝家的阿倩,一个谦虚而又执着的女孩。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