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2-22投稿人:吉木哈学
与一个陌生人对话
A
一个陌生彝族人说:“那么多彝族人研究老祖宗的东西干嘛?能继承、了解就已经不错了,干嘛老研究。多出几个干实体、高科技类这民族发展才会更好。其实个人觉得所谓的民族学者,对民族文化的了解还不如毕摩了解的多,只是他们带了个孔老二给的头衔而已,比毕摩会多写几个汉字而已。”
吉木哈学解答:这句话放在现实生活里好像很“对”,但对于一个民族的过去和未来来说,则是一种“无知”。彝族像木头一样行尸走肉的人多了,才把彝族这个民族引向祸水。从你的字里行间中,我们就知道你对彝族文化了解甚少;什么叫彝族文化你都还不清楚。毕摩是彝族这个民族存在的理由所在,也从远古走到今天的精神柱子。科技可以解决一个民族的吃饭问题,但不能解决一个民族的精神特性。我们现在需要所有彝族都去信仰毕摩,在毕摩的精神家园里找到自己精神上的温暖。我们也需要科技来支持我们的衣食住行,但我们也更需要一种精神来支撑我们的躯体。一个没有自己精神的人,是一个可怜虫;一个没有自己精神的民族更是一个可怜且可悲的民族。彝族自古有自己的精神体系,毕摩是这个体系的中心柱。毕摩创造和继承彝族文字,谱写彝族历史文化,从而让彝族人拥有了自己的精神空间,我们为此而感到自豪,也应该感谢自古毕摩们。我们彝族人都应该去了解毕摩,信任毕摩存在的合理性,去毕摩那里去找回自己所在的坐标。
B
陌生人说:在博大精深的彝文化面前,我们都还只是个孩子,即使吃这饭碗的泰斗级前辈们也不会冒然的说他对川滇黔桂整个彝区文化有多么的了解。可吉木哈学博士似乎误解了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说彝族应该多出些其他领域的人才,这个民族文化生活水平进步的才快。即便吃这碗饭的博士们对本民族的了解不如毕摩们了解的多,他们仅是会驾驭汉字而停留于形式上,更多只是做些寻根的事宜。根据你这逻辑,彝族毕摩们除了解决自己和家人的饭碗外,还承担起彝族文化的创造和传承。在大小凉山那些贫瘠的土地上,彝民们即便快要停止呼吸了,也要找个毕摩来驱鬼念经,丰满病人的精神躯体?每天都还把歌放在酒里唱。我们彝族需要这样的精神生活来与时俱进吗?
吉木哈学解答:你好!感谢你的话让我想了许多东西。为何彝族有这样博大精神的文化,为何有那么多人去研究都研究不完,这是自古毕摩的贡献。
“慈爱”是毕摩仪式的“开头语”。
彝族确实需要其他方面的人才,比如行政学者、计算机学者、经济学者、法律学者等形成多维一体局面。
但作为彝族人,不管做什么,首先要找到自己精神归宿。现在许多彝族人物质很发达,但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精神处于混乱状态,或者有人盲目地追求物质,把生命不当一回事。原因在于价值观出现问题,就是没有自己立身的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生活观。
你说的没有错,彝族毕摩教需要一些改革,适应社会,但改革并不等于放弃毕摩,彝族文化和彝族人都需要毕摩,否则这个民族在温暖的火塘边吃饱肚子而灭亡,甚至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掩埋于大海里。自古毕摩除了解决自己和家人的饭碗外,确实承担了记录和传承彝族文化的责任,并且在做毕摩仪式过程中,教育了民众,让民众有个心灵上的依托,同时,大毕摩也能治疗许多病,他们自己有传统医药,只是神秘化和神圣化吧了。毕摩的饭碗与其职业是相互支撑,自古大毕摩可以脱离劳动,把传授彝族文化作为他们职业。社会发展过程中,突然间把毕摩纳入现代社会,被强迫纳入劳动者行业,毕摩自己都不知道怎么适应这个社会,但彝族人平时生活又不能缺少他们。彝族叫喊毕摩来驱鬼念经,这是其他民族人见了毕摩后对毕摩的一种鉴定。毕摩仪式丰富多彩,有祝福人生仪式,咒人仪式,招魂仪式,洗礼仪式,祭祖仪式、祝福家庭仪式、生育仪式,咒鬼仪式等。这些都体现了毕摩不仅咒鬼(像魔鬼一样的人),而且祝福人类繁衍和幸福。还有教育人生的功能。
因许多彝族人(所谓知识分子)和学者不了解毕摩,所以他们向对外宣传彝族毕摩文化时,没有自己主见,甚至失去了说话权。让其他民族人随意乱说和指点彝族毕摩,让毕摩和彝族人们都无法抬头,接间也就否定了整个彝族文化存在的合理性。
现在毕摩怎么发展,这关系到整个彝族文化怎么发展的问题,也关系到这个民族的延续性问题,也关系到每一个彝族人的生活价值观问题。所以,作为一个彝族人,不管我们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好好学习自己本民族文化,这样既能给后代人交代一些东西,又能与外民族对话时,自己也有话说。否则,我们吃饱了肚子,悲哀中完成自己的生命。作为一个彝族人,不能随意对毕摩进行褒贬。“褒贬”本身是一种无知,许多其他民族人对毕摩进行指指点点,这是因为他们对毕摩的一种“无知”。
因我生在彝族文化里,能说彝语、能体会彝族文化,但不太了解彝族文化。因此,我现在继续学习彝族毕摩,学习彝族经文,与毕摩聊天中学习毕摩仪式、彝族天文、历法和故事等。学了几年,现在勉强与毕摩对话,勉强对外民族交代毕摩文化的价值观。但还不达到传授的地步。所以,我还是感谢我们的祖先,能留下那么多东西让我学!
毕摩逐渐在开始与时俱进,只是许多彝族人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开始抛弃毕摩吧。但自己的心灵又是空虚的。毕摩在招回彝族万能之神“恩体古兹”,再次回到人间,改造和教育那些不孝的彝族后代子孙们。
回不去de孩子们
从前,有一个孩子,他的父母在无辜中去世了,他一个人孤守着家里的房子。有一天,来了一群人,他们把孩子赶走了。孩子哭着离走时,这群人对孩子说:“孩子,我们会让你过好日子的。”
回不去孩子们:我们都过得很幸福就好了,在哪里都一样。可我们没有过好,我们被人挤压了,我们被人踢出门外了。我们破烂的灵魂在四处奔波,寻求一个完美的家。但是完美家只是我们的想象罢了。其实所有的一切都有欺骗在里面。有人说:“让我们过好生活”。这句话我们相信吗?我们被人踢出门外了,还安抚我们的心,“我们让你们过好日子”。
一个很注重礼节修养的民族,走进了一个礼节混乱的世界。这意味着什么吗?因此,我们要切记:“彝族万能之神恩体古兹为何淹没人类,这是因为世上的人们言行举止混乱,子女打骂父母,人类敢打死天神。因为人类没有禁忌,无所不为。因此,恩体古兹决定放洪水淹没这一代人。”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