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彝学快讯

滇西少数民族地方经济运行困境及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11-11-11投稿人:高文


【摘  要】滇西是云南西部的一个区域,大体包括保山、临沧、思茅、怒江、德宏等地,是一个集民族、偏远、边境、贫困、后发等问题于一体的区域,滇西开发晚,发展缓。其自身的经济结构和发展状况有西部民族经济共性又有其自身特点,加快滇西经济发展,对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巩固边防,加速滇西社会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滇西;民族地方;经济运行;困境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确立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新中国的成立不但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1]通过社会主义改造,铲除了民族压迫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少数民族翻身做主成为国家主人,在政治上实现了平等。经过六十多年的社会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尤其在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获得巨大的发展,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过去,人们一提到民族地区脑海里浮现的就是“刀耕火种”、“手无寸铁”、“羊肠小道”、“人背马驮”……但是,仅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民族地区就彻底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2008年,民族地区GDP已达到306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了17.4倍,比1952年增长了92.5倍。[3]同时我们看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与全国和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在拉大,这是发展中存在的一个实际情况。怎样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振兴繁荣的步伐,缓解与全国及发达地区之间差距逐步拉大的趋势,逐步赶上全国的平均水平,一直是少数民族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注重研究并致力解决的主题。

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分布与少数民族面临的几大困境

 (一)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及分布

云南省是少数民族人口大省,至2005年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总数1 490.8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3.5%,其中人口总数在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25个。 由于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地貌结构等自然环境,以及族别和数量较多的少数民族,形成了诸多类型和各具特色的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分布。 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在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其分布具有西部多,东部少,南部多,北部少;山区多,坝区少;边疆多,内地少的总体特征。 同时,以聚居、混居、散居等多种类型存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和海拔高度,形成不同民族的分布层次。汉族主要集中于滇东北昆明、昭通、曲靖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集中于滇南、滇西地区。将少数民族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其地域上的分布特征是很明显的。云南省区县少数民族人口均值12.048 3万人,均值以上50个区县,均值以下76个区县。其中人口超过30.6万人的区县包括红河州的元阳、文山州的广南、思茅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等。人口在21.3万人到30.6人的包括12个区县,集中在文山州西部及红河州蒙自等县。人口在12万人到部、楚雄市大部、昆明市东部南部、保山地区及大理市周围区县。少数民族人口在500到2万人的区县16个,集中在曲靖市周围、昆明市邻接曲靖的富民县等。总之云南省的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呈现出很高的空间集聚性和自南部、西南部向东北部的阶梯递减特征。

滇西是云南西部的一个区域,大体包括保山、临沧、思茅、怒江、德宏整个片区。滇西五个州市区位不佳,平均距离昆明597.4公里,如表一所示平均需要乘车时间约为10个小时左右。国土面积11.4万平方公里,占云南总面积的30.2%。人口920.4337万占云南总人口的20%,其中少数民族364万左右,占云南少数民族人口的23%,这五个州市都处在边境上,其中德宏、保山、怒江、临沧和缅甸相邻,普洱市和缅甸、老挝、越南三国相邻,边境线总长度是1902.58公里占云南边境线长的46.86%,人均GDP在云南十六个州市中排名德宏第10位、怒江12、保山11、临沧15、普洱14,相对集中,基本靠后。

表一、滇西少数民族地方基本概况

州市

据昆明距离(Km)

所需时间

人口(万)

少数民

族比率

边境线长

领国

德宏

733其中690高速路面

10小时左右

121.1

52%

503.8 Km

怒江

614其中430 高速路面

11小时左右

53.4337

87.65%

445 Km

保山

571全程高速最低限速40

8小时左右

250.6

10.31%

167.78

临沧

598其中380高速路面

11小时左右

243.0

37.28%。

300 Km

普洱

471约有390高速路面

7小时左右

254.3

61.01%

486 Km

缅、老、越

 (二)滇西少数民族地方经济发展的历史特点

滇西少数民族地方的经济基本状况可以概括为旧中国经济落后历史起点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所在的问题有:其一.经济基础薄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低。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等三个要素,其中劳动工具是劳动者和劳动对象的中介,工具的使用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又决定着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解放前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地方还使用比较简易的劳动工具,一般说来,在这些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都比较低,生产工具简陋、原始,耕作方法落后,人们的劳动技能也不熟练。从农业方面来看,那些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民族如景颇、怒、独龙、傈僳、基诺等族,他们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木制、竹制工具较多,铁制工具不足,甚至在有的民族地区还继续使用石制或骨制工具进行农业生产。据景颇族的典型调查,在34件农业生产工具中,其中竹制工具有9件,木制工具有8件,铁制工具有15件,此外,还有石制和骨制工具各1件。木、竹、石、骨制共19件,占整个农业生产工具的55.8%,铁制工具仅占44.2%。就耕作方法来说,各民族地区普遍实行原始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劳动者的素质也很低,很多少数民族没有文字和学校,在傣族、藏族居住区寺庙成为主要的教育场所,经济活动的领域基本上是原始农业、采集、守猎或者是小手工业,因此生产力水平比较低。[6]

其次就是经济结构比较落后,经济结构指的是经济生活内部的各种比例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产业结构,及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在传统经济在向现代经济变迁的过程中三次产业都会发生规律的变动。产业结构的规律递进有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的农村产业结构阶段,一>三>二。第二个阶段是半自给半交换产业阶段,一>二>三。第三个阶段是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初期产业结构阶段,二>一>三,第四阶段是商品经济完全替自然经济阶段,二>三>一,第五阶段是高度协调的产业结构,表现为三>二>一,解放前云南少数民族地方大多处在第一第二阶段。[8]解放前的经济落后还表现在经济意识的落后,具体表现为在生产领域积累意识淡薄,挣多少花多少,长期停留在小生产规模上难以扩大,养鸡为花钱,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等思想让人们长期生活在自给自足的世界里,抑制商业的发展。分配中平均主义思想严重,消费中是平时节俭,节日庆典和婚丧嫁娶中的大操大办严重的铺张浪费。最后表现在人民生活水平非常的低,绝大部分人在饥饿线上挣扎。

(三)云南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现面临的困境

滇西少数民族地方经济和社会建设虽然取得巨大的成绩,但在发展程度上与全国特别是发达地区差距明显,并呈继续拉大趋势。2009年,全国民族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2.9%,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2.4%,而滇西民族地方不论是人均GDP还是可支配收入都远远低于云南省的平均水平,更不用和东部地区相比。扶贫开发任务仍然艰巨,滇西特有的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怒族、阿昌族、普米族、布朗族等人口在10万以下的人口较少民族,总人口约22.9万人,贫困发生率74.2%,就全国而言2009年,民族地区尚有1955万农村贫困人口,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总数的54.3%。产业结构不合理,从表二我们可以看出我省的三大产业优化和全国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从国家整体上看改革30多年来我们已经取得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我们已从一个农业国家过度到一个工业国,但是工业在三大产业的比重过高,滇西五州市农业比重均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怒江略低是因为怒江耕地面积少而形成的,并不说明怒江产业结构已经得到优化,农业比重高说明滇西主要还是农业经济,经济效益不高,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大。此外工业比重不高,说明工业化程度不高,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劳动就业困难,政府财政收入紧张。第三产业比重接近全省和国家水平,但是这个比重是在农业落后,工业不发达的基础上,因此第三产业社会效益不高。

表二、滇西少数民族地方三大产业结构比重[7]

地方

德宏

怒江

保山

临沧

普洱

云南

全国

 

三大产业比重

33

22

45

19.4

33.8

47.1

30.3

30.9

38.8

35.1

33.1

31.8

31.9

32

36.1

20.4

43.4

36.2

10.1

46.8

43.1

 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滇西一些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电、路、气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口未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住房条件差、生活设施简陋,与小康标准还有很大差距。社会事业仍然亟待加强,滇西民族地方多数县“普九”基础脆弱,巩固提高的任务还很艰巨,一些地区教师严重短缺,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严重滞后,基本办学条件较差。一些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技术人员匮乏。广播和电视覆盖率较低,一部分农民听不到、看不到、听不懂、看不懂广播电视以及读书看报难现象依然存在。生态环保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滇西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属泥石流高发地带,自然灾害频繁。我省的七个泥石流多发地,滇西有两个其一是盈江-梁河-龙陵-陇川,另一是怒江中上游贡山-福贡-泸水-保山隆阳。贡山8.18泥石流造成一死九十失踪,造成经济损失达1.1亿。如果再不注意环境保护,随着滇西森林、矿产资源的开发,泥石流发生的频率将会提高,规模将会扩大。此外滇西少数民族地方人才匮乏问题仍然突出,目前人才流失现象比较普遍,外地人才不愿去、本地人才留不住的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县及县以下基层单位普遍缺乏教育、卫生、农业、畜牧等专业技术人才。

二、  云南少数民族地方经济发展所面临困境的分析

造成滇西缓慢、畸形发展的原因是多样的,诸如地理环境、民族构成、经济结构类型和储蓄率水平等都是形成云南少数民族地方和东南沿海地方地区发展差距的基础性因素,滇西少数民族地区处于云南西部,云南处于祖国西部,所以从地理区位上看我省的少数民族地方是西部的西部。远离经济和政治文化中心,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虽然有边境优势,但是邻国缅甸经济欠发达,政局动荡,毒品艾滋病侵袭干扰滇西地区。为了国内的安全,我们不得不设置关卡,因此滇西从印度洋进不来,太平洋进来成本太高,两头被孤立和封锁。滇西处于澜沧江、怒江、金沙江、流域高黎贡山、横断山、哀牢山等山脉地带,除了极少数地方,绝大部分地方自然资源恶劣,这些地理环境是历史上云南少数民族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处于经济核心区的边沿地带,因此任何连接云南西部到昆明或者这个西部大通道建设所需投资非常巨大,另外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巨大,布局分散、贫穷的局面使得这些地区在人才的吸收和引进上处于劣势。就目前全球经济发展来说,总体受到海洋吸引是一个长期的驱使,[9]我国东部地区进入东亚高速发展的行列,与发达国家的货物运输只有海上距离,是国际经贸最理想的区位,而云南少数民族地方处在远离海港的内陆,因而国际贸易的发展受阻。云南西部的很多山区基本是交通靠走,滇西运输中人背马驮是很常见的现象,交通瓶颈限制资源优势转化不成资本优势。滇西少数民族地方是工业化的后来者和发达东部相比工业化发展至少滞后100-120年,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开始发展工业,不仅发展时间晚,而且起点比较低[10]。

滇西少数民族地方的经济其经济结构上是典型的二元化,一元是技术落后生产力低下、自我雇佣的传统经济部门,如渔猎、畜牧和农业经济,一元是由国家移植的技术比较先进生产力水平比较高的现代大工业经济,比如龙陵县的永昌硅业。国有企业的比重大,民营企业的比重小,整个经济运行活力不强。滇西少数民族地方市场发育程度低,分工不明显,不论是生活用品消费市场还是生产资料市场发育程度和沿海地区相比都存在巨大的差距。目前中国已经由短缺经济过渡到相对过剩经济,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经济发展的成本越来越高,很多行业准入的条件已被抬得很高,经济发展要考虑环保等诸多问题,所以这个就成为后发的劣势。在经济发展三个要素中劳动力、资本、土地中,资本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形成足够的资本是经济发展的保证,滇西少数民族地方由于原有的经济薄弱,自我积累能力差,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机制不够规范导致资本形成不足,外资吸收比较低,资本利用率不高,外流现象严重。建国以来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相对于全国来说基础设施的供给是非常不足,所以滇西少数民族地方人流不畅,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对外开放的程度较低。民族地区在向东部输出的初级产品中因价格较低转移到东部,有省份估算应达十亿元,另一方面又向西部地区返销加工制成品,西部资源开发越快,经济剩余的转化也就越快,西部民族地方和东部的发展差距也就越来越大。[11]改革开放发展至今虽然国家在少数民族地方施行了一系列扶贫救困的特殊政策,但是国家的优惠政策总体上一直向东倾斜,尤其在税收减免项目审批方面,东部获得国家给予大量的优惠政策。

三、  解决措施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是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也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加快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逐步缩小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要求。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要求。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也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要求。总之,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12]滇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高资源消耗外源推动式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要把经济发展转为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轨道,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一)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其经济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制度支撑。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空间上是不均衡的。民族地区的经济体制改革始终处在滞后状态,市场化程度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因此要转变政府职能为西部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加强民族地方的企业改革,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二)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滇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通过几十年来的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在比较艰巨,要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大力发展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提高特色产业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推进工业结构的内部调整,使传统工业发展从依赖要素投入向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进程转变。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得三大产业的结构更加有利于民族经济的协调发展。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不仅是经济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的重要环节,而且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运行质量,促进经济快速、持续、协调发展,缩小欠发达与经济发达地区差距的重要战略举措。

(三)大力扶持滇西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它不仅对带动相关产业和行业发展,助推经济腾飞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目前,由于受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因素限制,一些地区的交通、电力、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特别是一些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难以适应新型农业发展的要求;社会公共设施欠缺、陈旧,制约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等。

(四)加快桥头堡战略的部署实施,突破区位瓶颈。“桥头堡战略”是推进我国向西南开放、实现睦邻友好的战略需要,也是云南推进“兴边富民”工程、实现边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现实需要,对促进云南经济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五)国家要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经济、社会发展各种不平衡问题也凸显出来,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就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应针对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欠账较多、地方公共财政能力严重不足的现实,将中央本级财政的转移支付作为提高民族地区公共财政能力的战略手段,增大转移支付规模,为民族地区各项文化事业的加快发展提供直接的财政支持。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文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扶贫帮困工作是一项“德政工程”,更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关心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扶贫帮困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七)政府要组织和搞好“对口支援”,对口支援即经济发达或实力较强的一方对经济不发达或实力较弱的一方实施援助的一种政策性行为。富的地方帮助穷的地方,走共同富裕道路是国家的发展策略。是贯彻两个大局思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的重要体现,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民族地区长治久安的必要途径。

(八)加快推动滇西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即“人民生计”。加大教育投资,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效率,提高全民素质。同时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出去。加大滇西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投入,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农业实用技术和扶贫开发示范工程项目,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贫困山区普及和传授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实现科技兴农,科技致富。加大滇西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投入,定期开展民族地区义诊活动,把民族地区因病致贫、返贫状况减少到最低限度,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缺医少药和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加大民族地区优生优育投入,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晚婚晚育,提高少数民族生育水平和人口质量,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

四、  小结

滇西少数民族地方在地理位置上多是属于边远地区,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经济发展水平滞后,文化基础薄弱,这是有其无可避免的客观原因所造成的。无论是自然地、历史的、还是社会的原因,都已经造成了一种客观的社会事实,造成一个地方的发展滞后于整体的社会发展水平。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云南西部少数民族地方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归根到底是要靠发展来解决,只有持续的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强少数民族地方的经济实力,改变滇西少数民族地方贫穷状态和落后面貌,缩短中西部差距,解决民族发展上的事实上不平等,滇西各少数民族之间才会更加团结、互助、和谐,才会不断支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加速滇西少数民族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我省、乃至国家经济发展营造和谐安宁的便将环境,不仅是我们一项紧迫任务,也是一项长远的使命和责任。

参考文献

[1]张海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N]人民日报,2009(09).

[2]吴仕民.中国民族理论新编.[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06。

[3S社论.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取得的辉煌成就. [N]中国青年报,2009(09).

[4]鲍吉锐.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差距与对策问题探讨,1992(04).

[5]刘聪粉,仲伟周.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空间统计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11).

[6]李文潮.试论解放前我国存在原始公社余的少数民族地区私有制的产生残. [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1(01).

[7]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8]李卫武.贫困经济.[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第144页.

[9] John Luck Gallup,Jeffreyd ,sachs and Andrewd.Mellinger,“Geography And Econmic Development”,internation Reglonal science Review 22,2:179-232(August 1999).

[10]刘在兴.中国生产力布局学.北京[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

[11]陈达云,郑长德.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越发展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6,12.

[12]庄万禄,陈敏.民族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5)

 

高文(1981-)彝族,云南宣威人,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2010级民族学博士,德宏职业学院思政部副主任、学报副主编,讲师。主要从事民族经济学、民族社会学等领域研究。

通讯地址: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2010级民族学博士。

邮编:610041

电话:13693497039

邮箱:54665997@qq.com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