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书法拓片收藏网
发布时间:2016-01-01 09:32:00
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刘占龙在市县文管所及旧屋基乡文广中心干部陪同下,深入旧屋基乡戈丫村,为戈丫彝文碑做拓片,进一步研究彝文碑考古价值及保护措施。
据陕西考古专家刘占龙介绍,拓片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能。通过上纸、敲打、上墨、取片等工序,在不损坏原物件的基础上,将墓碑文字清晰拓印到宣纸上。通过拓片制作,将使文物文献得到有效保护及研究。
上纸
敲打
上墨
罗平县旧屋基乡戈丫彝文碑属20世纪80年代全国“二普”时发现,并于1986公布为县级保护单位, 系砂石墓碑,高1.05米,宽0.52米,厚0.15米。内刻有树木、水牛、太阳及圆形花纹图,碑文有彝文和汉文,左边刻彝文6行,每行28字,共168字,其义待考,右边汉文显示立碑年代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三月初三。碑文对研究彝族文字和彝家丧葬习俗具有较高价值。风吹日晒和雨淋而导致碑文风化,字迹不清,为使戈丫彝文碑得到有效保护,陕西专家及市县专家组对彝文碑进行拓片,现场开展拓片技术培训,并就墓碑保护措施进行研究交流。
文章编辑:蓝色愿望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