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火塘文学

“真像”还是“假象”

作者:投稿人:吉木哈学
发布时间:2011-03-01投稿人:吉木哈学


 人有一种欲望:“无意识之中把自己的经验来考验或模拟别人的生活。”人有一种假想:“在自己的头脑里,先把美景刻画出来后,再去追求。” 


 
 甘洛土司房子

兹摩木列(岭光电)是甘洛有名的土司,也是出名于彝族地区的兹摩。我小时就听说了关于他的一些传说。这则传说是我们小孩时相互流传,后来大家都忙于学习生活,没有人提起过,我也没有问过大人们,这是否真的。时间久了,这则故事就变成了模糊的记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有意思。

有一个孤儿(兹摩木列),被一家有权人家养了起来。后来一个权利更高的人要求,把这个孤儿杀了。那养父舍不得杀孤儿,又被权势逼迫,没有办法。养父家也有一个与这个孤儿年龄相当的孩子,但这毕竟是自己的亲人孩子,怎么舍得呢。有一天,大权人要求取回孩子的命时。养母抚着泪去卧室里看孩子,孩子居然变成了一只虎。养母觉得奇怪,就叫丈夫来商量。两夫妻觉得这个孩子不简单,应该收养起来啊。 这样把自己亲生的孩子拿给那个权势人杀了。这个孤儿就得救了。

后来,有一个海棠人告诉我关于木列惹的另一则传说。在海棠一带流传的故事和我们村子里相传不一样,但都涉及到了虎。木列惹在羊仁安家生活时,有一天,孩子做一个梦,梦见两只老虎在屋背后的山上行走。第二天早晨,他把这个梦告诉了大家,中午时人们都看见,有两只老虎在山背后行走。羊仁安妻子觉得这个孩子很灵气,应该好好培养,送他读书。

在我们村子里,有许多关于木列惹的传说,这些传说对我来讲零零散散的。后来,偶然间我读到岭光电的《忆往惜》,被木列惹的传说蒙蔽的心结被打开了一半多。我把传说和《忆往惜》的内容结合起来思考和罗列一下其路径。觉得还是相互符合。

今年春节,我到田坝一带去考察苏尼。无意间去了岭光电宅止背后的山上。因朋友的表哥结婚,为了赶时间,我们坐车上去,没有多久就到目的地。这个村叫扎嘎达(麦地村),这个村基本上是骆家人居住,彝姓为hlo(阿莫惹古直系)。以前,他们都是岭氏的平民。是居住在岭氏旧宅背后山上,垂直相连。我要求朋友回去时,走路下去,看望一下岭氏旧宅还在否,看一看那里的地形。朋友抉择了他小时经常走的路,他说走那条路,在山坡上可以望见岭氏居住地全貌。看望岭氏居住地的念头由来已久,我读《忆往惜》后,更加向往了。

有一条依稀可见的小路陪伴着山脉,山脉的一边是一条很深的沟,从上面望去,头有点晕;另一边则有点平,但斜着沿伸去,不远处就有人居住。这座山脉直接延伸到岭氏旧宅,我们沿着山脉下来。据朋友说,他小时候,每当过年时,都要背肉沿这条路爬上来,去舅舅家拜年。可只从那条公路通后,很少有人走这条路,他也十多年没有走过这条路了。路边有一层厚厚的草,长的有一米多高,草已经枯萎成黄色,但仔细看,草干是白色,叶子黄中带白色。如果远处看还是一道美景。

我们沿着这条路下来,因好久没有走山路,我们走的是下坡路,走起来很吃力。走过一段时间后,我想休息了,就劝朋友休息。朋友说:“下面的那个坡上坐着看风景,那里可以看到下面的全景”。可我们到了那个坡后,也看不到下面的风景。朋友说:“下面的那个坡上去就能望见了”。我们又坚持往下走,到了他所指的那个坡后,又是一个平坦的坡陡,看不到下面的风景。这样走了五六次,还是一样。最后找到一个高大的石头上休息下来了。因那些坡陡和小路构成了这个山脉是阶梯型,一个坡蒙蔽另外一个坡,一直到下面。所以,我们还是看不到我们事先设想的那个风景,路就开始绕着斜坡下来了。

当我们沿大路来到胜利乡斯补小学时,学校门是锁着,学校旁正修一座房子,学校房子全是现代建筑,但渗透了许多彝族文化元素。我知道斯补小学是岭氏久宅所在地,但这边看不到旧宅。我们来到乡政府,这里基本居住着彝族,其中有些房子还是老式彝族土房结构。因在我的记忆里,巴莫曲布莫等一些前辈学者好像要修复土司房子设想,是否修复工作,我就不知道了。后来,我们问这里的居民,他们说在学校背后就是。我们来到学校背后去看,从围墙上望去,可以看到房子结构,确实是清朝的房子样式。我们来到背后看时,就能看到房子里面好像有依稀的桌子。房子背后四周,远看有几根大柱子撑着房顶,像是大的木柱用紫红色油漆着。其实,不是木柱,在墙上用油漆画上去的。

我们都拥有一个梦想,可这个梦想是真象还是假象,由谁知道呢?我们走过的路,今天是一条路,明天依然还是一条路吗?我真的不难想象。今天,我们做好一件事,明天我们还能做好另一件事吗?我真的不敢冒言。但是,人们都希望别人的生活与自己的生活一样,或按自己的生活惯性来生活。无意识中让别人走自己走过的路,说话方式也跟自己的一样才行,否则他认为你是另类。

假象可以引领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进入我们预先想好了的生活圈里。当我们进入先前我们设置了的假象后,真的是那样吗?每当这样的事发生在我们身上时,确实有点失落感;但我们还是进入了一个真象里,这也是收获啊。

如果我们处于迷茫的生活之中,我们可以去问一问智者。在古老的人们之中,智者仍然引领着人类生活的去向。不管是居住方式,还是生产方式。我们肯定人类社会确实有“智者”。

现代社会的智者在那里呢?我们都相信“科学”,那懂或能说“科学”两个字的人都是智者了。可什么是科学呢?多数人还是迷茫之中,只是当我们看到 “科学”两个字的话语时,我们是毫无怀疑的,这是准备的路径。“科学”真能引领人类的生活吗?我还是不敢冒言。“科学”带给人类的灾难,我想也不小,让人生活不安宁的“科学”,能把人类发展好吗?我们走着路看吧。历史会告诉我们真象和假象的。但是,等待我们领悟这两个字的真象时,我们的生活终点也就到了。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