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彝学快讯

彝族五日

作者:来源于博客:黑暗中的舞者
发布时间:2006-10-23


     我常想起那些与我擦肩而过又归于冥冥之中的生命,想起他们在起步的刹那以及留给生者的思索,从而感到生与死的和谐,而生命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我们贡献了什么?我们又得到了什么?当我从钢筋混凝土构建的城市来到广袤无垠的大自然中时似乎对这一切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第一日   迎客宴席
       彝族,我国仅存的有自己语言和文字的少数民族之一,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情奔放的民族。2006年10月1日的深夜,我乘坐N871次列车来到了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西昌。天空蒙亮,在灰浓中缠绵着细雨。这个素有“一座春天栖息之城”的城市也正渐渐苏醒.
      拉哈(我朋友)打了电话过来,说在礼州等我。于是我们坐上了开往礼州的班车,车在乡村公路上跑着,窗外便是薄雾朦胧中的白山峰,给这个美丽的地方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一个小时后车到了礼州。朋友早已等在那里,我们又坐了上山的摩托车。上山的路很陡,第一次坐摩托车在山路上跑,倍感新奇与刺激。摩托车在一个大斜坡上停了下来,开车的师傅说下雨路太滑,前面的路太危险不敢走。于是我们就只好步行前进。中午时分,终于到了朋友的家,喜德县李子乡落乃格村。

彝族背小孩的妇女

朋友家里面热闹的情形.

       朋友家来了很多的人,因为彝族有个风俗习惯。不管哪家,只要有客人来,整个家族的人都要聚在一起杀猪、吃肉。拉哈他父亲把我领到他们家堂屋里,开了一瓶酒,让我喝下。彝族是个豪爽的民族,他们都是用酒来表示对客人的欢迎。


       他们家的院子里正在杀猪,好奇的我也来到院子里看个稀奇。只见他们拉过一头猪,当场放血,等猪倒在地上之后,就直接开肠破肚。接着把肉砍成一块块的,旁边的人正在生火,几根木头被点着了,上面放了个铁网,把肉直接放在铁网上面,就开始烧了。

       中午一点钟的时候,主人就在张罗着吃饭了。只见很多人蹲在地上围成了一个圈,就上菜了。一盆黑乎乎的肉,一盆汤,一盆米饭。每人拿着一个衣池(像勺子一样,彝族人的餐具),就开始吃饭了。这才知道原来这些肉就是彝族的砣砣肉。

第一次饭,用火烤的砣砣肉



第二次饭,在锅里煮好的砣砣肉,和吃饭用的"衣池".



客人们之间相互敬酒

       吃饭的时候大家都是边聊边吃,由于语言不通我只有一个人呆坐着,即便如此也不断的有人客气的过来进酒,于是在酒碗间,谈暇间,午饭也就结束了,但客人们却都没有离去的意思。诧异间得知他们又一独特的迎客礼节,吃饭是三顿连在一块儿吃的。约摸下午3点时,第二顿饭便也照列开始了,但这一次的菜却有所不同,全是在锅里煮出来的。这边是砣砣肉,大家豪放的用手抓着吃。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进酒,和第一次不一样的是第一次是以主人为主敬酒,而这一次是客人间的。大家相互敬酒,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于是我们很英雄气概般的大碗大碗喝酒,大口大口吃肉..这或许就是彝族人所特有的豪迈与热情。而第三次吃饭的时间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虽说程序相同,但是菜又有所不同,是小块的羊肉炖萝卜,并盛着汤,照样是一盆一盆的,接着便是米饭。酒还是那样喝着..于是就有人开始东倒西歪,有些还哼起了歌。在这个时候所谓民族的界限,地位和权势的界限早已荡然无存,有的只是眼前这杯美酒和那道不完的情愫..

彝族小姑娘,叫做嘎落五牛,抱着他的妹妹.

彝族的小朋友正在享受饕餮大餐.


       渐渐的夜幕降临了,客人们都陆陆续续地走了。看着我在拍照,一群小孩子不愿意离去,远远地站着,瞅着,朋友拉哈把他们招呼了过来一起聊天,拉哈当翻译,慢慢地大家也都熟悉了,于是我拿出相机给他们记录下了痕迹,刚开始时孩子们还有点忸怩,不过没几分钟大家就很自然了...

彝族小朋友嘎落阿来和嘎落衣呷



孩子们的笑容,永远都是那么的天真无邪!

第二日    礼州古镇

    天刚亮我就被小孩子打闹的声音吵醒,我穿上了衣服走了出去,一群小孩子正在打扫卫生。

凉山的早晨

凉山的早晨



一大早小孩都在打扫院子



他们从小就知道团结,互助.



就这样要走很远的路,然后把垃圾倒掉.

倒掉垃圾后,在往山下流的小水沟里面洗手

.      10点钟是他们吃饭的时候,与汉族不同,他们每天只吃两顿饭,上午10点和下午4点钟左右。今天上午的饭是在拉哈的小姨家吃的。彝族吃饭经常是一个家族的人聚在一起吃。谁家做饭了就在谁家吃,经常轮换。今天吃饭的这家,一共有3个小孩子。老大嘎落伍牛,是一个很缅腆的小女孩,才十一岁。家里面的家务大部分由她来做。嘎落阿呷和嘎落阿来还小,不过也都要帮着姐姐做家务。今天早上的早饭很丰富,有羊肉汤、猪肠子和米饭。主人家坐在厨房里吃,客人坐在客厅里吃,这也是他们的风俗,主客不同桌。吃过饭之后,很多小孩子都换上了民族服装到嘎落阿来家让我给他们拍照。



嘎落伍果



嘎落甘体,嘎落呷朋,嘎落阿呷(姐)和嘎落阿呷(妹).



嘎落家族的小孩和的日家族的小孩



彝族经典摔交动作

       面对这群可爱的小孩我在考虑一个问题,很难想象他们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他们去的最远的地方是西昌,他们见的最多的就是山,他们当中有的人甚至连汽车都没见过,他们每天要走一个小时的山路上学,他们每天都要做饭,洗衣,打柴,而城里的孩子们,也是这么大的年龄,大都还在父母的怀抱里撒娇,每天由父母接送他们上学,周末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经常和父母一块去吃麦当劳,肯德基。而十多年后,他们将站在同样的位置去竞争同一个岗位,十多年后他们都将面对自己的人生,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做出选择。
      

下山时候拍到的景色

      快到中午的时候拉哈带我下了山,走了好长的山路。到了礼州小镇,小镇里面有汉族人,也有彝族人,镇子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听说里面有几条古街,并有很多古迹。于是我便准备到镇里面看看.

小镇古街,这条街上汉族人居多.



小镇古街,当年的城门.现在保存完好.



小镇的古校场,曾经是繁华的商业区



小镇里面还有很多年没有见到过的理发铺

       已经是下午了,很多赶集的人都开始往回走,也有三三两两的彝族老人在街边喝茶聊天。



小镇里面歇脚的老年人.



这是一个老乞丐,据说听到音乐,就要跳舞.



小镇上的老乞丐,据说去过很多地方.

赶集的母子俩.

尊重老年人,小镇上朴实的民风.



街头歇脚,准备回家的彝族老妈妈..


       在小镇的街上走着既然碰到了一个以前在成都见过的朋友,他看到我之后格外的高兴,非要拉我去喝酒。下午5点钟,天已经快要黑了.我们也准备上山了.
       天还下着小雨,走到一半路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路过拉哈的婆婆家,就进去坐了一会儿。拉哈的婆婆一个人住在一个很大的院子里面,房间里很简陋,放了几包粮食,屋里除了一个旧的沙发和一张床外,什么都没有。老人家看到我们过来很高兴,便欢喜的唠起了家常。老人家看我拿了个相机,就到房间里换上了民族服装让我给她拍照。并且还要求一定要拍抽烟时的,老人说抽烟的动作最好看。直率的老人原来和孩子一样的淳朴...

拉哈婆婆家的院子.



拉哈的婆婆

      从拉哈外婆家出来的时候,外面还在下雨。我们借着手电筒的微光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爬行。我看到旁边有一个房子,造型和其他房子有所不同,拉哈跟我说这是一个汉族人修建的庙,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因为下雨不便于拍照,我决定明天再过来看个究竟,下山时,我们走过一条10厘米宽的小沟,有着断断续续的水流。如今因为雨水的冲刷水流也变成了小溪。



中午经过的时候还是个小水沟,现在已经是条小溪了.

      到落乃格村拉哈家的时候,天已经很晚了衣服也都被淋湿了。拉哈的父亲在房间里给我们烧了一堆火让我们把衣服烤干。他懂汉语,于是我们就在他家客厅里聊了起来。话间他听说我对他们服饰和餐具很感兴趣后就到屋里拿出了许多他们祖上传下来的银子,珍珠,玛瑙的佩饰给我看。还拿出了许多彝族专用的餐具。颜色十分漂亮,并且全是用手工制作而成的。



生火把衣服烤干



彝族祭祀用的柜子.



彝族的银手镯.



彝族的配饰.



彝族的餐具,像勺子一样的叫"衣池"


   第三日   卫星发射基地
   第三天,起床的时候已经9点30了,洗了把脸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今天吃的是彝族人最常吃的食品,烤土豆。制作方法很简单,把土豆洗干净直接放在火里烤,烤熟了再剥皮,蘸辣椒吃。



彝族最常吃的食物,烤土豆.

     吃完后就准备下山了,今天的目的地是卫星发射基地。我们顺着热水河一直走,很长时间后终于看到了一个桥墩,走近了才发现是一座铁路桥,原来生活也有被眼睛欺骗的时候...又很久后总算到了公路桥,桥下是一座60年代时期所建的桥,下面还有许多计划经济时期的革命标语。



下山时无意拍到的小孩.



山涧的老牛.



下山的风景,白云飘在半山腰.



从山中穿过的火车.



公路桥下计划经济时候的革命标语.

    坐上了去往沪沽的车,到漫水湾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雨。我们准备包车去卫星发射基地,拉哈找车主谈价钱时,我正站在屋檐下,不经意间看到一个彝族妇女,她的发髻非常漂亮。长长的头发盘在头上,于是我就给她拍了一张照片。这时拉哈已经跟司机谈好了价钱。在去卫星发射基地的路上风景十分美丽。终于看到发射基地大门了,开车师傅领着我们从旁边的一条小路向山上跑去。10多分钟后便看到两个巨大的发射架矗立在峡谷之中。十分壮观。



在漫水湾遇到的彝族妇女



去卫星发射基地的路上,沙坝小镇



去卫星发射基地的路上,风景十分壮观.

高耸着的卫星发射架



我和朋友在发射架前留影



从远处看卫星发射基地.


    看够了之后,我们又原路返回。到礼州镇的时候已经是下午5点了。一辆摩托车一路颠簸往山上走去。1个小时后,路过寺庙时又拍了几张照片。到拉哈家的时候天也黑了。他父亲客气的烧了一只鸡。晚上,甘落阿来到拉哈家玩。我很喜欢这个只有六七岁的小孩子。会说几句简单的汉语,人很听话。睡觉的时候阿来跟我们挤在一张床上。



前一天晚上看到的小庙.



庙里面供奉的神像.



嘎落阿来和拉哈


   第四日  西昌之旅
   天依旧下着雨,正好赶上他们吃上午饭的时间。上午饭是在甘落阿呷家吃的,他们这家也很简陋。除了一张旧的沙发三张床外,什么都没有。我们都蹲在地上吃。饭菜却很丰富。吃过饭后,一家人就围着火堆烤火(彝族人平常下雨的时候不能做农活一般都是一大家人坐在一起烤火)拉哈的母亲给拉哈建议今天下山带阿来到西昌玩,看看沪山、邛海和一些古迹。然后下午坐车到喜德县城。于是我们就马上出发了。我、嘎落阿来和拉哈三个人在下山时碰到一个正在下货的车,于是我们坐车下了山。
    到西昌的时候已经是12点了,阿来晕车吐的厉害。下车后,他说想吃面条。于是我们找了个地方把饭吃了,然后坐车到了邛海.邛海位于西昌城南约3公里的泸山脚下,整体水面约31平方公里,据说相当于四五个杭州西湖,最深处达34米,是四川省最大的淡水湖之一。邛海和其它"海子"一 样,都有一个相同的美丽传说:天上仙女梳妆时,不小心将明镜 遗失到人间变成湖泊,所以邛海的水质特别的清澈和甘淳,加上高原四季如春的气候和充足的日照,使这颗高原明珠特别的美丽动人. 



邛海景色



邛海景色



邛海景色

    从邛海出来,拉哈领着我们去到这附近保存完整的曾是国民党司令部的房屋参观。这个房屋位于凉山州民族师范学院内,建筑古香文化气息浓重,就像我们在电视里所看到的革命战争时期的建筑一样,站在它跟前,似乎又看到门口的警卫员和战争时期忙碌的情景。



以前国民党的驻扎地



以前国民党的校场.



原国民党驻扎地司令部

     下午2点左右,坐上开往喜德的班车,车到沪沽之后就开始在山路上行驶,绕着山,一圈一圈的爬。一个急转弯过去,听到很大的水流声,离车不远的地方就看见有很厚的白云飘在半山腰,下面就是很深的大峡谷,流水声就是从那里发出来,下午6点的时候终于到了喜德县城。



刚出西昌,在高速公路入口处屹立的广告牌.

    第五日  喜德之旅
    喜德,彝语 夕夺拉达 意为创造铠甲的地方,司马相如曾经此道入凉山体查民情、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曾率领十万大军经此道,北上大渡河、一代枭雄邓秀延借此道称霸一方。



通往喜德的山路.



峡谷下面的孙水河.



喜德县城


    到了喜德,立刻就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住,站立在站台上,放眼望去,远处是高耸的山峰,白云在山间盘旋。山下便是孙水河,河水急速地向前奔流。近处,县城里的楼房错落相交,一个很高的铁路桥墩从县城中穿过,沿着铁路桥墩,来到了拉哈的姐姐家,吃过饭之后,他姐夫又带着我们到外面的饭馆里去喝酒,几个小菜,一箱啤酒。我、拉哈、大姐夫、二姐夫。便吃喝 了起来,不过一会儿拉哈姐夫的一个朋友过来,坐下继续喝酒。他会汉语,闲聊几句后得知这位仁兄竟是成都知名的阿修罗乐队前吉它手--马义。于是,话题就这样摆开了,不知不觉十一点。于是,就地作别,回到拉哈姐姐家休息。
    第二天上午,天下着大雨出不了门,吃了饭我们就在他姐姐家打扑克牌。打得还是以前的"跑得快",输的喝一碗酒。一会儿工夫我就喝的面红耳赤了,躺在床上大睡了一觉。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雨停了。吃过下午饭,出了门就开始爬山去拜忌拉哈的爷爷。终于走到了。这时才发现,原来站在墓旁边可以看到整个喜德县城的景色。
    下了山,往回走。天已渐黑。走到那个古桥墩上,一个人在桥墩上读彝文,旁边有许多人在看;又一个彝族老人正蹲在街边吃面;几个妇女背着孩子往家赶,于是我拿起了相机,记录下这这和谐的场景,



喜德县城



县城街上的马车



马车是这里用的最多的交通工具



县城桥头抱小孩的妇女



喜德县城街头吃面的老年人



喜德街头读彝文的老祭师.



背小孩准备回家的彝族妇女.



彝族的雕塑


   晚上8点,天空至使至终的“又”下起了雨,拉哈兄弟送我到喜德火车站,踏上5517次火车跟拉哈兄弟道别结束了彝族之旅...
    彝族人用他们的方式将自己民族独有的文化和习俗传递着,任由外面的世界多么美好,多么奢华,他们不为所动。可能我们会觉得他们落后,会觉得他们守旧,其实都不尽然,当一个民族的文化深深烙入他们每个人内心时,我们才知道这种不让人理解的东西其实就是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是一份深深的情!

                                                  -王禹-
                                                  2006年10月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