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火塘文学

呼唤彝人 拯救彝族文化

作者:阿的克布
发布时间:2009-11-02投稿人:阿的克布


社会与科技夜以继日的狂飙式发展,是人类成就的一大伟业;改革开放,对我国人民的生活模式越走越靠近小康生活,尤其是对农村的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也不断在扩展,这当然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美好生活,但其中有个隐患,却被人们忽略了-------

在这样的发展中,我们少数民族自己的文化,也如同自己的生活质量,同步向前发展吗?

答案只有一个------

不。

目前的这种发展,使我们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汉化了。农村向城市流动人口呈直线型发展,在城市生活的新一代青年,由于教学完全用汉语,再加上他们经常与汉族学生共处,从而失去了掌握自己民族文化的意识,甚至随着只是面的增广,觉得自己民族文化很“老土”,在这个社会根本就“派不上场”而不去理会。从而自己民族的文化也渐渐被淡忘了.......

我是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的农村彝族孩子。在宁蒗,我见到过了许许多多不会讲彝族话的彝族孩子,基本上都是90后的(也见到过不会讲自己民族化的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心中感觉有一丝丝悲凉之情,最后想去大学校园里,找几个于自己一样,关心自己民族文化的同学,共同努力推动发展正渐渐被人们忽略的彝族文化。

可2006年走进了大学(曲靖师范学院,一个彝族聚居地),我却失望了:我们系有3个同级班,共有10多个彝族学生,可没有一个会讲彝族话(除了我们3个都来自宁蒗的),也不知道过年、火把节等彝族最隆重的节日,而那些节日在他们心中,是一种遥远的传说----我傻眼了,难道,我们的民族文化就这样在信息技术时代消失了吗?

虽然我们彝族文化并没有消失,但依照目前这种发展状况,已经让人不能不担忧了,所以,现在正是我们共同起来,认真思考如何大力发展我们彝族文化的时候。我刚进入大学时,让我欣慰的是,我们学校的宁蒗籍彝族同学组织我们去开老乡会(其实这是大学校园每个地方学生都搞得)。不过在老乡会上,我看见了酒是彝族男人血管里流淌的血液;后面老家过年时,我们彝族同学也买猪去过年。后来为了发扬我们

民族特色,过年晚上,我们还组织了篝火晚会,进行大型的彝族达体舞。去年我们篝火晚会在校园展开,我大略估计,有2000多名校友参加了我们的晚会,当时让我很兴奋,可是后来好好想一下,这个,能做得了什么?只靠这种活动,就算全国所有彝族人所在的大学都能展开,就能从本质上起到效益吗?

也只有一个答案----远远不够。

后来我经过思考,找出了一个策略,让大家共同探讨探讨:在我们彝族居住地区,应当适当的增加彝文教育课程,像如我们宁蒗那些彝族自治地区,完全可以实施。在小学阶段,重要课程只有语文与数学,可以增加彝文教学课程。小学是学生形成认识新知识的最好阶段,800多个彝族文字,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掌握,也不会影响其他课程的。小学前三年学习文字,后三年与中学阶段开展一些彝族文学课程,这样可以从本质上起到效应,而且应当对彝族文化的研究,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阶层。

以前我们宁蒗开过彝文扫盲班,最后中断的最根本,在我看来是因为教育对象有偏差,只让一些没有文化素养的农民来继承彝族的文化,根本就不能解决问题,所以应当先从知识分子中培养,否则,长此以往,彝族文化也会“族将不族”啊!

不过这个问题不是一说就能办到,还是必须得到彝族协会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例如,培养师资,规划与出版课程的经济等都是一笔大开销,这些只有他们才可以提供条件的。

希望我的建议能得到关注,让我们共同继承彝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吧!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