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彝医彝药

【彝医风采】记著名彝族医药专家张之道

作者:张东风 王敏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总2128期)
发布时间:2014-11-13


情系彝山 风雨一生

——记著名彝族医药专家张之道

 

编者按:从今天起,分三期连续刊出选自《中国中医药报》(总2128期)上的人物通讯《情系彝山 风雨一生——记著名彝族医药专家张之道》,敬请读者期待。

 

在我国西南边陲,全国仅有的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有一位被人们誉为“草药大王”的著名彝族医药专家,他就是张之道。

1983年我国第一部《彝药志》问世。这部填补了我国彝族医药没有彝族本草专著空白的著作收集彝药103种,其中张之道除参加编写外,提供的原始品种药就有50种,书中收录了36种。

1989年~1999年,张之道研制的彝药“香藤戒毒胶囊”(又称“六·二六”戒毒胶囊),在昆明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治疗海洛因吸毒病人5万多例,并被列人国家公安部的重点科研课题。联合国禁毒组织官员考察后认为:“此胶囊具有脱瘾快、康复快、戒毒率高的特点,值得推广。”

1998年张之道研制的“彝心康胶囊”、“果依咳喘颗粒”、“茯蚁神酿”三个彝族新药品种经云南省新药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

说起张之道的从医生涯,可谓是——

经历坎坷始成医

今年70岁的张之道,生于彝汉结合的家庭。父亲是大姚县博学多才的儒生和著名的进步人士。出身于世代书香门弟的张之道,从小就在父亲的指导下诵读《四书》、《五经》。父亲对张之道灌输最多的思想是:“不为良相,即为良医”。1949年,15岁的张之道在地下党组织的引导下加入“民青”组织,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禄丰县委秘书科工作。就在踌躇满志的他正欲在事业上大展鸿图时,灾难降临了,1958年他被错划为了“右派”。

从一个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一夜之间变成了“右派分子”,他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百思不得其解。今后的出路在哪里?张之道苦苦思索着……

被遣送到禄丰县小窝村监督劳动的张之道,那时才24岁。在劳动改造期间,他看到小窝村缺医少药,山区农民群众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想起了儿时父亲“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教诲,萌生了学医的想法。他希望用自己的知识和聪明才智,为彝区广大农民群众解除痛苦。

然而,对一个头戴“右派”帽子、被监督劳动的人来说,到正规学校或正规医院去学习中医或西医,那是不可能的。在艰苦的劳动之余,张之道选择了向民间医生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的方法,艰难地走上了自学的道路。

那时,在小窝村及附近的村寨,凡是认识药物的或懂得一些简单治疗方法的人,都是他登门拜访的老师。从制作药物标本、识别药性到采集加工方法,他总是打破砂锅问到底。为了搞清一味药与另一味药主治功效的区别,他曾连夜跑山路去请教老师;为了验证药物有毒还是无毒,他要亲口尝尝;为了采集药物,他常常攀上岩崖,也曾失足跌得晕死过去,险些葬身山壑,但他无怨无悔。他还节衣缩食买回了《本草纲目》、《伤寒论语译》、《神农本草经》、《内经知要》、《药性赋》、《医学三字经》、《滇南本草》等大量医学书籍,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目标迈进。每天劳动收工时,别人回家,他上山识药;别人休息聊天,他走村串户为当地群众看病送药。他的真诚,感动了当地的干部群众,也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他们为他学医创造了力所能及的条件。四十余年里,张之道先后拜访过彝、苗、壮、瑶、白、傣等民族医师六十余人,虚心求教。

1966年禄丰县干海资成立了大队合作医疗站,张之道带领着13名“赤脚医生”自采、自制药物为当地群众看病,并向群众传授民族药的简单用法及采集加工方法。那时大队合作医疗站能自制丸药、散剂、针剂、冲剂、片剂等各种药物品种,张之道在干海资出了名。楚雄州组织全州农村合作医疗站参观张之道中草药野生变家种、以及民族药自采、自种、自制、自用方法。省、州、县政府都对他进行了表彰。

1978年,张之道得到平反昭雪,恢复了党籍,先后出任楚雄州药检所所长、楚雄州中医院民族医药研究科主任。据州中医院院志记载:从1985年到1987年底,民族医药研究科医药人员共4人,诊治病人12586人次,上山自采药物400多公斤、65个品种,制作蜡叶标本125种250份,自制民族药黄龙散、金黄散、润肤膏、复方重楼酊、雪花散等11个品种,开展了用民族药物治疗鼻渊癌、肺癌等病种的科研临床观察。治疗风湿痹痛、类风湿关节炎、顽固性湿疹等疗效显著,对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在民族药用药规律方面摸索出了新的治疗途径。

除此之外,凝结着张之道一生心血和四十多年风雨的“彝心康”,还向我们进述了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待续)

 

文章编辑:蓝色愿望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