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微信号“毕节发布”
发布时间:2016-08-03
2016年8月2日,由国家文化部产业司指导、贵州省文化厅和毕节市人民政府主办的藏羌彝走廊·彝族文化产业博览会彝族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大方县举行。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彝学会会长禄文斌,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禄智明,文化部产业司政策法规处处长陈思宇,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徐静,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昌旭等出席。论坛由省文化厅副厅长袁伟主持。
论坛现场。(毕节试验区网 杜彦霖 摄)
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文化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贾旭东,中央民族大学彝学研究会研究员杨恩勋,毕节地区人大工委原主任、市彝学会会长禄绍康,甘肃省文化厅副巡视员王春生,云南省文化厅副巡视员郭伟,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徐晓梅,六盘水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统战部部长刘睿,云南省昭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禄松,铜仁市副市长杨同光等出席论坛。
徐静指出,推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意义重大。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毕节作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核心区,古彝圣地、奢香故里,千年传承的彝族文化赋予了毕节光荣的使命,创新举办藏羌彝走廊·彝族文化产业博览会意义非常。推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是一个新命题,需要大家携手攻坚。通过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区域内资源整合,实现区域内文态、业态、生态、形态融合,是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创新之举,是推进各民族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重大战略部署,有利于保护文化生态,传承民族文化,增强国家认同,促进民族团结。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论坛,既开启了彝族文化产业的新历程,同时也开启了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历程。
陈昌旭在致辞时代表毕节市委、市政府及全市900万各族人民,向出席论坛的领导、专家学者及企业家朋友致以诚挚的欢迎。他说,毕节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人文历史、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自然景观,在彝族历史长河中留下神秘厚重的文化元素,是全国独具魅力的“古彝圣地”、“文化高地”和“走廊要地”。 当前,毕节飞雄机场开通了包括北、上、广等17个城市航线,今年力争吞吐量达70万人次;杭瑞、厦蓉、毕威、毕纳、黔大毕等高速公路网和成贵、叙毕、隆百、昭黔等铁路网的加速建设,极大缩短了毕节和外界的时空距离,云南力帆骏马、四川乌蒙山药业等民营企业相继在毕节投资生产,毕节优质的煤炭远销成都、昆明、南宁等地区,便捷的交通条件为毕节试验区“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注入了强劲动力。首届藏羌彝走廊·彝族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毕节举办,我们倍感振奋,衷心希望和大家一起,进一步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加大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力度,完善文化产业区域交流合作机制,促进区域内文化资源有效配置、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文化市场深度融合,形成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实现规划沟通、项目互通、贸易畅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
论坛现场。(毕节试验区网 杜彦霖 摄)
与会领导、嘉宾、专家学者围绕彝族文化产业发展,结合实际,从战略发展、行业规划、科学经营管理等不同角度充分发表了见解,进行了深入交流。(毕节试验区网 杜彦霖)
文章编辑:蓝色愿望
【相关链接】 |