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火塘文学

彝族过年俗

作者:楚雄市彝族毕摩协会副秘书长 普智学文章来源:http://www.cxyzbm.com/ns_detail.asp?id=500424&nowmenuid=500129&previd=0
发布时间:2016-07-21 00:00:00


人到中年,工作生活在繁华的都市里,每到过年时节,心情十分激动。回想起老家那些年节习俗,时常想提笔写点什么。然而,由于缺乏文采,加之懒惰,一直未能实现夙愿。在一次偶然的老乡朋友聚会上,老乡、朋友鼓励我说,何不把你老家的过年习俗写成文字,供老彝胞们相互交流、共同分享。因此,恭敬不如从命,欣然命笔,聊表情怀。

我老家是楚雄市一个边远的彝族山寨,全村近百户人家,全部为世居彝族,算是周边较大的一个彝族聚居村。从彝族支系划分看,从南华天申堂开始,至五街、一街、红土坡、五顶山,到楚雄市树苴、八角、三街一部分及老家的彝族均属彝族中部方言“倮倮颇”支系,操“鹦鹉乡”土语。这些地区的语言相通、风俗习惯十分相似,婚丧嫁娶,年节习俗都十分接近。这里所记述的是我在青少年时期老家的过年习俗,有些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过年,即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也是彝族先民的重大节日。老家过大年的习俗,一般从宰年猪到正月十五结束,前后近一个多月时间。其中,从腊月三十开始,至大年初三这几天最为隆重热闹。其实,“过年”的气氛在宰年猪的那天就开始了。每年腊月初一直到腊月中旬,老家的人们都要把养得又大又胖的年猪选一个良辰吉日宰杀,通常为一个村或一个小组一天,除特殊情况外,没有单家独户宰杀的,都集中在一天。宰猪这天清晨,村(组)长发号施令,每家出一个人(一般为青壮年男子)在村(组)长家集中组成“宰猪团”,由村长交代相关事宜,诸如少喝酒,速度要快,注意安全等等,随后按顺序开始逐家逐户开始宰猪。每到一户,每家都准备好了小灶酒、甜白酒,家庭条件好的还要准备啤酒,当然现在大多都喝啤酒了。“宰猪团”成员人人都要喝酒,到猪宰完了,“宰猪团”成员有的已经醉了。当然大多只是半醉,以致出现太阳落山猪还未收拾完,院中还睡着“黑猪”、盏起松明火把退猪毛的现象。宰年猪,最喜欢不过是我们小孩了,等猪宰翻后,我们小孩一颗一颗的把猪毛摘下,剁齐后捆好,等待着商贩们前来收购,赚到几文钱后到村中小卖部买一、二封鞭炮,一般那时的一头年猪猪毛可以买两封(100头)鞭炮,我们可高兴了。正在这时,老人们说:“把鞭炮拿来,放在火塘上边炕着,等过年再燃放”,据说这样鞭炮会更响一些,我们只得把依依不舍的鞭炮拿给老人们。杀年猪,是彝家人热热闹闹的一天,四面八方的三亲六戚都请来帮忙,吃一顿丰盛的杀猪饭,相互敬酒,拉家常,一直到深夜。

腊月二十四,是彝家人扫尘的日子。这天,大人们都要去很远的地方砍回梨木树枝、香叶树枝,捆在一起,扎成一大把,在房中、院内扫尘,扫去一年的尘埃,干干净净喜迎春节。而我们则背上背篓,拿着小锄头,到村外的山上背回白胶泥,开始粉墙,把堂屋墙面粉刷一新,一尘不染。之后的几天,我们三五成群,在放牛羊的路上,背着背篓摘松毛,接近二十九,一大堆松毛就摘好了。二十九这天(腊月大时),彝家人家家户户都要舂巴巴,过去由于彝家人穷,买不起巴巴,只得自己蒸、自己舂。那天,老人们用蒸过的米加工后,给我们做一些诸如像虎、鸟、兔子、鸡等类的“动物”,供到供桌上,据老人们说:“这些东西要先给祖辈们‘享用’之后,你们才能吃”,一般我们要到年三十晚才得“享用”。

大年三十清早,村中大柳树上的广播响起,“过年了,少醉酒,文明过年,燃放鞭炮礼花,注意安全”等等一些要求开始广播了。三十早上,老家有一个献祖饭的习俗,大约十点,本家户族一家一个代表,端着一碗米、一碗酒、几柱香,还有肉、鞭炮等到长辈家集中,一同到坟山献饭。彝家人过年要先给去世的祖辈们先吃,也告知祖辈们我们要过年了,我们来献饭了,也相当于向去世祖辈们拜年。

中午,最忙的时候是贴春联。贴春联之前还得写春联。那几年春节,我正好在楚雄读中专,在校也学了点书法,每年为隔壁邻舍写点春联之类的事当然是轮到我了。因此,每年我早早就准备好了笔墨,等待村邻们的到来。中午饭后,隔壁邻舍的大叔、大伯们拿着一瓶自酿的小灶酒,拿着两张红纸就来了,由于年少,不会喝酒,就婉言谢绝了乡亲们的情意,高兴的为他们写好了春联。乡亲们走后,我也得赶紧贴自家的春联了,那个时候,总喜欢到街上买些花花绿绿的画贴,把一大间堂屋都贴得满满的,然后洒上绿油油的青松毛,过年的喜庆气氛顿时充满堂屋。大人们则忙着宰鸡、献饭,准备年夜饭;长辈们为图吉利,还要在年三十为每个人都“叫叫魂”。太阳落山,老人们也把“珍藏”的鞭炮拿给我们并一再叮嘱:“放鞭炮得了,注意安全嘎”。村中鞭炮霎时响起。年夜饭开始。彝家人有个习俗,就是年夜饭先要喂狗,据说:这是对彝家看家狗的尊重,狗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看家、看财物,确保家宅的安全,为了感激这位彝家人忠实的“保卫科长”,年夜饭得由它先“享用”。宴席上,一家老小围座松毛席旁,无论是在外地工作、生活、学习,还是在外打工、经商的游子们都要回家吃年夜饭。一家老少温馨和谐,其乐融融。

年夜饭后,夜幕降临,老人们开始叮嘱了,“今天晚上要守岁,不许乱跑”,然后在供桌上点上油灯。据说:此油灯不能熄,要点到天亮,以示对春节的敬重。之后,进行的是彝家人年三十重要习俗—— 洗灵牌,把祖辈的灵牌从楼上请下,用清水和柏枝叶、鸡毛清洗“身子”,然后虔诚地为祖宗“穿衣戴帽”,系上红线,奉上供桌,一直要供到正月十五过后,表示去世的祖辈和大家一起过年。系红线是传统习俗了。小的时候,我们从脖子上、脚上、手上到处系上,现在只在中指上象征性的系一点了。据说,从灵牌上取下的红线最好,所以,从灵牌上拿下的红线一家老小都要系一点。洗灵牌结束后,开始做宵夜,用自家舂的巴巴,加肉丝、香菜、葱、蒜煮上一锅,一人一碗,表示大家在守岁的意思。回想起小时候老家的那碗霄夜巴巴,又香又可口,实在是令人回味。霄夜后,已接近十二点,老人们催促我们在门上贴上封条,圆满的送走过去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之后,我们三五成群在家中玩扑克,成年人在拉家常,年轻的行令猜拳,老人们则在闭目养神,一直到深夜。到公鸡第一遍打鸣,我们拿着早早准备好的木桶、水瓢还有口缸、瓶子,到村中的水塘里打“龙水”,打回的“龙水”,男女老少都要喝一口,喝了一年到头清清净净,不会生病,一年健健康康。据老人们说:打“龙水”不能去早,过去有人为了打到最早的“龙水”,就早早去水边睡着,临近鸡叫时,整个水塘冒出水花,就象水开了一样,溢出整个水塘,把人都吓跑了,见到者不吉利,当然这只是传说,有无我们并不知道。

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们从迷迷糊糊的睡梦中醒来,睁开眼睛,已是大年初一了。彝家人大年初一是休息日,除自家献饭外没有大的活动。这天清早用早点前,不许串门,早饭由男人来做,女人休息,也可以睡懒觉,这是对女人一年辛苦劳作的补偿。记得小时候,初一的早点是吃汤圆的,父辈们早早就把自种的糯米碾好,初一早上一家人围座着,边说边笑边制作汤圆,那个气氛现在已经感受不到了。中午饭后,男人们有的串门子、喝酒,闲聊,或三五成群玩扑克,女人们则拿着针线座在院中做缝鞋垫、绣花之类的活儿。小时候,初一我们赶着牛羊,背上罗锅,去河边或去山上出行,中年人们则在村中的晒场上跳歌、跳脚,开展文娱活动,祝贺春节,一年辛苦劳作也在这一天放松一下,尽情的跳、唱,个个人的脸上都充满着喜庆、丰收的笑容。而现在的年轻人们三五成群的在一起打麻将、斗地主,或酗酒,很少有这种气氛了,以致我们民族民间一些传统文化也面临失传、消失。初一是彝家人祥和、欢乐、休闲的一天。

大年初二是祭龙日。中午饭后就相继开始,因村子太大,只能以小组的方式进行,由各组的龙头和龙王组织。龙头是一个小组轮转的户主,龙王是本年内新添小孩的户主,有时,一年内有两三个龙王,有时,一个也没有。一般龙头要拿一只大公鸡,龙王看条件而定,一般一只大公鸡是必须的,条件好的拉羊、宰猪的都有。一家拿点肉、米、酒、菜到村中的水塘边煮饭吃,祭拜龙神。这天,男女老少都要抹黑,俗称“擦锅烟子”,到晚上才能洗去。晚饭后,要把“龙王”由几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抬”回家中,“龙王”家要摆酒、瓜子、糖果等类的东西招待,以示感谢。条件好的家庭晚上还举行跳歌、三跺脚、唱青棚调等项目,一直玩闹到深夜才结束。

初三、初四是祭土主、祭山神的日子,以大村为单位,一家一个代表到村旁的土主庙和村头的山神庙祭土主和祭山神。祭土主和祭山神由村里出资,每年宰一只羊,肉、米、酒、小菜、祭祀用品全部由村中购置,参加人员只需带上一套碗筷就行,欢欢喜喜、热热闹闹的过一天。

初五是对过年的一个小结。这天,男女青年们早早就梳妆打扮,要到一个叫分水岭(楚雄市与南华县交界)的地方去赶会跳歌,去见心中的恋人或去看心目中的情人,很晚才回家。而中年人们由于这几天太累,或酒醉、娱乐、或参加活动没睡好等因素,上午都睡懒觉或休息。中午饭后,就开始整理春耕备耕所需的农具、农机,为春耕备耕做好准备。

初五过后,春节活动基本结束,各家都去做农活了,在外工作、学习、打工、经商的也相继返回。初九宰上一只鸡,献献饭,到正月十五也要宰鸡、献饭,晚上煮上一锅汤圆,元霄过后,春节就算过完了,正月十六开始投入一年的春耕生产,为来年打好丰收的基础。

彝家人的春节是要到正月十五才算完的,我十七、八岁时,过年垫的松毛要到十五早上才扫除的,而现在有些家初五或初九就把松毛扫掉了,有的也到十五。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观念的改变、生活条件的改善,彝家人一些传统的过年习俗逐渐淡化。而一些时尚的、新潮的诸如看“春晚”、给“压岁钱”、给“红包”一类的做法也随之诞生,衷心祝愿彝家人的日子会过得更加美好。

生活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霓虹灯闪烁的都市,时常想起老家那些过年习俗,在工作之余,慢慢的去品味,反复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家,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文章编辑:蓝色愿望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