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9-11投稿人:绿海山鹰
彝族有很深远的历史,当然我也没有太深入的研究过,但这并不影响我对我民族的爱.
乃苏颇汉族称红彝族,生活在武定,元谋,禄丰三县交界处,人口估计有五万多,是彝族中的一支,我也没有研究过红彝族的历史,传说是大理南诏的后裔,我是红彝族,以后一定会去深入调查和研究,自小离开家以来,没有在特别的氛围中成长,有时侯也使我成了一种遗憾,这几年红彝族,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发展方向很值得关注,我们的文化正面临失传而消亡,汉化严重,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守在成长的土地,向外大城市走去,小时候,80年代后期吧,我们的很多集体活动没有了,以前的三月山,二月八,四月八,六月二十四都是群众自发组织在固定的大山上过,青年男女弹起月琴跳起脚,斗牛,赶会活动都在大山上,后来在90年代初开始人们不再在山上过节只有六月二十四保留着到现在,不是在山上而是在镇上过,到这几年已经看不到红彝族弹着月琴脚,只有满街的人在,火把节已经没有童年时候的热闹和传统.
到了21世纪,红彝族年轻一代很少再穿民族服装,有的甚至不会自己做衣服了,几千年的传统开始被现代文明挑战,很多东西开始消亡,以前在大山上的集会没有了,像织布等传统手艺没有了,有些年轻人在一起开始用汉话交流,以前老一辈的服装打扮失传,等等太多太多了.
政府不支持,年轻一代观念改变,彝族没有核心领导,汉族文化的冲击成为了红彝族文化开始走向失落的直接原因.
作为红彝族年轻一代,我们责任太重,难道要红彝族文化在我们手中消亡吗.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