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阿细先基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2-06-01 11:28
2022年5月29日晚,红河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以下简称“少语专业”)在学校博文楼A205教室开展了周末文艺交流会。交流会由少语专业彝语方向主办,共有来自彝语方向及哈尼语方向的30多名同学参加。此次交流会的主持人是2020级彝语方向的理蕾(黎黎阿楚)同学。交流会分为三个环节:尤克里里弹唱、歌曲教唱、彝诗朗诵,其中,彝诗朗诵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内容。
首先,主持人理蕾致词,她欢迎了哈尼语方向前来参加的同学,并介绍了本次活动的流程。
主持人理蕾(黎黎阿楚)同学
【理蕾,彝名:黎黎阿楚,蒙自市观澜街道仁厚村人,现就读于红河学院人文学院2020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彝语方向)】
会场一角
第一个环节是尤克里里弹唱。在老师的带领下,少语专业组建了尤克里里(俗称:小吉他)学习兴趣小组,一年多来,先后有十多人学会了弹尤克里里琴,用尤克里里琴弹唱汉语流行歌曲和彝语、哈尼语歌曲,成为了少语专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悉,师生弹唱的部分民族语歌曲还被红河州广播电视台民族语节目播放。
唐会、施进辉、李泉明、徐勇四位同学进行尤克里里弹唱表演,分别弹唱了《房间》、《声声慢》、《牵丝戏》、《知足》四首歌曲,他们的风采获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唐会同学弹唱歌曲《房间》
【唐会,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海乡人,现就读于红河学院人文学院2021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哈尼语方向)】
施进辉同学弹唱歌曲《声声慢》
【施进辉,彝名:嘉日务加,红河州绿春县牛孔镇人,现就读于红河学院人文学院2020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彝语方向)】
李泉明同学弹唱歌曲《牵丝戏》
【李泉明,彝名:黎黎春明,红河州绿春县牛孔镇人,现就读于红河学院人文学院2020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彝语方向)】
徐勇同学弹唱歌曲《知足》
【徐勇,彝名:吉木阿勇,普洱市景谷县永平镇人,现就读于红河学院人文学院2021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彝语方向)】
第二个环节是歌曲教唱。本学期,少语专业彝语方向开展了唱歌周周比活动,每周每个班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录制一首歌曲,并制作成短视频,邀请校内外的老师评比。周周比活动,已经坚持了一个学期,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生活,锻炼和提升了同学们的艺术素养。
本周的两位教唱小老师是冯鸿艳、李毅同学,分别教唱了《瓦板屋的歌谣》、《花裤脚》两首歌。
冯鸿艳同学教唱歌曲《瓦板屋的歌谣》
【冯鸿艳,彝名:扯勒亲秋,楚雄州南华县罗武庄乡人,现就读于红河学院人文学院2020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彝语方向)】
李毅同学教唱歌曲《花裤脚》
【李毅,彝名:依火阿谷,昆明市石林县长湖镇人,现就读于红河学院人文学院2021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彝语方向)】
第三个环节彝诗朗诵,这是本次文艺交流会的重要内容。起文艳、罗凤香两位同学分别朗诵了两位彝族著名诗人的诗歌:吉狄马加的诗歌《自画像》、普驰达岭的诗歌《七月的荣光》。为了增加趣味性,朗诵活动采取了首先由两位同学激情朗诵,然后教大家朗诵,最后随机抽点同学起来朗诵的方式。
起文艳同学深情并茂地朗诵了诗人吉狄马加的诗歌《自画像》,诗歌抒发出了诗人对民族厚重历史文化的自豪和面对全球化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自信之情。最后一句“我—是—彝—人”,铿锵有力地回荡在教室,掌声雷动。在抽点环节,张成同学生动传神地即兴朗诵了该诗。
起文艳同学朗诵诗歌《自画像》
【起文艳,彝名:阿伦叶凌,楚雄州牟定县人,现就读于红河学院人文学院2020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彝语方向)】
张成同学朗诵诗歌《自画像》
【张成,彝名:万张永明,昆明市禄劝县撒营盘镇人,现就读于红河学院人文学院2020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彝语方向)】
接着,罗凤香同学朗诵了彝族诗人普驰达岭的诗歌《七月的荣光》,该诗赞扬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表达出了诗人的爱国爱党之心。罗凤香同学的朗诵铿锵有力、慷慨激昂,再次表达出了彝族人民感党恩、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在抽点环节,白高发同学以雄厚饱满的男中音激情朗诵了此诗。
罗凤香同学朗诵诗歌《七月的荣光》
【罗凤香,彝名:阿可阿尼,楚雄州南华县五街镇人,现就读于红河学院人文学院2021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彝语方向)】
白高发同学朗诵诗歌《七月的荣光》
【白高发,彝名:小叶伯承,红河州元阳县新街镇人,现就读于红河学院人文学院2021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彝语方向)】
最后,主持人理蕾(黎黎阿楚)同学宣布此次活动圆满成功。至此,少语专业彝语方向学生主办的周末文艺交流会顺利完成,活动内容丰富,展示了同学们的青春风采和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
作者简介:李泉明(彝名:黎黎春明),红河州绿春县牛孔镇人,现就读于红河学院人文学院2020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彝语方向)
文章编辑:蓝色愿望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