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彝学快讯

中国彝族第一自然村 -迤沙拉彝族山寨

作者:原出处:沙马博客
发布时间:2006-09-02


    迤沙拉的大意为“水漏下去的地方”,位于南高原,是彝族支系里泼人的一个聚居地,是南方丝绸之路所经之地。全村有450户,2250多人.2005年11月12日,在由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二批2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历史:
   在远古时期,迤沙拉只是一个很小的彝人部落,里泼彝人们从哀牢山沿着祖先送魂的路线逐步迁徙到这儿。为了躲避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残酷无情的杀戮,许多里泼彝人逃难到此聚汇,并在这里扎下根,繁衍生息。一直沿袭着彝族人虎图腾、太阳图腾与火神崇拜,沿袭着万物有灵的宗教情感。
  西汉王朝汉武帝时期(公元约135年),《史记.平淮书》载:“唐蒙,司马相如开路西南夷,凿山通道千余里,以广巴蜀。”开辟的南方丝绸之路,途经迤沙拉,并在这里设立了驿站。遥想当年,文学家司马相如来到古木森森的迤沙拉彝族山寨,与彝人们饮酒狂歌,击节而舞,然后兴之所致,吟诗作赋。想一想,他是多么开怀惬意!
  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春,亮南征。”蜀丞相诸葛亮为平息南夷之乱,率兵“五月渡泸,深人不毛”。“自安上(今屏山)由水路(金沙江)入越(籍)” 也曾路过此地。
  六百多年前,明代“洪武开滇”后,一些其它民族的边关守卫也流落于此,与当地人通婚,也融入了里泼彝人的家庭,他们带来了新的农耕文明,也带来了江南的建筑艺术。现在,仍依稀可见迤沙拉建筑的江南风格。
    清代,这里划为“苴却十马”的管辖区。马帮在茶马夷道上来来往往,兴盛一时。因而也让迤沙拉成为方圆百里有名的马帮落脚之地。有多少赶马人从迤沙拉走后再无消息,困死于异邦。那些流传下来的小调恍惚就是见证:
  女:小郎赶马嘛走远途,妹在路口望郎哭。男:看见妹哭嘛心里苦,留下银镯才上路。
  女:留下银镯嘛妹不要,想跟小郎走远途。男:山高水冷嘛有蚂蝗,怎么忍心妹吃苦。
  女:小郎孤身嘛不放心,音讯尽快传回屋。男:翻山越岭嘛路程远,赶马的人最孤苦......
   抗战时期,美国人帮助修建的举世闻名的滇缅公路(又称史迪威公路)至今犹在,它从迤沙拉村前盘旋而过,朝大山深处蜿蜒而去。
生活:
    过去,在迤沙拉山寨,夜晚的火塘一直燃烧,家家的木门都敞开着,过路人可以随意地进入每一个彝人的屋里,歇脚歇,暖暖手,喝上一口酒,或者抽上几口兰花烟。所有的彝人都是友善的,有的人被彝人的美意挽留下来,在这里与彝人的女子结婚生子。即使一些过路人走了,彝人们也会把他们当作亲戚一样惦念;所以,有的人走了还会回来,并且永远留在这片温暖的土地,最后把头颅埋在了这里的山岗上。
  如今,漫步迤沙拉,阳光散开,站在几百亩的葡萄沟上眺望,原野上清新的微风中渗入酸酸甜甜的气味,让人陶醉,令人着迷。老人们吸着竹烟筒,依门而坐。可以听见彝人古乐婉约的音韵里,飘出彝族少女美妙的谣曲。
    迤沙拉,仿佛一块凝固历史的古老岩石,又好似一幅流动异彩的美丽画卷,生动诱人,妙不可言。

  在遥远的南高原上,在迤沙拉,相爱的人可以在这远离喧嚣的山寨搭个恋爱的窝,它是一个抚慰浮躁内心的宁静之地,也许正是你苦苦寻找的一个安顿灵魂的温暖居所。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