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火塘文学

情到浓处见本真

作者:王散木
发布时间:2009-03-13投稿人:王散木


我到过川滇交界的小凉山地区。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经在那里深入体验过一段生活,我很了解那里彝族同胞的生存状况。彝族兄弟李阿之,从一个深山彝区的放羊娃子考入大学,又走进绿色军营,然后成为边防武警一名上尉副营职基层警官;繁忙的军务之余,还创作出一批题材多样、独具军旅特色和边塞民族风情的文学作品。他一路走来的艰辛和所付出的心血汗水,是难以用数字来计算、按常规思维能够想象的。

阅读李阿之的作品,我的脑海里始终萦怀着两个字:“情”和“真”。

李阿之那犹如边塞山间清泉小溪汩汩流淌的笔下,流出的不仅仅是文字、是事件、是风景、是人物,更多的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浓浓深情。一部《边关情》,汇聚了骨肉亲情、纯洁爱情、割舍不断的乡情,还有战友情、故人情、民族自然风情和军民警民鱼水情。

殷殷骨肉亲情,占了李阿之作品的很大篇幅,几乎《边关情》各类体裁的作品中这个题材都占着很大的比重。亲情,是一壶历久弥醇的老酒,愈品愈有味,愈品愈难忘,时时让你牵肠挂肚,让你温馨一生。

母子情深,是阿之念念不忘的。散文《春晖伴我学涯路》、《谁明游子心》描述的母子深情,催人泪下。“母亲从来没有在我面前流过泪,再苦再累再难也不会向我表露。但是,不知母亲背着我流过多少泪。每当想到这些,我的鼻子总是酸酸的,一股热流涌上心头。我也从不在她面前流泪,我怕母亲伤心。再难过我都会背着她哭,我自己也不知道我的眼泪里蕴涵着什么,是感激?是涕零?是思念?还是敬畏。”“每次要开学时候,心中难免几分惆怅,就连离开家的那天也要等到太阳升高,离家的步子总是那么沉重。而每次从学校返回家时,天还没有亮就起来上路了,回家的步子总是那么轻快。”“看到母亲一天天消瘦下去,我心里顿生一种不安。如果自己的生命天数可以借的话,我多想拿出自己的生命时光借给我的母亲。”对家的眷恋,母子间的心灵相通,表达得是那样的真实细微。

祖孙情、隔代亲,在阿之的作品中也表现的淋漓尽致。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在各个兄弟民族中是相通的。在《心中的那片索玛花》里,阿之讲述道:“每年暑假,我都要前往这里……在这里,我喝到了最鲜嫩可口的牦牛酥油奶茶,吃到了第一时间煮出的奶渣,尝遍了各种酸酸甜甜的天然可食野生果。最难忘的,还是爷爷为我定做的橡皮弹弓……每次我去到后,爷爷都高兴得合不拢嘴,只要他能给的都给我。”当“人面不知何处去,索玛依旧笑春风”的时候,“我泪如泉涌,思绪万千。我在索玛花丛中努力寻找爷爷的身影,可找寻不到……我多么希望我的爷爷变成一粒雪花洒落在玉龙雪山千年积雪中,变成一朵永不凋谢的索玛花开放在眼前。”在一篇缅怀亲人的散文中,阿之说:“我是奶奶一手领养大的。在我的童年趣事里,处处有奶奶的身影。是她教会我如何在雪地里捕鸟,如何放飞风筝……独在异乡,当我受到委屈时,第一个想起的是她。见到奶奶时,也都一一说给她听。她总是面带微笑,不厌其烦地解释,安慰我,教我待人要宽厚、仁慈。”“奶奶这一走,我又少了一份人间默默的祈祷和祝福,那是一份多么无私和真挚的祈祷和祝福在消逝啊!想到这里,我的心隐隐作痛。”娓娓道来,刻骨铭心。

走出封闭深山、经历了外面世界精彩的彝族娃子阿之,始终忘不了生养他那片土地上的亲人。阿之笔下的诗句:“那个没有读过诗书的人/那个刚满十八就远嫁他人的人/那个小时候我一直对她撒娇的人……那个做梦都想生个男孩的人/那个瘦骨嶙峋整天出没田间的人……那个与现实不断抗争的人/那个与命运不停挑战的人/她就是我的姐姐/今生最亲最敬的人!”读后令人潸然泪下。在《舅舅》这篇散文里,作者说:“远在百里外的舅舅听说我回来了,专程来我家,还背了些彝族过年宰杀的猪肉……看到他那模样,我惊呆了:头发老长,脏兮兮的,穿了一套数年前我给他的衣服,看上去似乎数月没有洗过。背更驮了,上排牙齿已经全掉,讲话吐字模糊……想想十年前那个年轻活泼、精力旺盛的他……是什么把四十余岁的舅舅折磨成这般模样?”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深山彝区人们的生存状态。

军人的天职是戍边卫国,但他们又都是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性情中人。在李阿之的作品中,一山一水、一人一事、一品一物皆有情。爱情是清纯的,乡情是浓郁的,师生情是难忘的,战友情更是浓烈的,尤其不乏绚丽多彩的边塞民族风情、军民警民的鱼水深情。

阿之笔下的爱情没有死去活来,没有地老天荒,但却值得咀嚼回味。《网络情结》中,“我”遇上了“莞尔”,“我们聊得很是开心,也很投入,话题涉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之间感觉是心灵相通的,对人世间很多事物的观点和看法是一致的,……平日里的烦恼、孤独、寂寞、忧愁伴随着网络言语的传输烟消云散……她‘莞尔’回头一笑……我深深爱上了‘莞尔’……每次谈话结束,我都久久沉浸在一种无以言表的境界之中……”失去联系后,“我好像失去了一生最为美好、最为宝贵,最值得珍藏的东西,感觉两手空空,心灵一片空白,脑袋一片茫然……”淡淡的忧伤,朦胧的相思,这种爱的意境很美。《情随事迁》中,因无法脱身的公务而冷落了“千里迢迢来昆看望我的她”,留下一个无言的结局、留下一桩终生的遗憾,“心中产生一种无以言表的伤感,产生一种莫名的凄凉,使我真正领悟了‘断肠人在天涯’……在一个失去爱的心境里,春天的花单调无情,薄情寡意。”这是一种凄美。

在阿之诸多抒写乡情的作品中,色调是明丽的,心情是愉悦的。无论是《回望故乡》、《快乐老家行》,还是《泸沽湖的诱惑》、《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故乡的河》,无不表达出一个游子对故土深深的爱。《快乐老家行》可以说是一路美景一路歌,从驻地思茅、烟都玉溪到春城昆明、滇西大理,再从丽江古城、香格里拉到女儿国泸沽湖,郁郁千年茶林、滔滔澜沧江水、幽幽傣寨芦笙、抚仙湖光山色、晶莹碧透洱海、皑皑玉龙雪山、多情摩梭少女……千姿百态、万种风情,让你目不暇接,让你享乐不尽,让你遐思无穷。无论是故乡的荞麦、边寨的烛光,还是驻地的冬樱花、高山的索玛花,都让作者产生无尽的联想和眷恋的情怀。《边寨烛光》中的年轻女教师“为了山寨孩子的明天,她们在月薪不到150元人民币薪酬待遇的条件下默默执教,吃的米、油、盐、菜也是从二十多公里外靠人工背来……亲自上山砍柴,又亲自从山上背下来”;一片寂静、黑暗的佤族山寨“唯有两位老师住处房间里亮着的烛光,还不时听到随身听里传出那断断续续的歌声——这是谁,为了谁,我的兄弟姐妹……”为此,作者说:“这些年来,那个山寨孩子们的朗朗书声一直回荡在我的脑际,并给人以无穷的力量,我多想再次走进那个山寨,看看那山,那寨,那人。”这里寄寓了多么深邃的情感,多么宽厚的大爱!

一首歌曲、一个山坡、一段生活、一床军被……都流淌着作者的浓浓深情。《云海深处回荡着一首不老的歌》通过《阿佤人民唱新歌》,告诉人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情牵佤山心系边陲。《我的江苏老师》让“凉山不凉,宁蒗不宁”,“是我一生一世都忘不了的恩人!”《军被情缘》不仅留下自己“军旅生涯中一幅幅难忘的画面”,见证“军营里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对自己更是一种永远的激励。诗歌《清明时节祭战友》、《感恩》散发的是浓烈的战友情深。

读阿之的作品,我深深感受到作者的感悟是深刻的。无论是他的散文《信仰》,还是他的诗歌《信仰》、《感受生命》、《我是谁》、《乡村与都市》、《距离产生美》和后面的几篇小说,篇篇都道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深入浅出地阐释着一条条哲理。《牧人》展示的则是生活的艰辛。

记得梁实秋先生在上世纪初说过:“散文是是最自由的,同时也最不容易处置,因为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隐饰的可能,提起笔便把作者的整个性格纤毫毕现地表现出来。”阿之的作品又一次印证了梁实秋先生的话。《讨债》通过两次实实在在的经历,一个“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收手、执著野性倔强的彝族娃子形象活脱脱的跃然纸上。《七月凉山别样情》激情四射,《泸沽湖的诱惑》、《多少红尘烟雨中》又柔情似水,《无言的呐喊》、《我发现一个最肮脏的地方》、《有感凉山童工身陷东莞》则敢爱敢恨。

李阿之的思维很活跃,李阿之的生活很精彩,李阿之的职业很神圣,李阿之的创作道路很宽广。勤奋为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敬业给他铺下了坚实的基石,边防是他扬鞭驰骋的广阔天地,警营为他搭建了展示才华的绚丽舞台,文学赋予他纵情高歌的情怀。李阿之的文学创作之路,一开始就有了好收成。但是,前面的路并非都是一帆风顺,要做好经历风风雨雨、遭遇挫折坎坷的心理准备,有备而无患,机会从来都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阿之,值得我们期待!

(本文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会员、东莞市文艺批评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作家》杂志签约作家)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