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彝医彝药

【彝医风采】记著名彝族医药专家张之道(之三)

作者:张东风 王敏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总2128期)
发布时间:2014-11-15


情系彝山 风雨一生

——记著名彝族医药专家张之道(之三)

 

编者按《情系彝山 风雨一生——记著名彝族医药专家张之道》一文是2004年《中国中医药报》(总2128期)刊出的人物通讯。时年张之道老专家刚满70岁。时过10年的今天,张老已经年满80岁,仍然为彝族医药事业奔忙着。他是一位执著于彝族医药事业,为发展彝族医药倾全力付出的长者,作为楚雄老拨云堂彝医馆,有这样一位长者做我们的馆长,不但是彝医馆的庆幸,也是彝族人民的骄傲,更是彝族医药事业的福气。愿张老健康长寿!

功夫没负有心人

张之道认为:彝族药有别于汉药,彝族信仰、彝族感情、彝族习惯都是彝医和彝药赖以生存的条件和基础。40多年来,为了扩大视野,吸取各少数民族的用药经验,使彝药造福于彝州各族人民,张之道曾二次翻越乌蒙山、三次跋涉哀牢山,滇西的爱尼山、白竹山、昙华山、五台山、百草岭,滇中的大青山,滇东北的龙山等彝族地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所走过的崎岖山路达6万多里;云南省各地州现在保存的600多种民族药标本,记载了他为发掘、采集、整理彝族医药奋斗不止的坎坷历程。

在云南,无论什么药,只要张之道拔起来看一看,或放在口中尝一尝,就能识别出它的科属、形态、性味、功效、主治范围、有毒或无毒。多年来张之道不仅精研医药书籍,还借鉴从老彝医那里学到的经验,在实际当中不断创新,使彝药有所发展。

很多彝药与中药是异名同物。楚雄州禄丰县境内有一种彝药名叫“石刀”,属茜草科红大戟属植物,中医文献记载:有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的功效,主治水肿腹胀、胸腹积水、痰饮喘满等疾病,性味平淡,有小毒,并注明内服在5克以内。张之道在彝区拜访彝族老人梓谷显时得知:此药呈赤色,煎液后为血红色,有健脾生血、气血双补的作用,而且可以大剂量使用,无毒副作用,彝医用于治疗劳伤、贫血、营养不良、四肢无力等。张之道在实践中验证发现,此药果然有此作用,而且疗效显著。彝药“处徐”属蔷薇科悬勾子属植物黄果悬勾子。中医文献记载:清湿热、杀虫、止血。主治湿热痢疾、鼻衄、黄水疮、疥癣。而彝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则认为,该药有清热和下死胎的作用。清热主要用于肺炎和高热喘咳;对妊娠2个月以内的死胎,单味煎服或配伍其它药物,就能使死胎自下。张之道认为,这些都充分说明,彝医用药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优势,这些特色和优势是值得汉医所借鉴的,它具有很高的科研开发价值。

1987年,张之道因健康状况提前离休。离休后他从未休息过一天,为规范彝族药药材品种标准,他带领州药检所药技人员上山采集彝族药标本;到邱北县为省林业厅从事林药结合试点工作;到成都军区民族民间医药研究所从事民族药研究;到戒毒所从事彝族药戒毒研究,并在此后十年间研制出彝药“香藤戒毒胶囊”……

如今年已七旬的张之道虽然两鬓斑白,身体清瘦,但他为云南和彝州民族医药仍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开发民族药新药,弘扬我国优秀的彝族医药宝库,培养一大批民族医药专家、学者,为彝州培育新的经济产业支柱,让彝族医药走出彝州、走向世界,更是他晚年惟一追求的奋斗目标。在今年2月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召开“中国彝族医药文化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之际,张之道喜收州中医院王敏和省彝族医药研究所张勇进(张之道之女)为徒,为自己的人生历程又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原载《中国中医药报》(总2128期)

 

文章编辑:蓝色愿望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