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彝学快讯

峨山彝族传统的家庭教育


发布时间:2006-10-01


云南峨山彝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在悠远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彝族人民创造了独具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峨山彝族地区没有学校,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古彝文文字只为人数极少的呗玛所掌握。
  自元朝峨山县独立建治以来,封建统治阶级开始在彝族地区创办学校、传授儒学,但其目的是为了开化土著民族、编户抽丁、派款纳粮,实现其对各少数民族的统治。只有极少数彝族土官子弟才能以其特殊的地位和身份选拔入学,而广大的彝族农家子弟是没有入学机会的,女子更是被排除在学校教育之外。因而彝族人民自古以来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彝族家庭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家庭式呗玛、民族文化教育;教育下一代为人处世、生产劳动技能、传统手工技艺和民间传统文化等等。
  呗玛(在其他彝区被称为毕摩)作为彝族历史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发展者,是通晓彝族文字的知识分子。据发掘、收集和翻译的彝族施姓、鲁姓和龙姓彝文宗谱的资料显示,历史上许多彝族宗族都有通晓彝文的成员,而通晓彝文的宗族成员在本宗族中享有较高的威望和声誉。呗玛作为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收徒练习是传承彝族传统文化的主要方式,呗玛招收徒弟十分严格,能接受呗玛文化教育的人数很有限,或一师带一二个徒弟,或一师带四五个徒弟不等。呗玛文化教育通常是子从父学,或在本家族中选择生徒,其规模比私塾小,生徒亦少,故称为“家庭式呗玛文化教育”。家庭式呗玛文化教育虽十分有限,但为彝族培养了不少通晓本民族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继承人,而接受呗玛文化教育的成绩佼佼者,又承师衣钵,成为新一代呗玛,使古老的彝族传统文化、语言文字世代相传。
  峨山彝族家庭教育十分注重思想品德、为人处世和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提倡仁爱之心,树立诚实、善良、正直、勇敢的品德。古彝文典籍《劝善经》有这样的记载:“心善不贪财,得志不欺人,所思都莫言,迈步须踏实,立德于后人。”常以因果报应劝导人们要行善积德,并以“岩洞能填满,贪心难知足”的谏言告诫人们莫生贪婪之心,视贪欲为万恶之源。在为人处世方面提倡宽厚仁慈、以诚相待、助人为乐、扶贫济困、主持公道、疾恶如仇。彝族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十分重视学习和汲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思想道德观念。明清以来,随着县境内汉族人口的逐渐增多,中原汉族文化和道德观念在彝族地区的传播,到了近现代,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妻贤、长惠、幼顺等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了彝族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家庭生活中,彝族家庭提倡尊老爱幼,因而彝家儿女大都从小养成勤劳、好学上进、节俭持家的好习惯、好风尚,在家孝敬老人、尊重父母,在外谦虚好学。如今彝族地区涌现出的无数个尊老爱幼、夫妻恩爱、妯娌和睦、兄弟团结、邻里互助、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的文明家庭,与彝族传统的家庭教育一脉相承。
  彝族十分重视生产劳动技能、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授,把它看作生存和成家立业的必备本领进行教育。彝族儿女自幼随父母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对农田的挖、犁、耙、锄,农作物种子的选留,种植的农时节令,栽种的方法、管理、薅锄、收割、晾晒、贮藏等各个环节的技能,以及家禽家畜的饲养、驯化等等,父母都会在家里或田间地头悉心传授。在民间传统手工技艺方面,若父母是民间艺人,父亲将会把劈采石料、木料的选择、凿刻、雕造等每一道工序的技艺悉心传授给儿子;而母亲则会把自己精湛的刺绣技艺传授给女儿,并在传授的过程中塑造儿女们创造发明的意识,这就促进了彝族民间工艺世代相传、推陈出新、不断进步。彝族民间石雕、木雕、刺绣等在峨山县内各民族中堪称上品,大都是师承父母而来的,尤其是分布在县内小街镇棚租、雨来救一带的彝族尼苏支系花腰人妇女服饰,姑娘们精湛的刺绣技法,都是她们的母亲精心传授或姐妹间相互学习继承下来的。
  旧时,彝族懂得本民族语言文字和汉文化的人很少,因而口传民间传统文化也就成了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内容,茶余饭后,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长辈把彝族源流、祖先艰辛创业的事迹,本家族繁衍、发展、迁徙的历史,世代相传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以及民间歌谣等讲唱给晚辈听,向年轻人传授民间传统文化。
  解放前,彝族家庭大都有自己的宗祠、宗谱、族田、族山和本家族的坟山坟地,也就有了成文或不成文的族规家法,很多村寨也有不成文的村规民约,并有相应的惩治办法,因而旧时彝族家庭教育中也就有了这方面的教育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后,彝族地区学校教育迅速发展,彝家儿女都有了进学校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但彝族依然十分重视家庭教育,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进步,赋予家庭教育更新更广泛的新内涵。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