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彝医彝药

王敏主任医师论彝族医药发展现状(下)

作者:微信号“老拨云堂彝医馆”文章来源: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ODQ0OTAyNw==&mid=203180701&idx=1&sn=2877edc5d1b165c7db471f5ccc461b09&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
发布时间:2015-02-11


六、楚雄州中药、彝药材规范种植全面推进

人们都知道,烟厂的第一车间在农村,烟农按科学化标准栽种出的烤烟,是保证优质卷烟内在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同样的道理,要保证药品质量好,药农也必须掌握药材栽培管理的技术,才能生产处优质优价的药材,这就是药材好,药才好的道理。走中药现代化的道路,严格按照中药GAP基地栽种管理中药和彝药材,是楚雄州委、州政府发展医药产业支柱的重大举措之一。2000年11月15日,楚雄州人民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决定了全州“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工作思路,并明确楚雄州科技局为中药材(含民族药材)种植基地的牵头主抓单位。自此,中药GAP基地建设列入政府的中药议事日程,开始正式启动实施。

为使种药农户全面掌握药才栽培管理技术,切实提高药材质量,楚雄州科技局与有关科研单位、企业密切配合,邀请了省州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广泛开展以GAP管理知识、生产技术和市场行情分析等内容的培训;组织技术队伍,深入实地进行技术指导,切实解决各种植单位、农户在生产中碰到的技术难题,大力推行药材技术标准GAP,切实提高我州药材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水平。

2000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州药材种植面积为9000亩;2001年,全州计划种植中药材20000亩,实际完成29304亩,占全年计划任务的146.5%;组织示范样板1070亩,占计划任务数的107%亩,建种苗基地900亩;2002年,全州计划新种植中药材24000亩,实际完成31160亩,占全年计划任务数的129%;组织样板示范1649亩,占计划任务数的109.9%亩;建种苗基地2100亩,占计划任务数的105%;2003年,全州计划新种植中药材36000亩,实际完成37100亩,占全年计划任务数的105%,建设种苗基地2214亩,占全年计划任务数的116%,按户均种1亩药材算,可带动37100户农户发展药材种植致富。与此同时,珍贵药材重楼无性繁殖技术研究在我州获得成功。滇黄芩、滇龙胆、青阳参、小红参等科研成果通过了省级评审;灯盏花栽培技术日趋成熟,能批量生产组培苗满足市场需求。“楚雄中药材种植基地”在省内外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先后有昆明、文山、红河、玉溪、大理等地区的有关人员到楚雄参观、学习、考察。

中药国际化是一条必由之路。目前有彝药背景的云南白药也进入了国际市场,苏氏药业总裁就在做云南白药进入美国的准备,而且量也非常大,苏氏药业不但有保健品、食品、补充剂进入美国,而且还有一些OTC药品进入美国。把彝药作为一个战略性的产业,将云南楚雄建成向东南亚和世界的一个窗口,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七、以医带药是彝族医药发展的方向

当前彝州医药发展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即药大于医,主要表现为:(1)目前发现的彝族文献,药物的记载明显多于医理内容。(2)临床实践活动中,单方治病是主要方式,对疾病在理论上辨证分析不足。(3)彝族医药发展过程中,药物开发相对活跃,理论建设滞后,形成了“治疗方面详备超前,理论基础简略滞后”的特点。我国医药史发展证明,无论那一种民族医药要想快速发展,必须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做支持。医滞后于药,将不利于民族医药全面、长远、可持续发展。中医、藏医、蒙医之所以较彝医、苗医、瑶医等发展快就说明了这一点。理论源于实践,可以指导实践,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可以大大加速医药实践活动的发展。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一个民族的医药是很难被人们认同和接受的。

近年来,为了解决彝州医药药大于医,理论基础滞后的不利因素,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地措施。主要表现在:(1)两次召开大型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借天下之力,聚天下之才,认真听取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发展彝族文化和彝州彝药的意见,在著名专家、学者的指导下,使彝州彝药文化保护和彝族基础理论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如2001年8月在楚雄召开的彝族古文献与传统医药开发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年2月在楚雄召开的中国彝族医药文化保护与发展研讨会。(2)1999年6月,楚雄州人民政府决定,在楚雄州中医药组建楚雄州彝族医药研究所,配备了专门的人员和经费。(3)2003年12月,在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云南省科技厅、云南省卫生厅和省编委批准,楚雄州彝族医药研究所组建为云南省彝族医药研究所,并批准在楚雄州中医院的基础上,成立云南省彝医医院,并于2004年3月1日正式挂牌,为在彝州开展彝族医药临床、教学、科研提供了基地。(4)楚雄州彝族医药研究所和云南省彝医医院自成立以后,注重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基础建设工作,组织科技人员编写了《彝族医学基础理论》、《中国彝族药学》,于2004年12月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下一步将出版的书籍有《彝医临床治疗学》、《彝医方剂学》等系列丛书。这些彝医理论书籍的出版,将会极大地改变彝医基础理论滞后的现状。

 

 

文章编辑:李少文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