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楚雄在线
发布时间:2015-09-14 11:39
行走在楚雄市的大街小巷,楚雄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公共文化活动无处不在。花灯表演、广场舞等健身活动活跃在街头广场,社区小院也随时可见,从广场文化到社区联欢,从书画展览到摄影大赛,从农村业余汇演到新鲜时尚的民间春晚,通过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平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让楚雄市遍地散发醉人心魄的文化芬芳。自2014年年初全州开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以来,楚雄市立足实际,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通过实施“五大工程”,走出特色创建之路。
为补齐创建工作短板,楚雄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入实施“提速工程”,各个重点设施建设项目正稳步有序推进。总投资4970万元的楚雄市文化广电中心新建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投资3800万元,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楚雄市图书馆预计投入150万元的提升改造工程建设平稳推进。一系列的规划设计,项目立项,招投标程序正在吐火如荼进行时。楚雄市文化馆预计投入120万提升改造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楚雄市积极探索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全市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积极指导和参与组织各乡镇街天、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着力打造“大家乐”群众广场舞蹈活动品牌文化,成功组织茶花文化节、农民工文化艺术节、三街镇农民运动会、大过口乡杨梅节、大过口魔芋文化艺术节,西舍路镇核桃文化节、子午镇、东华镇的花灯文艺汇演等一系列农村特色文化品牌活动,有计划不定期地组织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营造了全民参与创建的良好社会环境。与此同时,广泛开展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文化志愿服务、乡镇业余文艺汇演、楚雄民间春晚、流动图书和各类读书等活动,积极开展送戏、送图书、送电影到乡镇、村组、驻楚部队、企业、广场,广泛开展群众性演唱、演奏、书法、美术、摄影创作展示,带动各级各类业余文艺团体参与其中。
在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专业文化服务队伍。楚雄市图书馆、市文化馆专业人员占职工比例达到80%以上。全面落实乡镇综合文化站人员编制不少于3名,全市154个村(社区)均配备有一名财政补贴的文化辅导员,面向社会征集1500名文化志愿者,深入基层开展公共文化志愿服务。业余文艺团队建设不断壮大。针对全市360多支业余文艺团队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楚雄市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类业余文艺团队开展健康文体活动,逐步培育了一批富有民族、民俗、民间特色的业余文艺团队,提高了演出节目质量。通过定期召开文艺创作会、表演培训班,邀请名家讲课辅导,组织各类特色文化活动和重大文艺演出活动,锤炼公共文化服务队伍骨干和团队。
楚雄市依托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积极整合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建成楚雄彝族毕摩网站、楚雄市彝族习俗传袭所非遗文化网站、楚雄市文化馆网站、楚雄市图书馆网站,通过图书馆将传统文献服务与数字资源有机链接和整合,推进市、乡(镇)网上文化馆、网上图书馆建设,逐步向村(社区)延伸,楚雄市图书馆可用的数字资源达136TB。同时,已和广州图文软件公司洽谈签订了软件购买、安装、培训协议,已组织开展了对市图书馆及乡镇人员进行数字化图书馆业务培训,目前各乡镇正在进行数据录入。筹集资金11万元建成楚雄市文化馆公共电子阅览室,目前已经投入使用。全市15个乡镇、154个村(社区)均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
2014年11月楚雄市人民政府决定对楚雄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室、鹿城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紫溪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乡镇灯光篮球场、5个乡镇示范文化站、30个村级示范文化室以及部分乡镇文化站建设历史欠账等重点项目定给予市财政配套资金468.72万元支持。楚雄市5个坝区乡镇和4个山区乡镇示范性文化站有序推进,对全市15个乡镇每个乡镇确定2至3个村级规范化建设“九个有”标准示范文化室重点推进创建工作,楚雄市人民政府明确按照以奖代补的方式,经验收合格的5个乡镇示范文化站、30个示范性村级文化室给予每个10万元和5万元的奖励。
文章编辑:阿施莲香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