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火塘文学

布鞋伴我越坎坷

作者:安静文章来源:http://anjingshil.blog.163.com/blog/static/6720539720133735728942
发布时间:2016-03-10 03:46


 

“小安静,你的包裹单,家里来的……”系上收发室里的肖阿姨递给我一张沉重的薄纸。母亲又给我寄了一双布鞋!

 

取出布鞋穿上,一股暖流从脚底侵入心脾,温馨香甜。

目睹着脚下的布鞋,我的心情就如同浪潮般的澎湃起伏,不觉间荡起朵朵浪花,模糊了双眼。

我出生在黔西北一个偏僻的彝族村寨,从小家里一贫如洗,儿时穿鞋只能是一种奢侈。为了一家七口人的生计,母亲白天“汗滴禾下土”,晚上便在昏黄的油灯下熬着布满血丝的眼睛为儿女们做鞋,那双颤抖的手一边用锥子在鞋底上扎着,一边又将针纳入锥眼,“哧”地抽过线绳,并不时地在头上蓖一下针。每扎一针都是那么艰难、吃力,但母亲还是咬牙扎了下去,于是一幅整齐、美观、精致的图案就在母亲的手里拓展了出来,直至岁月深处。

母亲的多少个悠悠岁月,都付与纳底子声中有节奏的溜走了,只剩下我脚下穿过的一双布鞋,标识着母亲那艰辛坎坷而又执著与贫困抗争的历程。她历经了生活的风风雨雨、路途的坎坷,含辛茹苦地把我养大,唯一的夙愿就是希望我出人头地,走倒外的世界去创一番宏图伟业。

我穿着母亲用心血凝聚的布鞋,承载着母亲遗传的那份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基因,1997年凭着优异的成绩被贵州民族学院录取进了大学。左邻右舍的父老乡亲们盛赞我是“山里飞出的第一个金凤凰”,母亲更是在我考取大学的喜悦和兴奋中忘记了吃一天的饭。然而,为了我如期到省城上学,父母不得不东借西凑地为我背上一万余元的债务。几年来,全家人总是围着一锅酸菜豆汤津津有味地吃着包谷饭,父亲调侃说是“忆苦思甜”。其实我知道,为了支付我昂贵的报名费,母亲日出而作日没而归地耕种在那几亩贫瘠的土地上,父亲则起早贪黑地忘我工作在那个已名存实亡的粮管所,一个月偶尔领得一百多块的工资,但已被我连本带利剥夺得一干二净了。父母从吃穿住用上一分一分地积攒血汗钱来满足我的需要。母亲本来就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可她老是说不碍事,不肯进医院,事实上她是怕支付巨额的医药费而荒废我的学业……

慈母手中线,游子脚上鞋。母亲每年总会托父亲寄给我一双她亲手做的布鞋,说现代人做的皮鞋穿起来不好走路。而此次收到的包裹单上却与以往不同,背面多了及行字:“家中的一切都很顺利,安心读书,要吃好,千万别饿坏了身体,不要老是舍不得花钱,少想家……”字里行间溢满了母亲最诚挚、最强烈、最难以形容的疼子之情,饱含着母亲对儿子的期望。此时此刻,我真正读懂了“天下最慈父母心”这句话的深层内涵了。儿女的衣食住行、饥饱暖凉是母亲心中永恒的内容,不管儿女有多大,离得有多远多久,母亲永远都在抚慰着我的心。

溶铸着母亲心血的布鞋是智慧的荣光,是亲情的聚焦点,就象一本博大精深的书,母亲需要我用毕生精力去读、去体会;用我的心灵去听、去体味,从而使我走好前方的路。正如母亲爱说的那句“苦是为了现在不苦,穷是为了将来不穷”的口头禅那样,我进校几年来常常穿着母亲所做的布鞋,越过了物质上的贫穷和路途的坎坷,心灵不断地得到洗濯、陶冶,渐渐地实现了自我超越。在学习上多次获得奖学金,先后被评为“学习积极分子”、“科研积极分子”、“三好学生”,多次获得省内外及院系的各种征文奖,并在学习之余致力于创作,目前已在省内外的各大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100余件,稿费已攒到了四五千元;工作上积极踏实,先后担任过院学生会自管部宣传委员、班长、系学生会体育部部长等职,多次被学院评为“优秀学生干部”等各种荣誉称号;多次参加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回报给像母亲一样没文化的父老乡亲;1998年还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些硕果累累的成绩是母亲那一双双温馨的布鞋垫起来的,它赋予了我生命中的无穷力量,永远激励着我向五彩生活前行!

 

 

 

文章编辑:李少文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