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10-23投稿人:杨林文
短暂与长久,这对相互矛盾相互依存的哲学范畴,无处不在又无时不现。且短暂以炫目,长久以沉静的鲜明态式存在着。
譬如官职这东西,就很炫目了。特别是在当今时代,官员们已没有先驱们的抛头颅洒热血了,也少了前任领导们的艰苦奋斗。如今是和平年代,正向小康社会迈进,享受就成为时代的滚滚洪流,阻挡不住地朝官员们席卷而来。
官员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上天入地了。物质上让他们享受不完,精神上叫他们快乐无限。吃喝玩乐,一律都追求高档的。就是一些正规会议,都可以堂而皇之地挪到风景名胜区去开,几乎没有什么艰苦的事情要他们去劳神了;更不会叫他们去白手起家开创个什么民生大业。先辈和上级组织,早已摸索制定出了一切规章制度,供他们在工作中直接搬用就是了;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富强,送至他们手上的更是巨大的财政支配权,可以任其挥霍。即使他们要在任期内搞个什么民生工程,也无须为规划啦方案啦资金啦等这些考虑,都是现成的摆在他们面前,他们要动一番心思的,仅是如何从中神不知鬼不觉地捞上一笔后,再晋升更高一级的职位。
毋庸置疑,眼下的官员们拥有的是极致的权力。就连我们身边最基层的乡官,他们都可以让亲朋好友们灯红酒绿一番后,买下单来,变通个冠冕堂皇的名目后拿去财政报销。为此,时下的官职让人炫目和渴求到了何种程度?在我们一些彝区乡下,为竞争一个村组长,打得头破血流的已是屡见不鲜了。当然了,一旦爬上官职后,不仅本人,连家人也开始威武了。
官职固然让人耀眼令人羡慕,却是很短暂的。想想,一个人进入仕途后,不管走得多么顺利,都得摸爬滚打至三十出头后,才能获取一定的实权。而到了五十五以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仕途已到尽头。职位不会再提升,要么挂个闲职,要么已退居二线。扳起指头一算,风光的时间也不过才二十五年左右。这二十五年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就不值一提了,就是在人的一生中,也没占到三分之一。现代的人活个八十岁左右是没有问题了。那你说二十五年左右的时间,能在八十岁左右的人生中占有多大的分额呢?这都算是仕途上走得很顺的那些人。
然所有的官员都能像他们那样顺吗?特别是那些心术不正,又采用不光彩手段或通过不正当渠道坐上官位的,国家日益健全的法制,会让他不光彩的手段和不正当的渠道继续存在下去么?且这种人只要做了官后,又总是得意忘形。结果,摇摇欲坠地坚持着坐了一两届的官位后,也就无可奈何地下台了,也仅风光了几年或十来年,就像流星样一闪而过,消失在茫茫夜色,最终晕头转向跌落进泥淖里,可惜了为换得耀眼的官职用掉的人格、尊严和良知等那些最为珍贵的东西。
不说这些流星官员,就是那些平稳度过正常下台的顺官们,一旦没有了职权,便张皇失措,浑身不自在起来。他们这才感叹官职的短暂,人生的漫长。无聊中突然发觉长久的唯有艺术,也就急忙搞起了艺术来。不是搞摄影,就是玩奇石雕树根,或者干脆坐下来写回忆录,甚至要搞文学创作了。他们是想用艺术的长久来挽回和弥补他们官职的短暂。
艺术虽长久,却是很沉静的。在还没有搞成功之前,谁也不会知道艺术人的存在。而除非一些特殊的行业和一些天才艺人,也不会轻易取得成功的。特别是文学创作,成大器者,大都是在五十岁左右。这之前,那些官员们已是无限风光了,可搞艺术的,特别是搞文学的,却在为衣食所累,为生计奔波,寂寞作伴侣,苦不堪言呢。但正因为,有了生活的磨砺、精神的积累和思想的沉淀,达到了一定的阅历后,就变成艺术的结晶问世了。而艺术作品一经问世,也就长久地留世了。
官职的短暂和艺术的长久,就如此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降生了,且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官职是辉煌于人生的中壮年后便戛然而止,落寞就伴随了衰老的晚年;艺术却是亨乐在年迈的晚年,说不定还会长久地荫及子孙后代呢。就是最终没有大红大紫,可搞艺术的人,也没有官员们在仕途上的那种大起大落造成的畸形心态,更少有便卖人格和尊严来换取官职的经历,至暮年都保全了完整的自己,所以,一直都以平稳健康的心态在走着人生。即使在生命的终止之前,他们也会其乐无穷地继续着自己长久的艺术追求。那时候,他们就很是同情辉煌一番后,暗淡中也想搞点艺术来自救的那些退位官员们。
如此,到了人生的晚年,官职的短暂与艺术的长久,就显而易见了。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